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国的发展,初受逼迫】
(4:1-31)
(4:1-31)
读经:
徒4:1-31
太 13:31-32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引言:
旧约雅各生了12个儿子,发展成为70人,这70人下到埃及,在那里速速的发展国民。基督有了12使徒,也有70长老,当五旬节建立神国后。神国也要快速发展。
当神国的人也增添了,撒但借着犹太人开始逼迫教会了。在那里有教会,在那里就有逼迫,是基督教的历史。
一、神国在逼迫中发展(4:1-12)
1.彼得和约翰被抓(1-3)
1)因耶稣被抓。
徒 4:1使徒对百姓说话的时候,祭司们和守殿官,并撒都该人,忽然来了。
徒 4:2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就很烦恼;
徒 4:3于是下手拿住他们,因为天已经晚了,就把他们押到第二天。
“说话的时候”(1a)一词为现在分词,表示不断的行动。使徒对百姓不断地传道。使徒的宣讲,因着犹太官长的捉拿而停止了。我们无法肯定这篇信息是否半途遭打岔,并未完结。无论如何,路加是个灵巧的作者,他已把所有要对读者说的写进去了,至于信息结尾应该有的呼召,则在第19节出现。约翰虽然好像在彼得身旁未发一言,也算与他一同对百姓说话。
“祭司们和守殿官,并撒都该人,忽然来了”(1b)。“祭司们”分班轮值,故指该周在圣殿区供职的那些祭司。“守殿官”官衔叫“撒干”(sagan),是从祭司中任命出来的;是大祭司的得力助手,他是专门监督圣殿的秩序的。“撒都该人”是公会的议员。犹太教的一个派别,成员均来自祭司阶级,他们乃属于有权有势的贵族阶级。他们不相信死人复活。他们的哲学为以彼古罗派,就是享乐主义(参17:18的解释)。由于他们与罗马人有良好的关系,因此常仗势镇压异己者。这些人忽然来的目的乃是要阻挡使徒的传道,然而教会2000年以来,撒但的逼迫虽然很厉害,但无法拦阻神国的发展。
“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2a)。使徒的传道内容都以主耶稣的复活为主题。“本著耶稣”原文是“在耶稣里”,表示耶稣的复活和在耶稣里的一切复活。使徒们见证耶稣已经复活。并宣讲将来死人也要复活(林前15:12-19);死是由亚当而来,而复活是由基督而来(林前15:20-22)。
“就很烦恼”(2b)。就是不高兴,或厌烦(16:18),或痛苦。这些捉拿使徒的人,他们是蛇的后裔,魔鬼的仆人,他们对神国的福音,很厌恶。就如现今对教会逼迫的人,也是恨恶教会。
“于是下手拿住他们”(3a)。他们特别反对基督徒,因为,宣称耶稣复活有确凿的证据。在他们眼中看来,在圣殿中传扬这种教训,更加罪大恶极。于是犹太人的领袖把这两位使徒捉拿了。古今中外都是一样,基督教会的聚会常常被政府官员强制停止,讲员被抓。
“因为天已经晚了,就把他们押到第二天”(3b)“押到”表示严格拘禁或拘留的意思。“因为天已经晚了”晚祭约在下午四时结束,圣殿的门正要关闭。天已经晚了,不能进行审问,他们的公会是代表光明,代表上帝。因此不能晚上开会;也不在晚间不审问犯人。任何有关生死的审判须在白天开始,也在白天结束。在连夜审问耶稣的事上,也是临时预审;正式审判必须到天亮(路 22:66)。
2.神国发展,又有五千男丁加入神国(4)
徒 4:4但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到五千。
“但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4a),瘸子得医治,和彼得的信息,在百姓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被圣灵更新,信了耶稣。路加告诉我们,使徒所受的攻击,一点也没有拦阻传道的果效。“男丁数目约到五千”(4b)。“男丁”通常指男性成年人,信徒数目的增添与使徒受逼迫的事件记在一起,表示神国的实况。传道在那里,逼迫也在那里。逼迫在那里,教会的复兴也在那里。
太 13:31-32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太 13:33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12位(1:13);70名(路 10:1);120名(1:15);3000人(2:41);5000人(4:4);越发增添(5:14);加增的甚多(6:7);人数就增多了(9:31);越发广传(12:24);人数天天加增(16:5);信主的有多少万(21:20)。
3.彼得和约翰在公会受审(5-12)
徒 4:5第二天,官府、长老和文士,在耶路撒冷聚会,
徒 4:6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约翰、亚力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
“第二日”犹太人当权者聚集商议。“官府”原文系复数词,指祭司长们。“长老”指百姓的代表,大部份是撒都该的立场。“文士”是从律法师阶层选出来的,他们深谙旧约律法和古人的遗传;大部份属于法利赛党。公会是由这三班人组成的,也是以色列的最高法院。定主耶稣死罪的就是他们(太26:57,59;路22:66)。“在耶路撒冷聚会”(5b),指在耶路撒冷召开议会。就是犹太人的公会。这是教会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正式审判。
“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6a)。“亚那”主后6-15年作大祭司,后被罗马人免职,但他显然仍大有影响力,而且保持他大祭司的名衔(路3:2)。“该亚法”他是亚那的女婿,在主后18-36年继任大祭司。“约翰、亚力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6b)。“约翰”也许是亚那的儿子约拿单,在主后36年继任大祭司;也有人认为他就是耶路撒冷沦陷后“大会堂”的首领约翰.本查盖。“亚力山大”身分不详。“大祭司的亲族”就是在圣殿管理上任不同职位的人。路加把这些人物更详细地列出来。因他是经过详细考察此事(路1:3:)。这次应当是公会扩大会议。因为使徒传讲神国福音,使他们非常紧张。
徒 4:7叫使徒站在当中,就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
