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宣教旅程从安提阿出发】 (13:1-52)

2024-05-11 15:02:58 温州陈达长老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出发

?

【第一次宣教旅程从安提阿出发】
(13:1-52)
 

读经:
徒 13:1-52
 
引言:
在第三部分“直到地极”(纯外邦人)(10:1-28:31)。我们已经分享了“首先,神国在外邦开启”(从“该撒利亚”建立外邦教会,到安提阿为外邦教会的中心)(10-12章)。
现在来到“其次,神国在外邦扩张的四个阶段”(也就是保罗四次宣教旅程):
第一阶段: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从“叙利亚”省的安提阿出发,到“塞浦路斯”岛;路过“旁非利亚”省的别加;再到“加拉太”省彼西底地区的安提阿,“加拉太”省吕高尼地区的首府以哥念和路司得,特庇。回程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再回“旁非利亚”省的别加,亚大利,坐船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13-14章)
若前面三章(10-12)是神国在外邦的战前预备工作,现在来到神国大扩张的工作。今天分享本章,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从安提阿出发。
 
一、圣灵在安提阿教会亲自差遣13:l-3
 
1.安提阿教会有多位先知和教师(1)
 
徒 13:1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
关于“安提阿”城市的简介,请参阅“徒11:19”的讲解。“安提阿的教会”应当是区会(请参阅“徒11:26”的讲解)。
“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先知”请参阅“11:28,12:3”的讲解。
“教师”广义上指教导别人的人(罗2:20),有时翻译为“先生”或“师傅”(提前2:7;来5:12;雅3:1)。教师不是只有教会才有,其实在以色列民的传统中就有。耶稣十二岁到耶路撒冷,就和教师有过切磋(路2:46)。尼哥底母也认为耶稣是从神来的教师(约3:2)。耶稣也称尼哥底母是以色列的教师(约3:10)。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解释以色列人的律法。又称为教法师(路5:17;提前1:7;徒5:34)。迦玛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保罗也曾在其手下学习(徒22:3)。保罗也称自己为外邦人的教师(提前2:7;提后1:11)。
“教师”狭义上指特定的职分,指专门在教会从事教导的先生。有人认为牧师就是教师,也就是说有些牧师成为神学教授这样的教师,专门从事解经工作。也有人认为“教师”和“牧师”有区别。“教师”是将神在圣经上的话加以阐释的老师。但“教师”不负责教会的纪律、或施行圣礼、或警告和劝勉,而只负责解经。那么,“教师”相当于现代教会的“神学生”(在神学院读完一年以上,取得“讲道资格”的神学生)。神学生是在长老的监督之下可以主日讲道,查经。但他不可执行圣礼,不可祝福会众,不可证婚。
“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这几位是神从众圣徒中呼召出来,分别出来服事神的。整个安提阿教会目前只有五位教会领袖,他们和一般的信徒有不同。
有些基督教派认为,因宗教改革时的口号“人人皆祭司”,就以为每个信徒都可以讲道,主持圣餐,给人洗礼。他们错误的引用宗教改革的口号,人人皆祭司,他们也错误的引用圣经(林前 14:29-31;罗 12:1;彼前 2:9):
林前 14:29-31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若旁边坐着的得了启示,那先说话的就当闭口不言。因为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地作先知讲道,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劝勉。
罗 12: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彼前 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其实“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地作先知讲道”,是在“岂都是使徒吗?岂都是先知吗?岂都是教师吗?岂都是行异能的吗”(林前 12:29)之后讲的。每个信徒可以要“切慕作先知讲道”(林前 14:39),要“羡慕善工”(提前 3:1),然后才能得“监督”的职分。在神的家“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 14:40)。
使徒保罗曾对罗马信徒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事奉神(罗 12:1);但并不否定教会中蒙召做圣职人员的事奉。“人人皆祭司”是指每个信徒只是小祭司,是可以自己个人向神直接祷告,献上自己为活祭,给他人代祷。不是你可以代表教会作“教会的祭司”将全会众献上。正如你不能代表国家,只有国家主席(总统)才能代表。另一处“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 2:9),指在圣洁的神国中,只有基督作为我们那个“君尊的祭司”,每个基督徒才能是皇家的小祭司,
使徒保罗否定了那些认为不必蒙召,每个信徒都可以作传道人的主张。
罗 1:1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
罗 1:5-7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林前 1:1-2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注意这里有两种“蒙召”:一种是“蒙召”作“使徒”;一种是“蒙召”作“圣徒”。所有的人都是蒙召作圣徒的,而在所有蒙召作圣徒的人中,有特别蒙召作神的仆人,与其他信徒不同。不但保罗如此,他的助手提摩太也是这样。保罗劝勉提摩太要作无愧的工人--神的工人(提后2:15)。
所以在安提阿全教会中,只有几位被神呼召出来,分别为圣侍奉神是对的。这几位,我们熟悉的是“巴拿巴”和“扫罗”。路加直到这里都仍用犹太名字扫罗这名字称呼使徒保罗。
“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我们不熟悉,所以在他们的名字前都有说明。
“称呼尼结的西面”,“西面”,犹太名字;“尼结”(Niger)是拉丁文,(原文字义)黑色,黑脸皮;故有人猜测他可能有深黑色的皮肤,或许是个祖先出自非洲的黑人;另有人因为“西面”与“西门”在原文是同一个字,由于下一个名字是古利奈人,有人认为他也可能是古利奈人,故推测他是那替主耶稣背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门(路23:26)。
“古利奈人路求”,“古利奈”乃现今北非利比亚的一个城市,那里住有很多犹太人。“路求”(原文字义)亮光;可能是那些向安提阿人传福音的古利奈人中的一位(11:20);那么,他是该教会的创始人之一。有人认为此路求就是保罗的亲属路求(罗16:21),但缺乏证据,也许是同名不同人。 
“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马念”是犹太名字,(原文字义)安慰者。与希律安提帕“同养”表示从小时一起长大,而成为贵族(Calvin)。(希律安提帕曾杀害施洗约翰,路9:7-9)。“马念”或许是希律王家亲属;当主耶稣还在世时,希律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也是主耶稣的追随者(路8:3)。这样的人成为教会的同工,真是圣灵的带领。 
这五位先知和教师,乃出自不同的种族和阶层。能同心合意,事奉在一起。
西 3:11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2.圣灵的差遣(2、4),教会的按手3
 
