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撒玛利亚(半犹太人,半外邦人)
(8:1-9:43)
撒玛利亚(半犹太人,半外邦人)
(8:1-9:43)
【神国拓展到撒玛利亚】
(8:1-40)
(8:1-40)
读经:
徒8:1-40
徒 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引言:
基督教导使徒们,神国建设的计划:“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徒 1:8)。
基督特别授权给彼得“天国的钥匙”(太 16:19),去开启“耶路撒冷、犹太全地”(纯犹太人)教会的大门;再开启“撒玛利亚”(半犹太人、半外邦人)教会的大门;最后开启“直到地极”(纯外邦人)教会的大门。
基督也授权给众使徒们一起建设神国的权柄(太 18:18,太 28:18-20)
在本卷第一部分(1-7章),记载了神国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纯犹太人)建立和扩张的过程。其中遇到的逼迫和牺牲也是挺大的。魔鬼借着犹太人的手,疯狂拦阻主耶稣的道,他们抓使徒,打了使徒;并用残忍的手段来杀害了“传福音的”司提反。
但神借着这逼迫,将聚集在耶路撒冷的门徒分散,如同火把被风吹散,四处就被点火了;如同蒲公英被风吹散,落到各处更多生长。神的道也从耶路撒冷扩散,传到“撒玛利亚”。
现在开始记载第二部分:神国在“撒玛利亚”地区的建设(9-10章)。
本章讲神国扩张到撒玛利亚。
一、门徒都分散(8:1-4)
1.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1-3:)
徒 8:1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
“这日”即指司提反殉道的那一日(参徒7:57-60)。那些犹太人打死了司提反之后,就知道民众都支持他们的恶行,所以从那日起,他们全面开展破坏耶路撒冷教会的行动。
“耶路撒冷的教会”这是新约圣经首次冠上一个地名来称呼教会,表示她是一个地方性的教会(耶路撒冷的教会应当是指“区会”,其中有许多堂会,林前 16:1,16:19;林后 8:1;加 1:1-2),与外邦的各教会有所分别。
“大遭逼迫”,这次是在耶路撒冷教会全面性的逼迫。这是本卷中第一次用“逼迫”一字(除了7:52用的动词)。这里的用法意思是攻击某人,或苦劝或用暴力,使他放弃宗教信仰;或者单指为宗教理由攻击别人。
“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大部分的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和安提阿;但是使徒们仍要留在耶路撒冷,是照顾耶路撒冷教会。
“分散”(原文字义)播散种子,四散。许多时候,逼迫、苦难的环境,都是出于主的许可,为要成全他的旨意。借着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神国福音扩散到犹大全地和撒玛利亚(1:8)。正好照着神国建设的计划进行了。
我们若遭到消极的境遇,切不要因此灰心丧志,反而要为主积极地摆上,使消极的环境,转变为积极的效用。
徒 8:2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
按犹太人的法典“米示拿”(Mishnah),被石头打死的罪犯,视如人间的垃圾,只宜草草埋葬,不可为他们哀哭。
“有虔诚的人”,指敬畏神的人;原文是复数词,这些人可能是基督门徒。
“为他捶胸大哭”,把司提反正式埋葬,为他举丧哀恸。此处举哀的人就是公开抗议司提反被处极刑,含有向当权者消极地抗议的意味。因此极可能惹祸上身。
黑暗的权势虽能藉处死传道人来封住嘴,却不能封住殉道者对人心的影响。
徒 8:3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
“残害”(lumainomai,make havoc)只在此出现,(原文字义)毁坏,蹂躏,大肆破坏; “残害”这个词在希腊原文是指兽性的残酷,用以指野猪蹂躏葡萄园,和野兽狂咬一个人体;并且这里所用的是未完成时态,表示是一种持续不停的行动。表示野猪大破坏葡萄园的行为。
诗 80:13林中出来的野猪,把它糟踏。
扫罗领头攻击教会,是一种宗教狂热的表现。扫罗这番行径,可以从他自己确凿的见证中证实。
林前 15:9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