“叫使徒站在当中,就问他们说”(7a)。使徒彼得和约翰被公会正式审问。
“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7b)。这句话所指的事,必然是“瘸腿的行走”的神迹,彼得也是这样作答(第9节)。“奉谁的名,”指作事的源头,是谁授权的。犹太人想要找出源头,进行打击。
犹太人知道“申13:1-3”所说的内容。他们凭着此经文,要把使徒看为假先知来审问他们。
申 13:1-3“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他吧!’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 神不是。
徒 4:8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
徒 4:9“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倘若今日,因为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问我们他是怎么得了痊愈;
徒 4:10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 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
“被圣灵充满”一词是路加的爱用语(2:4,4:8,31,9:17,13:9,路1:15,41,67)。被圣灵充满的人如何呢?不怕人的逼迫,有能力和胆量传扬神国福音,见证基督。
耶稣在“路12:11-12,21:14-15”的应许,应验于彼得身上了,他得到了圣灵特别的启示,能以在庭上应对自如。
彼得一开始称呼他们:“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9a),这包括了公会的三班人。彼得的回答很简短,开头便灵巧地指出,这一场审询的中心,是因为一件“善事”,一个“残疾人身上”“得了痊愈”。“痊愈”二字,希腊文与第12节相同,广义为“拯救”。彼得在这段话特别利用这个字不同的含义。彼得在最高法庭上,庄重地向当场代表全以色列的人宣告,这人得痊愈,是因为“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彼得隆重地用详细的全名,参3:6)。他郑重地再说,他们钉死的那一位,“神叫他从死里复活”(10b)。
徒 4:11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在此,彼得引用“诗118:22”来证明耶稣为神所应许的弥赛亚。主耶稣也引用这节诗来证明自己是真弥赛亚(太21:42)。“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11a),“石头”是耶稣的别名(弗2:20,彼前2:5)。匠人就是犹太人的领袖,彼得勇敢地指出他们离弃了耶稣(将他钉死了)。“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11b),指耶稣完成救恩,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教会的根基。
徒 4:12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彼得简略地复述耶稣复活的基本事实,并强调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这样,医好(拯救)瘸子的,是耶稣。彼得宣称,只有耶稣能真正带来拯救,祂的名,是唯一从神而来大有能力的名,能够叫人得救。因此,这里暗藏着一个呼吁,叫听众不要再拒绝耶稣。“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证明耶稣是神所差来的唯一的救主。“可以靠着得救”表示可以必然得救。信耶稣的名,就得着救恩,是必然的结果。
二、使徒彼得和约翰获释(4:13-22)
徒 4:13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
徒 4:14又看见那治好了的人和他们一同站着,就无话可驳。
“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彼得和约翰的举止态度,充满信心,毫不羞愧,面对听众的恐吓,仍能放胆直言。
按照他们的看法,彼得原来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小民”是指对公众事务没有兴趣的平民。指对犹太人律例一窍不通的人。“没有学问”可解作“文盲”,就是使徒并没有受过什么神学或修辞学的训练。他们对耶稣也是这样的希奇。
约 7:14-15到了节期,耶稣上殿里去教训人。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参约18:10-11)。使徒曾与耶稣同行,现在又传讲耶稣,庭上的人了解到这个事实(这是“认明”这字所强调的)。犹太领袖大概记起当日与耶稣争辩,难以取胜的场面。
此刻他们又面对同样的难题,再加上被治好的人也在场,众人有目共睹,事实胜于雄辩。公会更不容易处理。
那些公会的人第一次审问使徒的结果,“就无话可驳”。
主耶稣赐囗才智慧的应许,这时就应验了。
路 21:15因为我必赐你们囗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
徒 4:15于是吩咐他们从公会出去,就彼此商议说:
徒 4:16“我们当怎样办这两个人呢?因为他们诚然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迹,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们也不能说没有。
徒 4:17惟恐这事越发传扬在民间,我们必须恐吓他们,叫他们不再奉这名对人讲论;”
徒 4:18于是叫了他们来,禁止他们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