徒 13:2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
“事奉”原文(希腊文leitourgeo,minister)是从希伯来文中祭司在圣殿中的“供职”或“事奉”(结44:11、15-16;路1:23)翻成希腊文的,这词是用为祭司献祭的职务(来10:11)。
“禁食的时候”,虔诚的犹太人有定期的禁食,每周两次(参路5:33-35)。禁食通常与祷告连在一起(13:3,14:23;路2:37,5:33)。
“圣灵说”,圣灵的话也许是经由他们中间的一位先知对众人说的(21:11),也有可能是透过天使传达的(8:26、29),有时他也会藉着异像和异梦说话(16:9-10)。
“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分派”的原文(aphorizo,separate)意为分开。意即分别出来、特别指派。正如彼得和其他使徒分开不同,只有彼得掌握“天国的钥匙”(15:7)去作特别的任务。照样神亲自将巴拿巴和扫罗从众领袖中分别出来,给他们特别的任务。“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就是作神国在外邦扩张的工。至少在此显明扫罗(保罗)已作为外邦使徒(13:8),正式就职上任(或许早一年前,刚到安提阿教会就上任了)。
 
     徒 13:3于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
“于是禁食祷告”,教会之所以禁食祷告,乃是慎重地接受圣灵的差派。
“按手在他们头上”,“按手”在此乃表征联合,授权,印证。藉此行动表示按手的人与被按手的人在灵里合一,此后肉身虽然分离,但在灵里却仍彼此同在(林前5:3)。这里的“按手”不是圣职的按立;圣灵已经按立他们了,这些同工不过藉着按手表明联合和授权,意思是说:你们是代表我们全体去;印证你们所作的就是我们一同所作的(参6:6,8:13的讲解)。同时,这里的按手也含有把他们交托在神的恩惠中之意(徒14:26;:15:40)。
“就打发他们去了”,“打发”意指送走;这里表示安提阿教会(区会)差派巴拿巴和扫罗出去的。
现代教会差遣宣教士也效法这些程序,是禁食,祷告,按手,差遣等。
 
二、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的首站--塞浦路斯岛13:4-12
 
徒 13:4他们既被圣灵差遣,就下到西流基,从那里坐船往塞浦路斯去。
“他们既被圣灵差遣”,上一节说巴拿巴和扫罗被安提阿教会打发出去,而本节则说他们是被圣灵差遣,这表示圣灵与教会的行动合一,教会的决定是代表圣灵的决定。“就下到西流基”,‘就’字表明立刻付诸行动。
 