加 1:13你们听见我从前在犹太教中所行的事,怎样极力逼迫残害神的教会。
加 1:22-23那时,犹太信基督的各教会都没有见过我的面。不过听说,那从前逼迫我们的,现在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真道。
腓 3:6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提前 1:13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
“进各人的家”,当时耶路撒冷教会各堂会是采用家庭聚会的方式(徒2:46),因此,要抓人便须进到各人的家中,查看是否有多人聚集。
“拉着男女下在监里”。注意,逼迫的对象包括了妇女。
逼迫只发生在耶路撒冷及其邻近地域。大概为期不长。罗马当局默许了这些事。
2.分散去传道(4)
徒 8:4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
神国的福音得以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地,竟不是出于教会主动的策划,而是出于神手的安排--因遭受逼迫而被动地扩散出去。那些分散的人以人看来是因恐怖而逃亡的人,在神看来是按照主的命令,为传道而离开耶路撒冷的人。
信徒被迫分散,却不是逃难,他们所到之处,乃如种子四处播散。传播神生命的话,使之萌芽生长。
逼迫非但不能减低信主者的热忱,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增加对外界接触、传扬神国福音的机会。
今天主也藉着各种的遭遇,如战争、瘟疫、迁居、转业等,把我们分散到各处;我们也当学习那些分散的人,把神国福音传播出去。
“往各处去”的原文(dierchomai,pass through)是路加针对宣教旅程所用的(8:40,9:32等)。分散的人在宣教。
“道”字指福音(6:4,11:19,14:25,16:6,17:11等)“传道”传福音(1ogos)。传福音并不是限于一些牧师而已,乃是属于全教会的使命。
二、腓利在撒玛利亚(8:5-13)
1.撒玛利亚人接受腓利宣讲的基督(5-8节)
徒 8:5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
“腓利”不是指使徒腓力(太十3),而是指耶路撒冷教会使徒按立的那七位“传福音的”中之一(徒6:5,21:8)。腓利是神国大能的勇士,神借着分散,先差他去。施洗约翰如何成为基督的开路先锋,腓利也如同使徒们的开路先锋。
“下”字指往地势较低的地方去;“撒玛利亚城”(the city of Samaria)的“城”字有冠词,表示撒玛利亚这城,是古都(王上16:24、29)。有人说那城是示剑城。当时的示剑乃是撒玛利亚的中心地点。
约在主前七百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人灭掉后,大部分北国犹太人被迁徙外地,并将异族人迁到撒玛利亚境内诸城(王下17:6、24)。从那时起,此地的人就成了犹太人和异族的混血种,其后裔就是撒玛利亚人。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有摩西五经,并按这部分旧约敬拜神,但犹太人从不承认他们是犹太民族。
犹太人虽然鄙视撒玛利亚人,但腓利却效法基督向他们传福音;基督也曾经向撒玛利亚井边的妇人传福音,并向撒玛利亚城里的人传福音,而且效果很好(约 4:1-42)。
“宣讲基督”,“基督”在原文有定冠词,指明所宣讲的乃是关于弥赛亚的信息,亦即耶稣就是基督。基督乃是福音的内容与中心,没有基督就没有福音。
徒 8:6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
腓利行神迹,为的是要传神的话,表示传道并不是以行神迹为主,乃是以传神的话为主。“神迹”不是福音,耶稣基督才是福音。记载在圣经中的“神迹”是“狭义的神迹”,可以拿来当作“道理”来教训人,见证耶稣就是真神。现代教会中的“神迹”,可以称为“广义上的神迹”,不可以拿来当作“道理”来教训人,也不能因此来见证耶稣就是真神,因为这类的“神迹”在其它宗教也有发生。
“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同心合意”指众人都有一致的反应;“听从他的话”指接受他所“宣讲的基督”。“听从”的原文(prosecho,give heed)意为当小心(5:35)。众人听见了腓利所宣讲的基督,又看见了他所行的神迹,众人“当小心”慎重分辨。表示他们不是头脑一发热就接受。而是深思熟虑分辨后而接受。