现在公会面临很大的困扰。“于是吩咐”使徒们“从公会出去”(15a),公会要闭门商议。“就彼此商议说”(15b):“我们当怎样办这两个人呢”(16a)。“因为他们诚然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迹,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们也不能说没有”(16b)。使徒们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迹,他们不能否认。他们怕使徒们传讲耶稣的名。所以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必须恐吓他们”(17)。仇敌尽其所能的要封闭我们的口,叫我们不敢“对人讲论”神国福音。
“于是叫了”使徒们重新来到公会中。“禁止他们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18)。
徒 4:19彼得、约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 神,这在 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
徒 4:20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
公会的人禁止使徒传耶稣的名,但是彼得说,“我们......不能不说”(20)。彼得大胆地否决了公会,说他们没有权发这样的禁令。教会绝不能服从这命令,停止见证复活主。即使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也不能闭口不传耶稣的名。
“听从你们”指公会;一般犹太人要有听从公会的义务,因为公会是设立来代替神照顾百姓的。犹太人应当把听从公会当作是听从神。然而当公会偏离了神的旨意,不再替神作事之时,人才不听从他们。照样现今,在上执政掌权的,我们有义务听从他们,但他们偏离真理的时候,我们效法使徒不听从他们,我们只听从神国君王基督的命令。
必须“听从 神”是合理的。“在神面前”是加尔文的座右铭。彼得向公会的人说,“在神面前”,表示你们也在神面前的意思。彼得如此反问,使公会的人更紧张。“酌量”意为判断。
徒 4:21官长为百姓的缘故,想不出法子刑罚他们,又恐吓一番,把他们释放了。这是因众人为所行的奇事,都归荣耀与 神。
“把他们释放了”。是“为百姓的缘故”,“这是因众人为所行的奇事,都归荣耀与 神”。当时民众的拥戴,也拦住了当权者施加强横,又因公会“想不出法子刑罚他们”。所以只能释放了使徒们。
“又恐吓一番”,这话表示“恐吓”乃是没有办法中的唯一办法。恐吓乃是仇敌历世历代所惯用的伎俩。
徒 4:22原来借着神迹医好的那人有四十多岁了。
路加把“瘸腿的”“那人”的年龄列出来,表示他详细考察过这事。“有四十多岁了”,那人出生就瘸腿,四十多年了的病历,能得到痊愈,必定是出于神大能的医治。
三、神国百姓的感恩(4:23-37)
1.感恩的祷告(23-31)
1)回到会友那里
徒 4:23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
“二人既被释放”,使徒彼得和约翰被公会释放。他们自然回到伙伴那里去。彼得可能回到1:13所说的马可楼房。当时他们在那里常有聚会(12:12)。
“会友”的原文表示“自己人”。会友就是教会的会员,是被教会认定耶稣基督里的自己人。表明当时教会组织是健全的。教会有使徒、长老(徒 11:30,14:23,15:2-23)和会众。
“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彼得和约翰将公会恐吓他们传福音的情况告诉其他的使徒和会众。这里只提祭司长和长老,路加似乎认为,代表法利赛党立场的文士(4:5),在这件事上似乎牵涉不深。
2)同心合意祷告
徒 4:24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 神说:“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
“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 神说”(24a),会友听见彼得约翰的报告,他们即时的反应就是祷告。路加强调他们明显的合一精神(1:14,2:46,5:12,15:25;罗15:6)。逼迫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教会成员同心联合起来,热切地祷告。当然这是全教会的祷告,但我们很难想像全体会众如何能异口同声,除非有写下来的祷文,让他们一齐念;若说是圣灵感动全体会众同声说同样的话,就是把圣灵的工作过份机械化了。因此,最合的状况,应该是:有一个人代表全体会众带领祷告。不管祷告的形式如何,下面的字句充份表露出会众共通的情怀。
“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24b)。“主”的原文(despota,Master),意为主人,专制者。是奴隶向他们的主人所用的称呼。在新约中较少出现(七十士译本亦然),也许因为这字带有专权独裁的主权意味。这里正好用来表示神创造一切,“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神也有权能统管一切(英文作全权的主)。
祷告一开始先向神承认祂至高的主权,祂知道亦掌管一切发生的事。
徒 4:25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徒 4:26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
徒 4:27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
徒 4:28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
这祷告反映出他们对旧约经文的引用。“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25a),他们引用熟悉的诗篇(第二篇1-2节)
诗 2:1-2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
“外邦为什么争闹”,“争闹”这字原是用来指野马的嘶叫,此处引申来形容世人的骄横狂傲和狂怒吼叫。“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谋算”指深谋远虑地算计;“虚妄的事”即没有果效的事。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耶和华),并主的受膏者”(26)。会众曾经看见这话在希律、彼拉多、犹太人和罗马人对耶稣的阴谋应验了。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27a),“希律”是“分封王希律安提帕”(太 14:1;路 3:1、19);可代表“以色列民”。“本丢彼拉多”可代表“外邦人”。这两个恶人原来是仇敌,在逼迫耶稣的罪行上就成了朋友(路23:12)。“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27b-28)。诗篇的预言完全成就了。