1.西流基(上船的港口)
 
“西流基”是安提阿的外港,位在安提阿的西方25公里地点。亚力山大王的一位将军西流基(Seleucus Nicanor),于301 B.C.建此港和安提阿城,为记念他的名,命名为西流基(Seleuciaa)。巴拿巴和保罗为坐船,首先到“西流基”港口而出去的。
 
2塞浦路斯
 
“从那里坐船往塞浦路斯去”。“塞浦路斯”是在西流基西方100公里外海的岛。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岛,靠近土耳其,在岛上的居民是希腊人,也有犹太人。巴拿巴原是生在塞浦路斯(4:36)。故他们此次宣教旅程,是以巴拿巴的故乡为首站。这个选择相当合理,因为那时塞浦路斯不但已经有了基督徒,且塞浦路斯的信徒对传福音很有负担(11:19-21)。
 
1)撒拉米(岛的东边)
 
徒 13:5到了撒拉米,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也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
“撒拉米”是塞浦路斯岛上东岸的一个主要城市。是保罗第一次传道的地方。  
“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巴拿巴和扫罗并不是去参加犹太人会堂的过安息日的,而是利用犹太人在会堂聚集之便,对他们传讲神的话。会堂有一习惯,就是犹太人都有机会宣读或阐释圣经,“各会堂”,表示不只一个会堂;这是因撒拉米住有很多的犹太人,故有复数的会堂。利用犹太人的各会堂,对讲道非常妥当,而且保罗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即是“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l:16,2:10)。
“也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约翰”就是“马可”,他是巴拿巴的表弟(12:12、25;西4:10)。“帮手”指学徒般的见习助手。马可作两位宣教士的侍者(attendant)。
 
2)帕弗(岛的西边)

徒 13:6经过全岛,直到帕弗,在那里遇见一个有法术、假充先知的犹太人,名叫巴耶稣。
他们“经过全岛”(passing through all the island),表示徒步走完全岛之意。“直到帕弗”,“帕弗”是塞浦路斯的西端,距撒拉米约160公里,是罗马派驻塞浦路斯统治者的总部所在地。
 
A.假先知巴耶稣
“在那里遇见一个有法术、假充先知的犹太人,名叫巴耶稣”,“巴耶稣”(原文字义)耶稣之子。是亚兰文名字。犹太人爱用有“巴”字的名字,如Barabbas(巴拉巴,约18:40),Bartholomew(巴多罗买,太10:3),Barjonas(巴约拿,太16:17),(Bartimaeus)巴底买,可10:46)等。这假先知“以吕马”(8)的父亲名叫耶稣,因为当时有许多名叫耶稣的人。
“有法术”,“法术”(原文字义)占星,卜卦,巫术;这个假先知是倚靠邪灵或魔术技巧作出使人惊异的事,‘假充先知’是不忠实地传达神的信息,或假借神的信息行骗。
 
B.方伯士求保罗
 
徒 13:7这人常和方伯士求保罗同在。士求保罗是个通达人,他请了巴拿巴和扫罗来,要听神的道。
“方伯士求保罗”,“方伯”罗马帝国的官名,位同巡抚。只是“巡抚”是皇帝所委派,有军权,如彼拉多(太27:2);而和平的地方由元老院所委派,叫作方伯(Proconsul)。可见塞浦路斯是罗马元老院的直辖省分。
“士求保罗”(原文字义)大地所生,生为奇妙。来自于彼西底的安提阿的望族,该家族在安纳托利亚中部拥有庞大的产业(台湾圣经公研读本)。
“他请了巴拿巴和扫罗来,要听神的道”。虽然有假先知巴耶稣“常和方伯士求保罗同在”,“士求保罗”还想听听他人的意见,证明他“是个通达人”。“是个通达人”是指有聪明、智慧的人。
“要听神的道”,“要”原文的意思是寻求、询问、希望。渴慕神道的人,就是神所拣选的人(13:48),结果这位方伯成为基督徒了(12)。
 