徒 8:7因为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那些鬼大声呼叫,从他们身上出来;还有许多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
本节表明两种的医治:(1)心灵上的医治--赶逐污鬼;(2)身体上的医治--解除病痛。
腓利靠着耶稣的名赶鬼,证明耶稣是胜过撒但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19:16)。“那些鬼大声呼叫”,表示它们对被赶逐之事极其不甘心。
“都得了医治”。全部得痊愈。不像现在的灵恩派,选一些简单的病症,吹牛加作假,他们对瘫痪的、瘸腿的根本无法医治。
徒 8:8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
腓利行神迹,使人得医治,当然会有欢喜,但是藉着他的传道,信耶稣而得永生,更是欢喜的事。传基督,传神话的结果,不但带来个人的欢喜,而且带来城里的欢喜。基督是我们唯一的安慰。使我们靠他常常喜乐。
2.行邪术的西门(9-13)
徒 8:9有一个人,名叫西门,向来在那城里行邪术,妄自尊大,使撒玛利亚的百姓惊奇;
徒 8:10无论大小,都听从他,说:“这人就是那称为神的大能者。”
“西门”此名当时很普遍,彼得也叫西门。这里是行邪术的西门。
“向来在那城里行邪术”,“那城”是指撒玛利亚城。“邪术”是指异教的法术。异教徒也能行“神迹,奇事”,因此我们不要盲目追求神迹奇事,有可能落入撒但的圈套。
太 24:24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
帖后 2:9这不法的人来,是照撒但的运动,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
启 13:13又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从天降在地上。
“妄自尊大”,是假先知的特色。“惊奇”(原文字义)惊讶,癫狂,吓呆了。西门在撒玛利亚,他的影响力非常大。
“无论大小,都听从他”(10a),城中的大人小孩都归依行邪术的西门,就是归依魔鬼。我们在亚当里所有的人,正是如此在魔鬼和他的爪牙手下。但是神要将我们“无论大小”都要从魔鬼手下救出来归在基督的名下。
“这人就是那称为神的大能者”(10b),对犹太人来说,“大能者”为神的别名。人不可妄称神的名。西门被称为神的大能者,证明他行邪术的能力是很厉害的,但他不是神的大能者,而是撒但的大能者。
今天在其它宗教或基督教的异端团体中,也有些人自称是“人成为神”或“神的代表权柄”,他们妄自尊大,正如西门一样。我们不可尊崇任何人过于圣经所记(林前4:6)。
徒 8:11他们听从他,因他久用邪术,使他们惊奇。
西门是本地人,又长时间行邪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人们都被他蛊惑了。如此,神的仆人腓利和假神的仆人行邪术西门要这争战了。腓利除了依靠神,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腓利这边。这正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人们长久受偶像崇拜的影响,我们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争战,然而我们要依靠神。
徒 8:12及至他们信了腓利所传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连男带女就受了洗。(12)
上节说,撒玛利亚人听从行邪术的西门,本节说,他们信了腓利所传的。依照当时城民的情形,对传福音好像没有希望,但腓利靠着圣灵传道的结果,许多人信耶稣而受洗,证明福音的大能(罗1:16)远超过邪术的力量。
“腓利所传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传福音不是“信耶稣,得永生”,就以为人得救了就好,“神国的福音”不是这么简单的。耶稣基督的名是神国君王,蒙恩的人是神国国民,十诫(以及整本圣经)是神国的国法。在神国度中救恩是起点,蒙恩的人还要走成圣的路;在神国里成为基督的精兵。传福音不能不讲神的国(可1:15)