徒 4:29-30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仆”或作“子”)。”
他们还引用“赛37:16-20”希西家的祷告,借用了希西家祷告的格式,以及其中的辞句。
赛 37:16-20“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 神。你曾创造天地。耶和华啊!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啊,求你睁眼而看,要听西拿基立的一切话,他是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 神的。耶和华啊!亚述诸王果然使列国和列国之地变为荒凉,将列国的神像都扔在火里,因为它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头、石头的,所以灭绝它。耶和华我们的 神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
初期教会在危难之中。转向神求助,又相信神预先已知道犹太人领袖会迫害他们,并且允许此事发生。会众并没有把所受的逼迫看作是针对他们个人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所受的逼迫,只是延续性的;因而大得安慰,并从祂支取力量,继续作见证。
在此会友向神所求的内容值得注意。他们没有求审判恶人,或停止逼迫等的事,乃求神叫他们不怕受迫害,仍继续放胆讲道,有神迹做证据,证明耶稣仍然活着,仍然行事。
这也可能是路加觉得教会面对逼迫应有的表现。
徒 4:31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 神的道。
会众的祷告蒙神垂听,神用很辉煌的方式赐下回答,又照他们所求的加给他们力量,“圣灵充满”能“放胆讲论神的道”。
2.感恩的行动--凡物公用(32-37)
徒 4:32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一心一意”表示初代教会的共通生活是完整的,是“一主、一信、一洗”(弗4:5)的结果。这是藉着圣灵的感动而造成的教会。“大家公用”不表示废止私有财产制度,而表示彼此通用,是彼此相爱的结果。
徒 4:33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
徒 4:34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徒 4:35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虽然被犹太人公会禁止讲道,蒙召作耶稣复活见证的“使徒”,在圣灵引导之下,继续“大有能力”(33a)地作见证。“众人也都蒙大恩”(33b),意思是神的恩藉着他们大大作工。
“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34b),指教会中较富裕的会友很多人这么行了,并非每个信徒都如此(12:12)。“把所卖的价银”拿到使徒那里,“放在使徒脚前”是法律上移交的正规用语。使徒就“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35)。因此“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34a)。
旧约对神的子民有一个应许,就是他们中间没有穷人(申15:4-5)。现在因着较富裕会友的慷慨,这个应许应验在教会里了。因着代表基督的使徒亲自治理教会,会众也被圣灵大大充满;所以当时基督教会能暂时实现“凡物公用”(2:44-45)的生活模式。但这种生活模式不适合现今的教会。
徒 4:36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
徒 4:37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巴拿巴”的慷慨在此特别提出来作范例,他本来“名叫约瑟”,但使徒给他一个别名“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36b)想必是反映他的个性。劝慰子就是懂得劝慰别人的人,而巴拿巴可谓名副其实(9:27;11:23;15:37)。巴拿巴后来为信徒的领袖,以良善忠厚闻名(11:24)。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36a),巴拿巴生来是利未人,是犹太12支派之外的神特别拣选的一族。圣殿较次要的职位就由利未人担任(路10:32;约1:19)。不过,巴拿巴的家一定已迁移至塞浦路斯,那里的犹太人也不少(参11:19;13:4-5)。
律法禁止利未人在以色列境内拥有田地(民18:20;申10:9),他们却有神赐予的城邑和田地(民 35:2-8;书 14:3-4;书 21:1-43;代上 6:1-81;利 25:32-34)。巴拿巴的田地在塞浦路斯或在迦南地,不得而知。依经文看,似乎是在迦南地,也许这里只是说他出生在塞浦路斯而已。这巴拿巴把他的田地卖了奉献给救主耶稣。
从此以后,巴拿巴被使徒们重视,甚至被派到安提阿教会去(11:19-24),后来该教会差遣他和保罗为宣教士(13:2-3)。当两位第一次传道旅行的时候,首先要经过塞浦路斯,是因为巴拿巴的缘故。他与保罗参加过耶路撒冷大会(15:2)。后来因巴拿巴表弟马可的缘故,起了争论,就彼此分开了(15:39)。在广意上,巴拿巴被称为“使徒”(14:14)。巴拿巴在宽容方面,好像胜于保罗。如此看来,巴拿巴可以当初代教会的模范信徒,这是路加把他给我们介绍的目的。
结论:
弟兄姊妹,我们看到一个规律,神的国在那里兴盛,仇敌也在那里逼迫。然而神保守他的子民,在仇敌的逼迫中得胜。
当我们知道神掌管一切,就是仇敌的逼迫也在神的掌控之下,我们就可以靠着基督的圣灵,大有能力的见证基督。
愿神为着自己的名和自己的国,保佑我们,坚固我们。
阿们!
