【从米利都到耶路撒冷,结束旅程】
(21:1-16)
(21:1-16)
读经:
徒 21:1-16
引言:
保罗在“米利都”感人肺腑的一席话后,离别众人前往耶路撒冷。往耶路撒冷的行程,记载得相当详尽,包括途中各站的情况。内容必然根据保罗旅伴之一的日记:其中用“我们”的写法,表示是路加的手笔。保罗一路上所受的欢迎,和不断加深他预感受苦的先知的警告,这些都是其中最具意义的特点。尽管如此,保罗仍坚持要达成神在他身上的计划。
一、在推罗的事工(21:1-6)
1.中途换船来到推罗(1-3)
徒 21:1我们离别了众人,就开船一直行到哥士。第二天到了罗底,从那里到帕大喇。
“我们离别了众人”,“离别”原文用了两个字,含有“用力气将之拉脱”的意思。表示好不容易与那些恋恋不舍的圣徒们分离(参徒20:36-38)。然后“开船”要往耶路撒冷去。
“哥士”(Coos),现名为(Kos)科斯,原文字义:山巅,公牢。现属于希腊的岛。位于亚西亚的西南端外的一个小岛屿。在米利都东南部的68公里的地方,是希腊名医(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7 B.C.)的家乡。保罗他们可能在此岛上过夜。
“罗底”(Rhodes原文字义玫瑰),现名为罗得。位在“哥士”南部的85公里的一个海岛。是亚西亚的西南端外的一个最大的岛。距离土耳其18公里。岛上的(太阳神)巨像,曾是十诫七大奇迹之一。罗得岛为爱琴海诸岛中的一颗明珠。保罗一行路过此岛。
“帕大喇”(Patara帕大拉,原文字义:被践踏,散布灾殃),位于(现今土耳其)小亚细亚西南角,地中海沿岸的古老港口,在罗底岛东部的约110公里地方,是属于古时吕家省利基阿(1ycia)海岸的港口,是内陆诸城重要的港口,也是吕家省的商业中心,有一座“亚波罗”神庙。这里是圣尼古拉斯(Myra的主教)(演化为圣诞老人)的出生地。保罗一行人到了帕大喇,要在此地换船。
徒 21:2遇见一只船要往腓尼基去,就上船起行。
“腓尼基”(原文字义)棕树之地。是(加利利西部)叙利亚省地中海沿海岸一带地方的总称,推罗为其主要海港。
“遇见一只船要往腓尼基去”,“遇见”表示保罗在帕大喇换乘另一只船的意思。由此处直接开往以色列方面的航线,因要横渡地中海,故需换更大的船只。
徒 21:3望见塞浦路斯,就从南边行过,往叙利亚去,我们就在推罗上岸,因为船要在那里卸货。
“塞浦路斯”(原文字义)佳美,公正,爱,一朵花;是巴拿巴的故乡,保罗和巴拿巴首次旅行宣教在这岛建立教会(参13:4-12的讲解)。“望见塞浦路斯,就从南边行过”保罗一行望着左边的塞浦路斯,那里有神的教会,有自己的亲人,保罗因赶路却无法下船,只能“望见”,心中思念。
从帕大喇到塞浦路斯已经航海了约700公里,前方是“叙利亚”了。叙利亚的安提阿教会是保罗被差遣的基地。保罗必定也心中思念叙利亚的各教会。
“我们就在推罗上岸,因为船要在那里卸货”。“推罗”(原文字义)岩石,使受痛苦。这是本卷第一次提到推罗。马可福音记载主耶稣早期的事工中,曾有从推罗来的人到主耶稣那里。不久之后,主耶稣亲自到了推罗、西顿一带,并遇见一位叙利非尼基族的(迦南)妇人;虽然主用看来似乎过于严厉的方式试验她,但主仍以无尽的慈爱和能力赏赐了她的信心(可 7:24-30)。
推罗离耶路撒冷不是很远,保罗等人就上岸。因古时的船只都是客货两用,每到一埠,便要装卸货物,故需有若干时日的停留。
2.在推罗停留七天,门徒劝他不要去耶城(4-6)
徒 21:4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他们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门徒”指耶稣基督的信徒,原文为复数词。保罗在“推罗”找到当地教会的信徒。他们不只是顺便去寻找当地的门徒;而是特意努力地去找门徒。