“连男带女就受了洗”。在旧约以色列家中的男子割礼了,就代表全家割礼了,女人是不用割礼的。在新约,情况有些变化,神国的福音已经传到以色列之外得地方。在外邦甚至有些家庭只有妇女信主的(林前 7:13-14),那么不能以家中的男子代表整个家庭的信仰了。所以受洗加入教会的规矩改为更加详细,男女都当受洗。至于旧约婴孩要割礼,新约婴孩要受洗;都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必再次指明。
徒 8:13西门自己也信了;既受了洗,就常与腓利在一处,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和大异能,就甚惊奇。
对“西门”的信心和受洗,有不同的看法。路加虽然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写成了西门的事,其实西门的信心事实上是不正常的,西门只对腓利所行的神迹和大异能有兴趣,他想从腓利学取异能,以供己用(参19节)。后来他被彼得所指摘(8:20-23)。
西门的受洗必定是腓利施洗的,因为腓利的职份是“传福音的”。他是广义上的“使徒”,他有些特别的权利,有权先行给人施洗的工作。如同只有基督有权建立教会,施洗约翰却有特别的权柄先行给人施洗(虽然当时教会还没有建立)。但是天国的钥匙在彼得手里,腓利没有办法开启撒玛利亚教会的大门。正如牧师被区会长老会差派出去成为宣教士,教会的众长老赞同授权或按手在他身上,他在外就有些特别的权利,他一个人做的一些工作,如同众长老做的。一般情况下,区会差遣的宣教士一个人(没有其他牧者一起同工或监督)就可以接纳会员,建立临时会员名册,施洗,圣餐,甚至可以设立宣教点。“在国外宣教的初期,常规的堂会尚未成立之前,宣教士在这方面可以行使一些特殊的职权”(参《教会宪章》改革宗长老会)。只是一个宣教士没有权柄建立一个堂会(首先,一个堂会至少要两位以上的长老,其次,设立堂会和按立牧师的权柄在区会或总会)。
三、神国扩张到撒玛利亚地区(8:14-26)
1.撒玛利亚教会正式设立(14-17)
徒 8:14使徒在耶路撒冷,听见撒玛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就打发彼得、约翰往他们那里去。
在耶路撒冷的使徒们,乃是“神的道”的原始受托人。“就打发彼得、约翰往他们那里去”,“打发”意即差遣;彼得和约翰是当时的使徒领袖,却受差遣。这必定是使徒们会议决定差遣的,彼得和约翰个人的权威比不上使徒全体会议的权威。
韩国的朴允善博士说,两位使徒被派的目的有二个:其一,是因为使徒是教会的根基,所以叫使徒过去,确立撒玛利亚教会的基础。其二,是因为耶路撒冷教会和撒玛利亚教会是一同由使徒所设立的,所以为确保这两会仍然是同一教会的事实。
也就是说,彼得和约翰是去撒玛利亚建立教会的。天国钥匙在彼得手里,约翰是陪同彼得的同工。神要借着彼得开启撒玛利亚(半犹太人、半外邦人)教会的大门。神国要扩张到撒玛利亚地区了。
徒 8:15两个人到了,就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
两位使徒为撒玛利亚的信徒祷告,说明他们肯定腓利的传道活动,而且要设立与耶路撒冷教会完全相同的教会。
“要叫他们受圣灵”但事实上撒玛利亚人在信靠主耶稣的时候就受了圣灵,因为受圣灵才能信靠主(参徒2:38:;弗1:13:),凡是真实悔改相信主耶稣的人,就有圣灵住在他们的里面(徒2:38;罗8:9)。这里所谓的“受圣灵”,是指“圣灵的浇灌”(徒2:17-18);也就是指圣灵的充满。
徒 2:38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弗 1:13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所以撒玛利亚人信靠主的时候必定按神的应许接受了圣灵,不然的话,若不是神忘记了他的应许,就是腓利没有把福音传得准确。但是腓利传的福音是正确的。因此,神等到彼得按手祷告的时候,才让圣灵的恩赐显在撒玛利亚人身上,完全是要向犹太的教会印证神悦纳人的范围(参徒15:8)。都是属神的教会,都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弗 2:20(教会所有的人)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
徒 8:16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
“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降”字表明这是指圣灵从上面临及人的身上。撒玛利亚信徒那时虽已得着圣灵的内住,但还没有得着圣灵的浇灌。
“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意思不是指这次受洗与“奉父子圣灵的名”(太28:19)受洗有什么分别。