徒4:1-31
太 13:31-32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引言:
旧约雅各生了12个儿子,发展成为70人,这70人下到埃及,在那里速速的发展国民。基督有了12使徒,也有70长老,当五旬节建立神国后。神国也要快速发展。
当神国的人也增添了,撒但借着犹太人开始逼迫教会了。在那里有教会,在那里就有逼迫,是基督教的历史。
一、神国在逼迫中发展(4:1-12)
1.彼得和约翰被抓(1-3)
1)因耶稣被抓。
徒 4:1使徒对百姓说话的时候,祭司们和守殿官,并撒都该人,忽然来了。
徒 4:2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就很烦恼;
徒 4:3于是下手拿住他们,因为天已经晚了,就把他们押到第二天。
“说话的时候”(1a)一词为现在分词,表示不断的行动。使徒对百姓不断地传道。使徒的宣讲,因着犹太官长的捉拿而停止了。我们无法肯定这篇信息是否半途遭打岔,并未完结。无论如何,路加是个灵巧的作者,他已把所有要对读者说的写进去了,至于信息结尾应该有的呼召,则在第19节出现。约翰虽然好像在彼得身旁未发一言,也算与他一同对百姓说话。
“祭司们和守殿官,并撒都该人,忽然来了”(1b)。“祭司们”分班轮值,故指该周在圣殿区供职的那些祭司。“守殿官”官衔叫“撒干”(sagan),是从祭司中任命出来的;是大祭司的得力助手,他是专门监督圣殿的秩序的。“撒都该人”是公会的议员。犹太教的一个派别,成员均来自祭司阶级,他们乃属于有权有势的贵族阶级。他们不相信死人复活。他们的哲学为以彼古罗派,就是享乐主义(参17:18的解释)。由于他们与罗马人有良好的关系,因此常仗势镇压异己者。这些人忽然来的目的乃是要阻挡使徒的传道,然而教会2000年以来,撒但的逼迫虽然很厉害,但无法拦阻神国的发展。
“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2a)。使徒的传道内容都以主耶稣的复活为主题。“本著耶稣”原文是“在耶稣里”,表示耶稣的复活和在耶稣里的一切复活。使徒们见证耶稣已经复活。并宣讲将来死人也要复活(林前15:12-19);死是由亚当而来,而复活是由基督而来(林前15:20-22)。
“就很烦恼”(2b)。就是不高兴,或厌烦(16:18),或痛苦。这些捉拿使徒的人,他们是蛇的后裔,魔鬼的仆人,他们对神国的福音,很厌恶。就如现今对教会逼迫的人,也是恨恶教会。
“于是下手拿住他们”(3a)。他们特别反对基督徒,因为,宣称耶稣复活有确凿的证据。在他们眼中看来,在圣殿中传扬这种教训,更加罪大恶极。于是犹太人的领袖把这两位使徒捉拿了。古今中外都是一样,基督教会的聚会常常被政府官员强制停止,讲员被抓。
“因为天已经晚了,就把他们押到第二天”(3b)“押到”表示严格拘禁或拘留的意思。“因为天已经晚了”晚祭约在下午四时结束,圣殿的门正要关闭。天已经晚了,不能进行审问,他们的公会是代表光明,代表上帝。因此不能晚上开会;也不在晚间不审问犯人。任何有关生死的审判须在白天开始,也在白天结束。在连夜审问耶稣的事上,也是临时预审;正式审判必须到天亮(路 22:66)。
2.神国发展,又有五千男丁加入神国(4)
徒 4:4但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到五千。
“但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4a),瘸子得医治,和彼得的信息,在百姓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被圣灵更新,信了耶稣。路加告诉我们,使徒所受的攻击,一点也没有拦阻传道的果效。“男丁数目约到五千”(4b)。“男丁”通常指男性成年人,信徒数目的增添与使徒受逼迫的事件记在一起,表示神国的实况。传道在那里,逼迫也在那里。逼迫在那里,教会的复兴也在那里。
太 13:31-32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太 13:33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12位(1:13);70名(路 10:1);120名(1:15);3000人(2:41);5000人(4:4);越发增添(5:14);加增的甚多(6:7);人数就增多了(9:31);越发广传(12:24);人数天天加增(16:5);信主的有多少万(21:20)。
3.彼得和约翰在公会受审(5-12)
徒 4:5第二天,官府、长老和文士,在耶路撒冷聚会,
徒 4:6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约翰、亚力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
“第二日”犹太人当权者聚集商议。“官府”原文系复数词,指祭司长们。“长老”指百姓的代表,大部份是撒都该的立场。“文士”是从律法师阶层选出来的,他们深谙旧约律法和古人的遗传;大部份属于法利赛党。公会是由这三班人组成的,也是以色列的最高法院。定主耶稣死罪的就是他们(太26:57,59;路22:66)。“在耶路撒冷聚会”(5b),指在耶路撒冷召开议会。就是犹太人的公会。这是教会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正式审判。
“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6a)。“亚那”主后6-15年作大祭司,后被罗马人免职,但他显然仍大有影响力,而且保持他大祭司的名衔(路3:2)。“该亚法”他是亚那的女婿,在主后18-36年继任大祭司。“约翰、亚力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6b)。“约翰”也许是亚那的儿子约拿单,在主后36年继任大祭司;也有人认为他就是耶路撒冷沦陷后“大会堂”的首领约翰.本查盖。“亚力山大”身分不详。“大祭司的亲族”就是在圣殿管理上任不同职位的人。路加把这些人物更详细地列出来。因他是经过详细考察此事(路1:3:)。这次应当是公会扩大会议。因为使徒传讲神国福音,使他们非常紧张。
徒 4:7叫使徒站在当中,就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
“叫使徒站在当中,就问他们说”(7a)。使徒彼得和约翰被公会正式审问。