“就在那里住了七天”,这船要在这里卸货七天。注意,这“七天”加上他在腓立比过逾越节之后,从腓立比坐船到特罗亚共用了五天,又在特罗亚停留了七天(徒20:6),从特罗亚船行到米利都又花了四天(徒20:13-15),停留在米利都至少又花了三天(参徒20:18讲解),我们不知从米利都船行到推罗需要多少天(参1-3节),若以十天计,则总共已过了36天,只剩下两周就到五旬节了。
“他们被圣灵感动”,推罗的基督徒说,不叫保罗上耶路撒冷,因为他们藉着圣灵的感动,已经知道了保罗的前途会如何。
上耶路撒冷,是圣灵的指证(20:23),不要上耶路撒冷,是推罗信徒们的爱心,而不是圣灵的命令。他们想必是被圣灵感动,预知保罗将在耶路撒冷遭遇危险。注意,被圣灵感动并不等于得着圣灵的吩咐和命令;圣灵感动人,使人得知将要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但是这里圣灵并没有禁止人如何。
“不要上耶路撒冷去”,这里想要阻止保罗上耶路撒冷的,并不是圣灵的吩咐,而是他们对保罗的爱心与关怀,他们不愿意看到保罗在那里遇难。
徒 21:5过了这几天,我们就起身前行。他们众人同妻子儿女,送我们到城外,我们都跪在岸上祷告,彼此辞别。
“过了这几天,我们就起身前行”。是指过了这七天,船卸货完毕,我们就可以起身坐船继续前行了。
“他们众人同妻子儿女,送我们到城外”,推罗的信徒尊敬主的仆人。信徒偕同家人直送到城外,这表露他们对保罗关爱之情。
“我们都跪在岸上祷告,彼此辞别”。圣徒在分手离别之际,最好是藉着祷告将彼此交托在神的恩中(参徒20:32、36)。
徒 21:6我们上了船,他们就回家去了。
“船”有冠词(to ploion,the ship)表示保罗在推罗上了同一只船(在推罗卸货的那只船)。
二、在凯撒利亚传福音的腓利家(21:7-14)
1.从推罗经多利买到凯撒利亚(7-9)
徒 21:7我们从推罗行尽了水路,来到多利买,就问那里的弟兄安,和他们同住了一天。
“我们从推罗行尽了水路”,表示保罗的水路到多利买为止。从推罗船行到多利买约需一天。
“多利买”(Pto1emais,原文字义:多沙的,热沙),旧约圣经称它为亚柯(Acco,士1:31),现代的名称为亚卡(Akka)。是位在推罗南方约60公里,以色列海法港以北约 16 公里处的沿岸港口。大部份时代都属于腓尼基人所有,虽曾分给亚设支派为业,但亚设并未能占领。到了希腊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其帝国被他的四位将军所瓜分,其中多利买(Ptolemy)割据了埃及和叙利亚,他将亚柯加以扩建,成为一个希腊化的城市,所以亚柯在新约时代的名字是多利买,但到罗马帝国势力消灭之后,就再改回原名亚柯。
在“多利买”有教会,保罗“就问那里的弟兄安”,并且“和他们同住了一天”。
徒 21:8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凯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
“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凯撒利亚”,保罗从多利买来到凯撒利亚,好像是用陆路来的,因为其距离只有一天的路程而已。这里最早有哥尼流家的教会。保罗这次来到凯撒利亚是第三次(第一次在9:30,第二次18:22)。
“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那七个执事”原文无“执事”一词,仅有“那七个里的一个”,“那七个”乃专指使徒亲自按立“传福音的”那七人(参徒6:5的讲解)。约22年前,那时的扫罗热心逼迫教会,腓利因耶城教会大遭逼迫,就到撒玛利亚宣讲基督,曾给埃塞尔比亚的太监分享福音,带领太监受洗;后被圣灵提走,在亚锁都被人遇见,他一路宣传福音,直到凯撒利亚,就住在凯撒利亚(8:40)。
现在保罗一行人来到凯撒利亚,就住在“传福音的”腓利家里。这两个人回顾以往,回味这二十二年的岁月,将如何赞叹神护理的奇妙!