C.仇敌的敌挡
    
徒 13:8只是那行法术的以吕马(这名翻出来就是行法术的意思)敌挡使徒,要叫方伯不信真道。
“以吕马”(原文字义)聪明的,大能的,行法术的,魔法师,大有才干的圣人;(这名翻出来就是行法术的意思)假先知又有别名“以吕马”。
“敌挡使徒”,这里是指保罗和巴拿巴。巴拿巴是“传福音的”职分,是广义上的“使徒”,而扫罗(保罗)就是外邦使徒。说明扫罗在安提阿教会差遣的时候正式上任就职为“外邦使徒”了。
“要叫方伯不信真道”(原文直译)“想要叫方伯转离这信仰”。当神国福音征服人,使人离开撒旦的国,归回神的国。撒旦是何等的不甘心,就认他的手下“那行法术的以吕马”竭力敌挡所传的道。公开对抗福音。
 
D.正道的得胜,仇敌的失败
 
徒 13:9扫罗又名保罗,被圣灵充满,定睛看他,
“扫罗又名保罗”,“扫罗”(原文字义)向神求问的(从希伯来文翻成),是犹太名字。他在犹太环境中用此名。“保罗”(希腊文)的名字,是罗马式的名字,意为“小的”;保罗为罗马公民。路加在此首次介绍保罗这名字。从此以后,本卷改称扫罗为保罗;他的名字在此改变,又在书信中一直沿用,表示他进入对外邦人宣教的环境中。并且原是先提巴拿巴,后提扫罗(参2,7节),此后改为先提保罗,后提巴拿巴(参43,50节)。
“被圣灵充满”,此处是指溢于外面(参2:4),与工作能力有关。
 
徒 13:10说:“你这充满各样诡诈奸恶,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你混乱主的正道还不止住吗?
徒 13:11现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你要瞎眼,暂且不见日光。”他的眼睛立刻昏蒙黑暗,四下里求人拉着手领他。
神的仆人不可一味的作好好先生,必要时须能显出义怒,敢于揭发魔鬼的作为。保罗责备以吕马的内容如下:
“充满各样诡诈奸恶”,诡诈为撒但的本质,奸恶的根源。“诡诈”(原文字义)谎言,阴谋,欺骗的计谋(这词原用于指钓鱼用的鱼饵);“奸恶”(原文字义)邪恶。
“魔鬼的儿子”,保罗不称假先知的名字“巴耶稣”(即耶稣的儿子),而称他为“魔鬼的儿子”。堕落后的人类是蛇的后裔。魔鬼的儿女。然而基督拯救我们,使我们成为神的儿女。
“众善的仇敌”,“善”的原意为义。假先知被每一个义者所敌人视的。
“混乱主的正道”, “正道”(right ways)是神话的特点。“混乱”(原文字义)转离,乖谬,扭曲;“正道”(原文字义)直路。
“还不止住吗”,不悔改是魔鬼的特色。
“现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属灵的保罗看见了主审判的来临。
“你要瞎眼”,参申28:28-29。撒但蒙蔽不信的人,弄瞎他们的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林后四3-4);凡故意敌挡主的光照的,就证明他们是落在黑暗之中,看不清人生的道路。
 “暂且不见日光”, ‘暂且’表示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目的是警告他,并激发他悔改。这次临时的审判表示他还有悔改的机会。
“他的眼睛立刻昏蒙黑暗”,结果他的眼睛立刻昏蒙(医学用语,只在此出现,表示眼病)黑暗。“四下里求人拉着手领他”。“四下里”指到处走动;“求”字原文是过去未完成时态,意指不断地寻求;“拉着手领他”原文只有一个字,意指用手牵着领路。当神教训的时候,应该要求神拉着手领他,才是安全的。
 
徒 13:12方伯看见所作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方伯看见所作的事”,对神的作为要留心观看。以吕马的眼睛瞎了,方伯的眼睛开了(Felton)。“很希奇主的道”,“希奇”原文的意思是‘被击出希奇’,亦即被激励出或被吸引出希奇的心来。
保罗在塞浦路斯宣教的结果,统治塞浦路斯岛的“方伯”“信了”这“信”字是第一次出现,表示方伯的信主是重要的事。
 