“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7b)。这句话所指的事,必然是“瘸腿的行走”的神迹,彼得也是这样作答(第9节)。“奉谁的名,”指作事的源头,是谁授权的。犹太人想要找出源头,进行打击。
犹太人知道“申13:1-3”所说的内容。他们凭着此经文,要把使徒看为假先知来审问他们。
申 13:1-3“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他吧!’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 神不是。
徒 4:8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
徒 4:9“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倘若今日,因为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问我们他是怎么得了痊愈;
徒 4:10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 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
“被圣灵充满”一词是路加的爱用语(2:4,4:8,31,9:17,13:9,路1:15,41,67)。被圣灵充满的人如何呢?不怕人的逼迫,有能力和胆量传扬神国福音,见证基督。
耶稣在“路12:11-12,21:14-15”的应许,应验于彼得身上了,他得到了圣灵特别的启示,能以在庭上应对自如。
彼得一开始称呼他们:“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9a),这包括了公会的三班人。彼得的回答很简短,开头便灵巧地指出,这一场审询的中心,是因为一件“善事”,一个“残疾人身上”“得了痊愈”。“痊愈”二字,希腊文与第12节相同,广义为“拯救”。彼得在这段话特别利用这个字不同的含义。彼得在最高法庭上,庄重地向当场代表全以色列的人宣告,这人得痊愈,是因为“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彼得隆重地用详细的全名,参3:6)。他郑重地再说,他们钉死的那一位,“神叫他从死里复活”(10b)。
徒 4:11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在此,彼得引用“诗118:22”来证明耶稣为神所应许的弥赛亚。主耶稣也引用这节诗来证明自己是真弥赛亚(太21:42)。“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11a),“石头”是耶稣的别名(弗2:20,彼前2:5)。匠人就是犹太人的领袖,彼得勇敢地指出他们离弃了耶稣(将他钉死了)。“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11b),指耶稣完成救恩,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教会的根基。
徒 4:12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彼得简略地复述耶稣复活的基本事实,并强调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这样,医好(拯救)瘸子的,是耶稣。彼得宣称,只有耶稣能真正带来拯救,祂的名,是唯一从神而来大有能力的名,能够叫人得救。因此,这里暗藏着一个呼吁,叫听众不要再拒绝耶稣。“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证明耶稣是神所差来的唯一的救主。“可以靠着得救”表示可以必然得救。信耶稣的名,就得着救恩,是必然的结果。
二、使徒彼得和约翰获释(4:13-22)
徒 4:13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
徒 4:14又看见那治好了的人和他们一同站着,就无话可驳。
“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彼得和约翰的举止态度,充满信心,毫不羞愧,面对听众的恐吓,仍能放胆直言。
按照他们的看法,彼得原来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小民”是指对公众事务没有兴趣的平民。指对犹太人律例一窍不通的人。“没有学问”可解作“文盲”,就是使徒并没有受过什么神学或修辞学的训练。他们对耶稣也是这样的希奇。
约 7:14-15到了节期,耶稣上殿里去教训人。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参约18:10-11)。使徒曾与耶稣同行,现在又传讲耶稣,庭上的人了解到这个事实(这是“认明”这字所强调的)。犹太领袖大概记起当日与耶稣争辩,难以取胜的场面。
此刻他们又面对同样的难题,再加上被治好的人也在场,众人有目共睹,事实胜于雄辩。公会更不容易处理。
那些公会的人第一次审问使徒的结果,“就无话可驳”。
主耶稣赐囗才智慧的应许,这时就应验了。
路 21:15因为我必赐你们囗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
徒 4:15于是吩咐他们从公会出去,就彼此商议说:
徒 4:16“我们当怎样办这两个人呢?因为他们诚然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迹,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们也不能说没有。
徒 4:17惟恐这事越发传扬在民间,我们必须恐吓他们,叫他们不再奉这名对人讲论;”
徒 4:18于是叫了他们来,禁止他们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
现在公会面临很大的困扰。“于是吩咐”使徒们“从公会出去”(15a),公会要闭门商议。“就彼此商议说”(15b):“我们当怎样办这两个人呢”(16a)。“因为他们诚然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迹,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们也不能说没有”(16b)。使徒们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迹,他们不能否认。他们怕使徒们传讲耶稣的名。所以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必须恐吓他们”(17)。仇敌尽其所能的要封闭我们的口,叫我们不敢“对人讲论”神国福音。