徒 21:9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
“都是处女”意指她们过了当婚嫁的年龄,仍守独身;她们很可能终身不嫁事奉神。
“是说预言的”,“说预言”意指为神说话、传扬神国的福音,她们不会是“女先知”,并没有预言保罗的际遇(像先知亚迦布那样)。腓利的四个女儿,都能分享神的话;但是她们不会是女牧师。她们不会在主日正式的敬拜中讲道(林前14:34-35;提前2:11-12)。姊妹可以在周间的或主日非正式场合分享神的话。
腓利有四个女儿,都是说预言的,这也表示腓利家庭的信仰水准很高。
2.先知亚迦布预言保罗将在耶城被捆绑(10-11)
徒 21:10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
“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想必是因为他们的行期较原先的计划顺利,尚有多余的日子可以停留。也必定是“凯撒利亚”的教会需要他们多留几天。
“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亚迦布曾经预言天下将有大饥荒,结果应验了(徒11:27-28)。正好这几天亚迦布从犹太过来,他是初期教会的一位“先知”(请参阅“11:27-28”的讲解)。
徒 21:11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
“到了我们这里”,亚迦布也到了腓利的家,遇见保罗他们在那里。
“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这是一种圣灵的行动预言。犹太先知常有一种习惯,就是当他们的言词不能尽意表达时,便用一些实物或身体动作将其信息戏剧化地传达出来(参王上11:29-31;赛20:3-4;耶13:1-11,27:2;结第4章,5:1-4)。
“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这叫人想起耶稣向彼得预言自己将被交在外邦人手里(可9:31,10:33)。保罗后来的确被捆绑(参21:33,28:17)。圣灵差遣亚迦布来预言保罗将要受的苦难,不但是叫保罗预备心,而且叫保罗到时候,靠着圣灵得胜。
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罗,都同样被人捆绑,受人苦待(参约21:18);事奉主乃是走十字架的道路。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属灵的伟人如此,我们一般信徒也不能例外。
3.保罗不听众人的苦劝(12-14)
徒 21:12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推罗的信徒也劝过保罗(21:4),现在保罗同行的同工们和在凯撒利亚本地的信徒一同劝保罗,因为藉着亚迦布的行动预言,更明白了保罗的前途。
“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注意,先知亚迦布只是指明保罗必要在耶路撒冷被捆绑,却未说圣灵不许他前去(参11节)。众人的苦劝都是出于真实的爱心。
徒 21:13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
“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凯撒利亚的信徒们为保罗此去耶路撒冷的前程担心,甚至出声痛哭,虽然充分流露了弟兄相爱之情,但只能加重保罗的为难,却不能阻止他顺服神的决心,以致他的心被“自己要去”与“弟兄们不让去”两种意愿撕扯而碎裂。
“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保罗这次上耶路撒冷是为主的名。所以保罗清楚表示了自己坚定的信仰和使命。为着主名的缘故,不计自己的得失与安危。保罗真是效法基督的人。
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也有选择的余地。主耶稣和平常人一样,有人性真实的挣扎。但他经过祷告,接受了受难的苦杯。
太 26:39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太 26:42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徒 21:14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
大家见“保罗既不听劝”,就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他们似乎已经认识到保罗的行动乃是出于神的带领,因此不再劝阻而同意保罗的决定。他们也效法基督,舍弃自己的意思,愿神的旨意成就。
弟兄们,我们也是如此舍弃自己的意思,只照神的旨意吗?