“奉主耶稣的名受洗”原文是“受洗归入主耶稣的名里”。两位使徒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受洗,归入主耶稣的名里。
徒 8:17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
“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按手”意指联合;使徒代表基督,藉着按手与他们联合,将他们接纳到基督的身体里面来。表示撒玛利亚教会正式设立。一个教会建立,至少有二位以上的长老(太18:19-20;可 6:7;路 10:1)。所以这里的按手应当包括按立教会圣职的工作。
“他们就受了圣灵”,“受了圣灵”表示被圣灵充满,正像五旬节耶路撒冷教会设立的那样(2:1-4)。圣灵的浇灌印证了撒玛利亚教会的设立。
本卷特别记述了四次圣灵的浇灌:一次是五旬节降在犹太人门徒们身上(徒2:1-4),这次是降在犹太人与外邦人混杂的撒玛利亚人身上(徒8:16-17),另一次是降在罗马人哥尼流和他的亲属密友们的身上(徒10:44-48;11:15-16)(这三次都和彼得有关);再一次是降在以弗所十二个门徒的身上(徒19:1-7)(这次与外邦使徒保罗有关)。除此四次之外,圣经并未再提及圣灵浇灌实例,甚至在记述五旬节那天有三千人受洗归主,以及另外五千人信主时,均略而不提圣灵之事(徒2:41,4:4)。由此可见,这四次圣灵的浇灌具有特别的意义,前三次圣灵的浇灌是印证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纯犹太人)教会的建立,和撒玛利亚(半犹太人、半外邦人)教会的建立,直到地极(纯外邦人)教会的建立(徒1:8)。最后一次圣灵的浇灌是印证外邦使徒保罗的工作,因为保罗使徒的身份是最受人质疑的,所以圣灵作特别的印证。
这四次圣灵的浇灌,有两次是经过使徒的按手(徒8:17;徒19:6),另有两次并未经过任何人的按手,这是因为:(1)在五旬节时,圣灵直接从天上降下来;然后彼得等使徒作见证;(2)在哥尼流的家里,当时彼得还未清楚明白神的旨意,不敢代表神接纳外邦信徒,所以圣灵以直接降临的事实,提醒彼得神已经接纳了外邦信徒(徒11:15-17),彼得再次作了见证。
2.西门想以金钱买恩赐,彼得警戒他(18-25)
徒 8:18西门看见使徒按手,便有圣灵赐下,就拿钱给使徒,
徒 8:19说:“把这权柄也给我,叫我手按着谁,谁就可以受圣灵。”
“西门看见使徒”有赐圣灵的能力,他不但想自己得圣灵;而且想得能力可以赐圣灵给别人。使徒当时有没有为西门按手,赐他圣灵,这里没有明说,第17节的总括似乎表明他也在内。这里不是要考究西门有没有“重生”,这里侧重的是他想得圣灵能力的恶欲,理由不正。西门把赐圣灵看作一种魔术手法,甘愿付钱买这特权,更显出他完全误解了圣灵的本质。
“西门”(simon)这名字后来演绎成“西门尼”(Simony),用来指以不正当的买卖或贿赂取得教会的职位。
徒 8:20彼得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
徒 8:21你在这道上无分无关;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
徒 8:22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
徒 8:23我看出你正在苦胆之中,被罪恶捆绑。”
西门用钱来要买这神的恩赐是亵渎神的行为,彼严肃的得警戒他。关于西门的悔改相信主,到底是真心抑或假意?解经家们有两种完全对立的看法:(1)教父殉道者犹士丁(Justin)等人认为他仍是个基督徒,仅因无知而以为可用金钱换取圣灵的恩赐;(2)另有一些解经家认为他是个假信徒,只是“惊奇”(13)且拜服于别人有更高的法术,故他的相信是一种的“迷信”。
我是综合这两种看法,西门以前的信了,受洗,都没有表明他是真基督徒。反而从彼得的话中看出他的信心是不对的(20-21)。此后,我们看到西门有求彼得为他代祷的。假如他是真心悔改的话,就会成了真基督徒。他到底得救了吗?我不知道。
本节的“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20a),是指他若在有生之年,仍没有脱离这件恶事的捆绑(22-23节)的话,将来死后就要和他的银子同受刑罚。