“于是叫了”使徒们重新来到公会中。“禁止他们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18)。
徒 4:19彼得、约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 神,这在 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
徒 4:20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
公会的人禁止使徒传耶稣的名,但是彼得说,“我们......不能不说”(20)。彼得大胆地否决了公会,说他们没有权发这样的禁令。教会绝不能服从这命令,停止见证复活主。即使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也不能闭口不传耶稣的名。
“听从你们”指公会;一般犹太人要有听从公会的义务,因为公会是设立来代替神照顾百姓的。犹太人应当把听从公会当作是听从神。然而当公会偏离了神的旨意,不再替神作事之时,人才不听从他们。照样现今,在上执政掌权的,我们有义务听从他们,但他们偏离真理的时候,我们效法使徒不听从他们,我们只听从神国君王基督的命令。
必须“听从 神”是合理的。“在神面前”是加尔文的座右铭。彼得向公会的人说,“在神面前”,表示你们也在神面前的意思。彼得如此反问,使公会的人更紧张。“酌量”意为判断。
徒 4:21官长为百姓的缘故,想不出法子刑罚他们,又恐吓一番,把他们释放了。这是因众人为所行的奇事,都归荣耀与 神。
“把他们释放了”。是“为百姓的缘故”,“这是因众人为所行的奇事,都归荣耀与 神”。当时民众的拥戴,也拦住了当权者施加强横,又因公会“想不出法子刑罚他们”。所以只能释放了使徒们。
“又恐吓一番”,这话表示“恐吓”乃是没有办法中的唯一办法。恐吓乃是仇敌历世历代所惯用的伎俩。
徒 4:22原来借着神迹医好的那人有四十多岁了。
路加把“瘸腿的”“那人”的年龄列出来,表示他详细考察过这事。“有四十多岁了”,那人出生就瘸腿,四十多年了的病历,能得到痊愈,必定是出于神大能的医治。
三、神国百姓的感恩(4:23-37)
1.感恩的祷告(23-31)
1)回到会友那里
徒 4:23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
“二人既被释放”,使徒彼得和约翰被公会释放。他们自然回到伙伴那里去。彼得可能回到1:13所说的马可楼房。当时他们在那里常有聚会(12:12)。
“会友”的原文表示“自己人”。会友就是教会的会员,是被教会认定耶稣基督里的自己人。表明当时教会组织是健全的。教会有使徒、长老(徒 11:30,14:23,15:2-23)和会众。
“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彼得和约翰将公会恐吓他们传福音的情况告诉其他的使徒和会众。这里只提祭司长和长老,路加似乎认为,代表法利赛党立场的文士(4:5),在这件事上似乎牵涉不深。
2)同心合意祷告
徒 4:24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 神说:“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
“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 神说”(24a),会友听见彼得约翰的报告,他们即时的反应就是祷告。路加强调他们明显的合一精神(1:14,2:46,5:12,15:25;罗15:6)。逼迫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教会成员同心联合起来,热切地祷告。当然这是全教会的祷告,但我们很难想像全体会众如何能异口同声,除非有写下来的祷文,让他们一齐念;若说是圣灵感动全体会众同声说同样的话,就是把圣灵的工作过份机械化了。因此,最合的状况,应该是:有一个人代表全体会众带领祷告。不管祷告的形式如何,下面的字句充份表露出会众共通的情怀。
“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24b)。“主”的原文(despota,Master),意为主人,专制者。是奴隶向他们的主人所用的称呼。在新约中较少出现(七十士译本亦然),也许因为这字带有专权独裁的主权意味。这里正好用来表示神创造一切,“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神也有权能统管一切(英文作全权的主)。
祷告一开始先向神承认祂至高的主权,祂知道亦掌管一切发生的事。
徒 4:25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徒 4:26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
徒 4:27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
徒 4:28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
这祷告反映出他们对旧约经文的引用。“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25a),他们引用熟悉的诗篇(第二篇1-2节)
诗 2:1-2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
“外邦为什么争闹”,“争闹”这字原是用来指野马的嘶叫,此处引申来形容世人的骄横狂傲和狂怒吼叫。“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谋算”指深谋远虑地算计;“虚妄的事”即没有果效的事。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耶和华),并主的受膏者”(26)。会众曾经看见这话在希律、彼拉多、犹太人和罗马人对耶稣的阴谋应验了。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27a),“希律”是“分封王希律安提帕”(太 14:1;路 3:1、19);可代表“以色列民”。“本丢彼拉多”可代表“外邦人”。这两个恶人原来是仇敌,在逼迫耶稣的罪行上就成了朋友(路23:12)。“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27b-28)。诗篇的预言完全成就了。