三、彼西底的安提阿传道13:13-52
 
1.马可离开了13
 
徒 13:13保罗和他的同人从帕弗开船,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约翰就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
“保罗和他的同人”,在此之前,巴拿巴在保罗的前面;由此开始,就改为叙名在保罗后面,或甚至不再提名。表明此事件之后,保罗完全负担起外邦使徒的领导作用。
“从帕弗开船”,从岛的西边帕弗乘船离开塞浦路斯,不知道他们在塞浦路斯停留多长时间。
“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别加”是旁非利亚省的首府;而“旁非利亚”是小亚西亚沿海的南部一个省分,离塞浦路斯的帕弗约有280公里的航程。位于加拉太的南面,吕家与基利家两省之间。路加没有记载在这地宣讲神国福音的事工。
在士求保罗归主后,保罗一行离开帕弗,到达旁非利亚省,并未在其主要城市“别加”停留,却直奔加拉太省的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3-14),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得到士求保罗给彼西底的安提阿全城(或他自己家人)的推荐信之故(台湾圣经公研读本)。
“约翰就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约翰”就是马可(12:25);他们到了别加,约翰(马可)就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圣经并未解释他离开的原因,但从保罗不喜悦他的离去(15:38),其原因必是属于消极负面的。有人猜测也许是因为他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中,不惯旅途的劳顿,因而中途开溜。后来,因着他,保罗和巴拿巴也要分手(15:38)。
马可虽然一度作了逃兵,但是后来成为精兵,而为保罗所器重,说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提后4:11)。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一时的软弱失败,而永远弃绝他。
 
2.进入彼西底的安提阿14-15)
 
徒 13:14他们离了别加往前行,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
 徒 13:15读完了律法和先知的书,管会堂的,叫人过去,对他们说:“二位兄台,若有什么劝勉众人的话,请说。”
“彼西底”是“加拉太”省南部的一个行政区;“彼西底的安提阿”位于旁非利亚省北部,加拉太省彼西底地区和吕高尼地区的交界处,又邻近亚细亚省东部(原属于弗吕家地区,参2:10的注释)。当时的繁荣城市,现在是废墟。
彼西底的安提阿全区皆高山,海拔1200米,地势崎岖,以前土匪很多。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时常与当地土匪交战;直到公元前25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在此地广设驻防城(殖民地),并以他自己之名建造“塞巴斯特大道”(Via Sebaste)来对付这里的土匪,也把大量的军团迁移到这里来,让此地逐渐形成经济、军事、行政中心的重要城市。
塞巴斯特大道西起于旁非利亚省的别加,先向北行到达彼西底的安提阿,往西衔接亚细亚省另条罗马大道,经老底嘉,直达以弗所。向东则经过以哥念、路司得、庇特之后,可衔接往加帕多家省的道路,之后在加帕多家省境内往南经基利家隘口,跨越托鲁士山脉,就可前往基利家的大数。
神调动世上的帝国,其军事,经济,建设等等,都为神国拓展服务的。保罗的旅程,就是沿着塞巴斯特大道(Via Sebaste)。从旁非利亚省的别加,到彼西底的安提阿约200公里。
 
 
(塞巴斯特大道)

“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他们在安息日到会堂里去,目的不是去守安息日,乃是趁着犹太人在会堂聚集守安息日之便,抓住机会传神国福音。
“读完了律法和先知的书”,犹太人会堂的崇拜程序,一般是先有认信的祈祷(示玛),共有十八条祈愿文;然后有祭司的祝福;然后由管会堂的宣读某处律法和先知书,可能在读完后稍作解释和劝勉;然后如座中有名望的人或引人注目的陌生人,管会堂的可能会邀请他说些教训和劝勉的话(参路4:15-17)。
“管会堂的”,就是会堂长,要负责礼拜的司会、读经、祷告、开会的主席、邀请讲员、治理等的工作。
“叫人过去”的“人”字,在原文没有,他可能是会堂长的书记。因为保罗和巴拿巴坐在会众的后面(14)所以叫人过去,邀请他们了分享。
 
3.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第一篇信息:(16-41)
 
徒 13:16保罗就站起来,举手说:“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神的人,请听。
徒 13:17这以色列民的神拣选了我们的祖宗,当民寄居埃及的时候,抬举他们,用大能的手领他们出来。
“举手”表示存着祷告仰望神的态度(提前2:8)。
“以色列人”,是被掳归回后的犹太人总称。“一切敬畏神的人”,指敬畏神,进犹太教的外邦人(13:43)。
 
1)要从列祖的历史引出救主耶稣(17-22
 
A.神拣选祖宗(17
保罗首先所提出来神救赎的计划乃是他的拣选,是保罗的基本神学(弗1:4,帖后2:13,参申7:6)。改革宗的领袖加尔文根据保罗基本的神学,也强调了无条件的拣选,是他五大教义中的第二项。
“我们的祖宗”,是亚伯拉罕以及以后的各族长。
 