“你在这道上无分无关”(21a),“这道”在原文也可译作“这事”指神的恩赐(20)。“道”是腓利所传的神国的福音(12),这福音对西门无分无关,因为他的心不在乎福音,只在乎神迹而已。“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21b)。“不正”(原文字义)不对,不直。这说明西门以前的信心是不对,不直,是假的。在这之前,虽然西门信了,受洗了。但是他还没有得救,因为他的信是不对,不直,是假的。
“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22a),“懊悔”(原文字义)悔改,心思的转变;“罪恶”(原文字义)恶毒,坏事;“意念”(原文字义)意向,企图。西门跟从腓利并不是因为罪得赦免之缘故,乃是因为有图利的心里打算,所以彼得命令他说,你当懊悔你这罪恶。彼得给西门指出正确的道路。
“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22b)。“或者”的含意是神会赦免还是不赦免。真悔改神真赦免了,假悔改神不赦免。
“我看出”(23a),彼得看出两项:“你正在苦胆之中,被罪恶捆绑”(23b)。“苦胆之中”是希伯来的比喻式讲法,说到一个人拜偶像、离弃神,必给他自己和他所欺哄的人带来苦果。
申 29:18惟恐你们中间,或男或女,或族长或支派长,今日心里偏离耶和华我们的神,去事奉那些国的神。又怕你们中间有恶根生出苦菜和茵陈来。
徒 8:24西门说:“愿你们为我求主,叫你们所说的,没有一样临到我身上。”
“愿你们为我求主”,有解经家根据这句话来断定西们并没有真心悔改,说他自己不求,干嘛代求。这未免太过武断,因为许多真基督徒也求人代祷(参雅5:14)。
亚拿尼亚和西门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彼得警戒西门悔改,以西门的说法,西门自己也愿意悔改。所以最终西门有没有悔改,圣经没有作交代。西门若真悔改神必定会赦免他。
我们发现神的教会刚成立是,都会处理类似的事情。这些案例为要成为教会的警戒。旧约会幕立起来之后,亚伦的两个儿子献凡火,被神烧死了。耶路撒冷教会建立之后,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两夫妻因奉献上作假也死了。这里撒玛利亚教会刚成立,也出现西门因金钱买卖恩赐受警戒。
3.彼得、约翰回耶城,途中传扬福音(25)
徒 8:25使徒既证明主道,而且传讲,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玛利亚好些村庄传扬福音。
此节算是使徒在撒玛利亚工作的总结一般。“证明”原文表示郑重的作见证。“传讲”指照着主的启示来传扬并教导。这样,撒玛利亚教会被正式设立,撒玛利亚人的信仰被肯定了;撒玛利亚教会已理所当然是教会整体的一部份。
彼得和约翰在回耶路撒冷途中,“一路在撒玛利亚好些村庄传扬福”,表示神国在撒玛利亚全面扩张了。也暗示撒玛利亚教会是个区会,将来撒玛利亚会有许多堂会的。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4:2);我们总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为主传福音。
撒玛利亚教会被设立,作为使徒的帮手“传福音的”腓利可以更好开展工作。耶路撒冷教会由使徒们推进。撒玛利亚教会由腓利进一步推进。
四、腓利在撒玛利亚四围扩张神国(8:26-40)
1.腓利和埃塞俄比亚太监(26-39)
1)神差腓利去(26-29)
徒 8:26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
看来“传福音的”属灵经历并没有比使徒少多少。这撒玛利亚教会的大门打开了,一些具体的工作要“腓利”去做。 “有主的一个使者”(天使)来找腓利。“起来,向南走”是神的命令(1:8)。“南”字在原文另有“晌午”之意,故这里也可解作“虽在烈日之下,亦须即刻起身以赴”。
“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迦萨”位于耶路撒冷南方70公里的一个城(创10:10)“迦萨”离撒玛利亚约有一百多公里,是到埃及必经的一条沿海岸狭窄走廊,西面是地中海,东面是大片沙漠。
“那路是旷野”,此句应是路加的补充解释。“旷野”指荒芜的地方。福音要针对世人那荒芜的人心。
徒 8: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即“古实”,见赛18章1 节)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
“腓利就起身去了”。顺从神使者的命令,就是腓利的工作。去,就有工作,不去,就无工作。腓利所遇到的人是谁?