徒 4:29-30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仆”或作“子”)。”
他们还引用“赛37:16-20”希西家的祷告,借用了希西家祷告的格式,以及其中的辞句。
赛 37:16-20“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 神。你曾创造天地。耶和华啊!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啊,求你睁眼而看,要听西拿基立的一切话,他是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 神的。耶和华啊!亚述诸王果然使列国和列国之地变为荒凉,将列国的神像都扔在火里,因为它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头、石头的,所以灭绝它。耶和华我们的 神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
初期教会在危难之中。转向神求助,又相信神预先已知道犹太人领袖会迫害他们,并且允许此事发生。会众并没有把所受的逼迫看作是针对他们个人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所受的逼迫,只是延续性的;因而大得安慰,并从祂支取力量,继续作见证。
在此会友向神所求的内容值得注意。他们没有求审判恶人,或停止逼迫等的事,乃求神叫他们不怕受迫害,仍继续放胆讲道,有神迹做证据,证明耶稣仍然活着,仍然行事。
这也可能是路加觉得教会面对逼迫应有的表现。
徒 4:31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 神的道。
会众的祷告蒙神垂听,神用很辉煌的方式赐下回答,又照他们所求的加给他们力量,“圣灵充满”能“放胆讲论神的道”。
2.感恩的行动--凡物公用(32-37)
徒 4:32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一心一意”表示初代教会的共通生活是完整的,是“一主、一信、一洗”(弗4:5)的结果。这是藉着圣灵的感动而造成的教会。“大家公用”不表示废止私有财产制度,而表示彼此通用,是彼此相爱的结果。
徒 4:33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
徒 4:34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徒 4:35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虽然被犹太人公会禁止讲道,蒙召作耶稣复活见证的“使徒”,在圣灵引导之下,继续“大有能力”(33a)地作见证。“众人也都蒙大恩”(33b),意思是神的恩藉着他们大大作工。
“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34b),指教会中较富裕的会友很多人这么行了,并非每个信徒都如此(12:12)。“把所卖的价银”拿到使徒那里,“放在使徒脚前”是法律上移交的正规用语。使徒就“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35)。因此“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34a)。
旧约对神的子民有一个应许,就是他们中间没有穷人(申15:4-5)。现在因着较富裕会友的慷慨,这个应许应验在教会里了。因着代表基督的使徒亲自治理教会,会众也被圣灵大大充满;所以当时基督教会能暂时实现“凡物公用”(2:44-45)的生活模式。但这种生活模式不适合现今的教会。
徒 4:36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
徒 4:37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巴拿巴”的慷慨在此特别提出来作范例,他本来“名叫约瑟”,但使徒给他一个别名“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36b)想必是反映他的个性。劝慰子就是懂得劝慰别人的人,而巴拿巴可谓名副其实(9:27;11:23;15:37)。巴拿巴后来为信徒的领袖,以良善忠厚闻名(11:24)。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36a),巴拿巴生来是利未人,是犹太12支派之外的神特别拣选的一族。圣殿较次要的职位就由利未人担任(路10:32;约1:19)。不过,巴拿巴的家一定已迁移至塞浦路斯,那里的犹太人也不少(参11:19;13:4-5)。
律法禁止利未人在以色列境内拥有田地(民18:20;申10:9),他们却有神赐予的城邑和田地(民 35:2-8;书 14:3-4;书 21:1-43;代上 6:1-81;利 25:32-34)。巴拿巴的田地在塞浦路斯或在迦南地,不得而知。依经文看,似乎是在迦南地,也许这里只是说他出生在塞浦路斯而已。这巴拿巴把他的田地卖了奉献给救主耶稣。
从此以后,巴拿巴被使徒们重视,甚至被派到安提阿教会去(11:19-24),后来该教会差遣他和保罗为宣教士(13:2-3)。当两位第一次传道旅行的时候,首先要经过塞浦路斯,是因为巴拿巴的缘故。他与保罗参加过耶路撒冷大会(15:2)。后来因巴拿巴表弟马可的缘故,起了争论,就彼此分开了(15:39)。在广意上,巴拿巴被称为“使徒”(14:14)。巴拿巴在宽容方面,好像胜于保罗。如此看来,巴拿巴可以当初代教会的模范信徒,这是路加把他给我们介绍的目的。
结论:
弟兄姊妹,我们看到一个规律,神的国在那里兴盛,仇敌也在那里逼迫。然而神保守他的子民,在仇敌的逼迫中得胜。
当我们知道神掌管一切,就是仇敌的逼迫也在神的掌控之下,我们就可以靠着基督的圣灵,大有能力的见证基督。
愿神为着自己的名和自己的国,保佑我们,坚固我们。
阿们!
《使徒行传》查经式讲道 2010主日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