 B.神的拯救17   
 
“当民寄居埃及的时候,抬举他们用大能的手领他们出来”。“抬举他们,”意指使他们生养众多,又比本地的埃及人更强盛(出1:7-9)。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候,作奴隶受欺压。后来,藉着摩西,神大能的手就显现出来了。在埃及降下十灾,法老才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又将红海分开领以色列人过去,都彰显神大能的手。
 
C.神带领进所赐的迦南(18-19
        
徒 13:18又在旷野容忍(或作“抚养”)他们约有四十年。
徒 13:19既灭了迦南地七族的人,就把那地分给他们为业 
“容忍”与“抚养”在希腊原文彼此只差一个字母,虽然按希腊文的拼法应译作“容忍”较为正确,但是按希伯来文原来的意思却以“抚养”较佳(申1:31)。以色列人在旷野背叛神(申9:16),试探神(民14:22),但是神仍然带领他们,因为他与他们的祖宗有立约(申9:5,6)。
“既灭了迦南地七族的人”,“迦南地七族”就是指赫人、革迦撒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申7:1)。以七族代表所有的迦南人。神灭了迦南地的七族,因为他们的罪(创15:16)。“就把那地分给他们为业”,神把迦南地分给以色列人为业,也是因为神与他们的祖宗有立约(创15:7)。迦南美地豫表基督是我们属灵的产业,供我们经营并享受。
 
D.神设立士师和王来统治20-22
 
徒 13:20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时候。
士师时代到所罗门建造圣殿时正好480年。这里的450年如何解释?
王上 6: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约有四百五十年”,解经家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a.按和合本译法,是指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算起,直至大卫作王为止,大约四百五十年(参士11:26;撒下5:3-5;王上6:1);b.本节按原文又可译成:“这些事约有四百五十年,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时候。”则此450年乃包括寄居埃及的400年,在旷野中四十年,和渡过约旦河后争战与分地业约有十年,一共经过四百五十年之后,神才开始设立士师来照料以色列人。
“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时候”,撒母耳是最后一个士师,他膏立了扫罗河大卫作以色列的王。
 
徒 13:21后来他们求一个王,神就将便雅悯支派中基士的儿子扫罗,给他们作王四十年。
徒 13:22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又为他作见证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
神是以色列民的神(17),但是以色列民“求一个王”来治理他们,神不喜悦(撒上8:5-9)。慈爱的神按照他们的要求,设立了扫罗为以色列王。
“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神废了扫罗(因他的罪)。让撒母耳膏立大卫为以色列的王。“选立”(原文字义)兴起,提升。从拣选的角度看,扫罗是便雅悯支派的,而大卫是犹大支派的,神早已选定犹大支派作为应许“弥赛亚”的支派。
创 49:10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的意思)来到,万民都必归顺。
 “又为他作见证说”,指并非单独引自某一处旧约圣经,而是综合了多处经节(诗89:20、撒上13:14、赛44:28等)。
“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原文直译“他是按照我心的人,要遵行我一切的旨意。”
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表示他是适合预表耶稣的人,而且他是按照神的一切心意行事的人,这并不是说大卫丝毫没有过失,乃是说他一生以神的心意为念。
 
2)神所立的救赎主13:23-37
   
A.救主耶稣乃是大卫的后裔23
 
徒 13:23从这人的后裔中,神已经照着所应许的,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稣。
“从这人的后裔”,指大卫的后裔,“大卫的子孙”是弥赛亚耶稣基督的别名(太 1:1);另外一些别名如“耶西的本”,“大卫的根”(赛11:1;启 22:16),“大卫”(结34:23)等。
“神已经照着所应许的”,证明神是按照他的契约完成他救赎的计划。他的“应许”是旧约圣经,他的成就是新约圣经。
“一位救主,就是耶稣”。“救主”一词包含耶稣救赎的一切职务,包括他的再临和审判,只有耶稣是独一的救主。“耶稣”的字意也是救主。耶稣的名字就是救主。神“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不是为每一个人所立的。这“以色列人”是神的选民,就是他所拣选的儿女(加3:27-29)。“有限的救赎”是加尔文五大教义中的第三项,表示耶稣救赎的大能是无限的,但得救赎的人类是有限的(约10:14,15,15:13,弗5:25,参约8:44)。
 