“有一个埃塞俄比亚人”,以前称“埃提阿伯”(Ethiopia)今译“埃塞俄比亚”,是黑人的国家。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南方,是古实族(创10:6-8)的地方。有解经家认为这里翻译为“埃塞俄比亚”的,其实是“古实”;也就是今天的“苏丹”。
腓利遇到埃提阿伯人,实在是“不料”(behold)的事。“不料,”原文是“看哪”。
“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太监”是一种官位的名称,并不一定都是阉人。“在埃塞俄比亚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干大基”乃该国女王的称号,有如埃及王称为“法老”; 埃塞俄比亚的王统是由女儿来继承的(她可能是示巴女王的后裔,王上10:1-10)。“总管银库”即今财政大臣。这太监是是有大权的宫廷财务的大臣,不是个等闲人物。
“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这位若是阉割了的太监,好像不能改信犹太教者。
申 23:1“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只是神的恩典常常胜于律法。但是摩押女子路得也能入了耶和华的会。
申 23:3“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因此,相信这虔诚的太监应当加入当时的犹太教。他能“上耶路撒冷”参加“礼拜”就是一个外邦人归化的证明。
所以这太监身体是外邦人,他的心是犹太人了。可以称他为“半外邦人、半犹太人”,这正是腓利要作工的对象。都是按着基督对使徒们神国发展的命令进行。
徒 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这太监不是在五旬节耶路撒冷教会成立时就加入的,因为那时,彼得是开启了耶路撒冷、犹大全地,纯犹太人教会的大门。
现在正是合适的时候。彼得在撒玛利亚,开启“半犹太人、半外邦人教会”的大门。神差派腓利遇见太监了。
而从路加对旧约的用法看来,他可能是要读者看出这是《以赛亚书》56章的应验。此外,他可能认为这里应验了《诗篇》68章。
赛 56:3-5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不要说:“耶和华必定将我从他民中分别出来!”太监也不要说:“我是枯树!”因为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
诗 68:31埃及的公侯要出来朝见神,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
徒 8:28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
这表示太监不但敬畏神,并且也热心追求认识神,这位太监实在是蒙恩的人。路是旷野的路,车可能是马车,若要念任何书,实在是不方便的环境。我们现今如在飞机上、火车上遇见人读圣经,那人也往往是虔诚人。
徒 8:29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
“圣灵对腓利说”,圣灵怎样对人说话?圣灵当时可能是藉着天使说话(参26节),传福音不是靠人的力量,乃是靠圣灵的带领。
要对一个人传福音,就必须“贴近”那人--与他亲近来往。保罗说:
林前 9:22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2)腓利本着圣经向太监传讲耶稣(30-35)
徒 8:30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
“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跑”字表明他的顺从是勤快的。“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古时的人念书时习惯朗读。
“你所念的,你明白吗”。传福音时不要怕向人发问;许多时候,发问乃是打开话题的好办法。
徒 8:31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
本节表明太监的长处:(1)勇于承认自己的有限与无知;(2)肯谦卑向人求教。他本身是作官的,现在向一位陌生人想要请教或指教,实在是意外的谦卑。正如八福教导的,太监是有福的人。
太 5: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今天有许多人主张:“只要读圣经,不要看参考书。”但是圣经(特别是旧约)有很多难解的点,需要他人指教才能明白。信徒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帖前5:20-21)。
徒 8:32他所念的那段经,说:“他象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徒 8:33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原文作“他的审判被夺去”),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
“他所念的那段经”,就是《以赛亚书》第53章7-8节。这段圣经是预言弥赛亚耶稣为拯救罪人将要受苦难的事(太8:17,约12:38,彼前2:22,来9:28,启13:8,14:5)。
“他象羊被牵到宰杀之地”,预言主耶稣是代罪的羔羊(约1:29),被带到各各他钉十字架(可15:22)。