对“保罗既不听劝”,解经家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看法。第一种是说他过度固执己见,以致后来在耶路撒冷被捕,历经痛苦,蹉跎了四年的岁月,一事无成,这是咎由自取。
第二种是说保罗并非违抗圣灵,而是遵行神的旨意,其理由如下:A.他所作去耶路撒冷的决定,乃是在“灵里定规”(徒19:21“心里定意”原文意思)的事,这件事不是出于保罗的血气行事,乃是出于他灵的深处,清楚得了指示然后定规的。B.保罗早已知道将会在耶路撒冷遭遇捆锁与患难,但他因为“灵里被捆绑”(徒20:22-23“心甚迫切”原文意思),没有自作选择的自由,不得不去。C.他必须亲自回耶路撒冷,把外邦众教会的爱心捐款,作一清楚的交代(徒24:17),才能卸下心里的负担。D.保罗的被捕,乃是出于神的安排,为要让他能在君王面前宣扬主名(徒9:15)。E.主在保罗被捕入狱之后不但未责备他,反而对他多有鼓励和安慰(徒23:11,27:23-24)。F.保罗的经历,与主耶稣面向耶路撒冷赴十字架的过程很相似(参太16:21-23;路9:22、51,13:31-32,18:31-33)。
我们当然赞成第二种的看法。神叫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我们若是按着神的旨意行事,任何环境都与我们有益。
三、从凯撒利亚上耶路撒冷,住在拿孙家(21:15-16)
徒 21:15过了几日,我们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
保罗在凯撒利亚“多住了几天”(21:10),又说,“过了几日”,表示他身体的过劳,不然他不会耽误时间(20:16)。“我们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收拾行李”(原文字义)装备马匹,雇了马匹。保罗预备了马匹。从凯撒利亚到耶路撒冷约有104公里的路程,这在当时用车马约需两天的功夫。
徒 21:16有凯撒利亚的几个门徒和我们同去,带我们到一个久为(或作“老”)门徒的家里,叫我们与他同住;他名叫拿孙,是塞浦路斯人。
“有凯撒利亚的几个门徒和我们同去”,当时正值五旬节节期,耶路撒冷到处人满为患,甚难找到居住之所。凯撒利亚的几个门徒,为着能让保罗等人有地方休憩,特意一路伴随,照顾他们。
“带我们到一个久为(或作“老”)门徒的家里”,“久为门徒”一词涵示他是当地教会的一个正式会员,是最早的门徒之一,有人认为他是耶路撒冷教会最初一百二十名当中之一。“拿孙”(原文字义)记念。对“拿孙”的资料不多,他是塞浦路斯人,是住在耶路撒冷老信徒(参11:20)。凯撒利亚的门徒与他熟悉,引领保罗等人住在拿孙家。这次拿孙有幸款待保罗和他的同工,在保罗最后一次在耶路撒冷之时,能接待主的仆人,有福了。好比最后的晚餐在“马可楼房”那般,“拿孙的家”成为保罗在耶路撒冷最后的落脚点。
愿我们都有这般荣幸,接待主的仆人和主的百姓,如同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
结论:
弟兄姊妹,这段的经文,感觉到路加的纪录加速了。当保罗将近耶路撒冷时,便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可保罗不管前途如何,决心要去。推罗的门徒和先知亚迦布的预言都是极其确实的,在凯撒利亚大家的痛哭苦劝,都不能延阻保罗所已选定的行程。因保罗是为了主的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众人也顺服,都舍弃自己的意思,愿神的旨意成就。
因凯撒利亚弟兄的爱心,陪同他们一起到达耶路撒冷,并且安顿在老门徒“拿孙”的家里。保罗如此到达耶路撒冷,结束了他第三次的宣教旅程。
我们愿意效法保罗吗?他为了神的国和神的名,付上一切,哪怕是生命的代价!我们有时为了赚钱,主日都受不住了。为了这几百块,卖了长子的名份。
也有人为了出去旅游娱乐,放弃了主日聚会。
我们愿主的旨意成就呢?还是随自己的心意满足呢?但愿我们能效法保罗,如同保罗效法基督。
主啊,愿你的旨意成就在我们身上。
阿门!
07/29/2024 再次修订于 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