B.他是基督(24-25
 
徒 13:24在他没有出来以先,约翰向以色列众民宣讲悔改的洗礼。
徒 13:25约翰将行尽他的程途说:‘你们以为我是谁?我不是基督;只是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我解他脚上的鞋带也是不配的。’
“在他没有出来以先”原文作“在他的面容进来以前”,这是希伯来人的一种惯用语法,意指“在他尚未来到以前”。
这施洗约翰是旧约时代最后的先知(路16:16)。对弥赛亚的来临,大卫的预言等是远因,施洗约翰的见证是近因。犹太人都尊敬大先知施洗约翰(太11:11)。
“约翰将行尽他的程途说”,“程途”乃指赛跑的跑道;全句意指约翰即将跑尽他所当跑的路程时(徒20:24;提后4:7)。
“你们以为我是谁?我不是基督”,表示他所见证的耶稣才是基督。
约翰 耶稣
藉着神迹出生     (路l:13) 藉圣灵怀孕     (太l:18)
早出生却是以后的 (约1:30) 以后却是以前的 (约1:30)
用水施洗         (约1:30) 用圣灵施洗     (约1:34)
预备道路         (路1:76) 道路           (约14:6)
朋友             (约3:29) 新郎           (约3:29)
先知             (路1:76) 弥赛亚         (路1:78-79)
必衰微的         (约3:30) 必兴旺的       (约3:30)
 
施洗约翰效法基督,他确实像基督,以至于犹太人认错了施洗约翰为基督,然而约翰见证说:“我解他脚上的鞋带也是不配的”。
 
C.基督的代死(26-29
 
徒 13:26“弟兄们,亚伯拉罕的子孙和你们中间敬畏神的人哪!这救世的道是传给我们的。
“弟兄们”相当于华人的称呼“同胞们”,“亚伯拉罕的子孙和你们中间敬畏神的人哪”,就是听众犹太人(亚伯拉罕的子孙)。
“救世的道”原文为“这救赎的话”或“这救恩的话”。就是藉着耶稣的赎罪,拯救罪人的福音。
神的话是“传给我们的”,是向我们说的,所以每次读圣经的时候,须存着自己要领受(或享受)神的话的态度来读,千万不要为别人读圣经。
 
徒 13:27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们的官长,因为不认识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读众先知的书,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应了先知的预言。
徒 13:28虽然查不出他有当死的罪来,还是求彼拉多杀他。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们的官长”指喊着“钉他十字架”的犹太人和宗教领袖们。他们活在宗教仪文中的人,虽然遵行外在敬虔的规矩,钻研神圣的字句,“每安息日所读众先知的书”。却“因为不认识基督”,也就“不明白”圣经,从而“就把基督定了死罪”。定耶稣的罪,就是定基督的罪。虽然犹太人不要也不想定基督的罪,他们以为耶稣不是基督,然而耶稣就是基督。
“正应了先知的预言”。旧约的先知早就预言基督的受苦受害(赛53章;诗22篇)。
 “虽然查不出他有当死的罪来”,“查”(原文字义)寻见,找着。耶稣就是无罪的,他们找不出他的罪。
“还是求彼拉多杀他”。“杀”原文表示毁灭,如此看得出来他们极度恨恶耶稣的态度。强逼彼拉多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
 
     徒 13:29既成就了经上指着他所记的一切话,就把他从木头上取下来,放在坟墓。
基督的死也是照着旧约圣经的一切预言进行的,到时候成就了。
“木头”(原文字义)树干,粗木料。当时的十字架,是用一根粗而不加粉饰的树干作直柱,故一般人又称十字架为“木头”(徒5:30;10:39;彼前2:24)。
申 21:23……因为被挂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诅的。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被埋葬了。那些犹太人认为耶稣就受咒诅而灭亡了。耶稣如此受苦难的目的就是为了救赎我们的罪,完全是为我们的缘故(加3:13)。
 
D.基督的复活30-37
 
徒 13:30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
人虽定意杀死他,神竟叫他复活了!乃是出人意料之外。那复活的耶稣是神的儿子(罗l:4),也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弥赛亚(2:24,36,4:10,5:30,31)。本卷的主题就是耶稣是从死里复活的主基督。对耶稣的复活,有以下的许多见证。
 
徒 13:31那从加利利同他上耶路撒冷的人多日看见他,这些人如今在民间是他的见证。
那些“从加利利”一路随同耶稣,直到“同他上耶路撒冷”,有份于十字架“的人”,就能“多日看见他”,“这些人”成为“他的见证”。这是使徒们的见证。
 