“又象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预言主耶稣在公会和巡抚面前,默然无声,不为自己表白(太26:63;27:14)。
“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预言主耶稣在人手中受冤屈,圣洁公义者反而被定罪(太27:24-26;徒3:14)。
“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预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代人受死,乃是千古未有的大事。所以谁能述说他的苦难?他在十字架上受死,是降在阴间的苦难。
徒 8:34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
“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这问话表明太监并非不明白这段圣经所描绘受冤屈的情节,而是不明白究竟什么样的人物蒙受如此冤屈。
徒 8:35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
腓利根据先知以赛亚的书,来证明那拿撒勒人耶稣就是先知所说的弥赛亚。当时,太监所需要的是主耶稣我们的救主,所以腓利针对太监传讲耶稣,是非常重要的真理。
3)太监信而受洗(36-39)
徒 8:36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
徒 8:37(有古卷在此有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
由这话可以想见,腓利在向太监传讲福音时,必然曾提及“受洗”之必要。
“一心相信”指全心相信,不是半心相信,半信半疑。注意,这里的“心”不是指头脑的心思(mind),而是指心意(heart)。
“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基督”是主耶稣职份的称呼,承认他是救主;“神的儿子”是主耶稣身份的称呼,承认他是真神。
受洗唯一的条件是相信耶稣是救主;凡是真心相信,明白救恩者,就可以受洗。圣经所给我们的榜样,乃是人一领受福音,就马上受洗(徒2:41;8:12,37-38;16:33)。
徒 8:38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
徒 8:39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
太监向腓利要求施洗,是圣灵的感动。腓利带着太监到水边去,给他施洗。“腓利就给他施洗”因为腓利的职份是“传福音的”,所以他有权施洗。
有些人主张受洗全身浸礼,是根据“下水里去”(into the water)(38),和“从水里上来”(come up out of the water)(39a)两句说的。那么,二人同下水里去,怎么解释呢,两位都要整个人浸入水中吗?应该不是。
对洗礼,用何种水,是不重要的,用清水就可以,因为水象征耶稣的宝血。初代教会时代的教导,是尽量用河水。若得不到河水,就要用井水。若得不到井水,就可以用打来的水来倒在头上三次。因为洗礼的仪式如何是小事情,不可因洗礼方式不同就彼此视为异端(Calvin)。
“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表示圣灵超自然的工作(参王上18:12,王下2:16,林后12:2,帖前4:17)。为什么腓利突然间被送到另一个城市?这个神迹正表明带领外邦人信主的迫切性。“传福音的”腓利特殊的经历没有比使徒少。
“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太监虽然不见了腓利,却仍旧“欢欢喜喜的走路”。信徒得救以后,要被引导仰望主耶稣(来12:2)。
据传说,这太监回去以后,使许多埃塞俄比亚人成为基督的信徒。至少我们可以确知的,是这样欢欢喜喜的走路的人,是不能不与人分享他所发现的喜乐的。
2.腓利宣传福音从亚锁都直到该撒利亚(40)
徒 8:40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该撒利亚。
“亚锁都”是旧约时代的亚实突(撒上5:3),是非利士人五大城市之一,离迦萨约30公里北方的城。(参9:32的地图)
在那里,有人遇见腓利,表示他在那里传福音。“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腓利是神国大将努力扩张神国。彼得开启撒玛利亚教会的大门以后,腓利有权柄,就可以在撒玛利亚四围建立教会。从亚锁都到该撒利亚约有一百公里的路程。
“直到该撒利亚”,该撒利亚是希律王把它重建而献给该撒亚古士督之后,命名为“凯撒利亚塞巴斯特”Caesarea Sebaste的城,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港口。“该撒利亚”是罗马帝国派任以色列地巡抚的驻节处,居民多为希腊人。
后来腓利很可能定居在该撒利亚,管理他所设立的教会,因为约20年以后,保罗一行有机会经过那里(徒 21:8)。
结论:
弟兄姊妹,从本章我们很清楚得知,教会是合一的,是有使徒统续的。神国的建设,都是按照神自己的计划进行,在神的家中凡事规规矩矩的。
初期耶路撒冷的教会大受逼迫,但在神的保守中,教会却扩张到犹大全地,撒玛利亚,并且会直到地极。
现今圣灵带领神的仆人们继续开展神国福音。
愿神大大使用我们。
阿门!
基督教温州锦绣教会主日上午崇拜《使徒行传》查经式讲道 2011主日2
2024.4.16 修订于 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