徒 13:32我们也报好信息给你们,就是那应许祖宗的话。
(原文直译)“我们也将那给祖宗的应许传给你们。”
“我们”就是保罗和巴拿巴见证。“报好信息”(原文字义)传福音(原文只有一个字)。“应许祖宗的话”,就是弥赛亚赐给以色列的应许。
 
徒 13:33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诗 2:7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我今日生你”在这里指神使基督从死里复活了。
   
徒 13:34论到神叫他从死里复活,不再归于朽坏,就这样说:‘我必将所应许大卫那圣洁、可靠的恩典赐给你们。’
保罗引用《以赛亚书》来说明基督必要从死里复活。
赛 55:3你们当就近我来,侧耳而听,就必得活。我必与你们立永约,就是应许大卫那可靠的恩典。
 
徒 13:35又有一篇上说:‘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徒 13:36大卫在世的时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归到他祖宗那里,已见朽坏;
徒 13:37惟独神所复活的,他并未见朽坏。
“又有一篇上说”指《诗篇》的另外一篇上的话。
诗 16:10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是神,“圣者”是神的儿子耶稣。保罗说,这话并不是大卫指着自己说的,乃是指着弥赛亚说的,因为大卫的尸骨在坟墓中“已见朽坏”(36b)。
“他并未见朽坏”,三天后,耶稣肉身也没见朽坏就复活了(参2:31的注释)。
 
3)劝勉听众接受神所赐的救恩38-41
 
A.惟信靠基督才得蒙赦罪并称义38-39
 
徒 13:38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
徒 13:39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
“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原文无‘道’字;‘罪’字原文是复数词,故指罪行。“赦罪”在圣经里面至少有四种意思:a.不被定罪(约3:18);b.不再纪念其罪恶(耶31:34;来8:12);c.洗净罪(来1:3;启1:5原文),即不再有罪的痕迹;d.除掉罪(来9:26;约1:29),使罪远离。
 “由这人”(through this man)表示经过复活的耶稣,才能罪得赦免的意思。这“由”表示“经过”证明耶稣是神所立的中保。”“传”即宣告。“赦罪”是经过耶稣宣告出来的。
“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靠”(原文字义)在…里面(本节的两个‘靠’在原文均同一字)。人靠摩西的律法是无法称义。
申 27:26“‘不坚守遵行这律法言语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加 3:10-11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
罗 3:20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信靠这人”,称义是藉着信(by faith only)才能得到的恩典。“就都得称义了”,“都”字表示救恩的普遍性。
林后 5:21神使那无罪的(“无罪”原文作“不知罪”),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罗 4:25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
  
B.警戒听众避免因不信而灭亡40-41
 
徒 13:40所以,你们务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
徒 13:41主说:‘你们这轻慢的人要观看,要惊奇,要灭亡,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务要小心”,原文表示警告。保罗相信先知们所说的咒诅会临到那些不信耶稣之人的身上。
“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先知书”原文是复数;可表示整本旧约圣经。“所说的”即指下一节(13:41)的话,是引用《哈巴谷书》上的话。
哈 1:5耶和华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以前那些“轻慢的人”(以色列人)不听先知的警告,所以他们被迦勒底人败亡了。照样,在场的罪人若轻慢使徒所传的耶稣,会遭遇更可怕的审判。
来 2:3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保罗的讲道是根据圣经和历史来证明耶稣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弥赛亚,耶稣是受死埋葬又复活的基督。如此只有他能赦罪,人们必须信靠他而得称义。并且警戒听众不信耶稣的后果很严重。
 
4.保罗讲道所引起的反应13:42-50
 
1约定下安息日再讲,当场有多人跟从42-43

徒 13:42他们出会堂的时候,众人请他们到下安息日再讲这话给他们听。
这句话证明保罗在彼西底安提阿的传道有成果。“他们”(可能是两位使徒)出会堂的时候,听众对两位使徒说,在下安息日再讲这话(these wotds),即是神的道。“众人”应指听众当中对保罗的话深感兴趣的人(其中有犹太人和进犹太教的外邦人)。
 
徒 13:43散会以后,犹太人和敬虔进犹太教的人,多有跟从保罗、巴拿巴的。二人对他们讲道,劝他们务要恒久在神的恩中。
“敬虔”的意思是作礼拜的(worshiping)。“进犹太教的人”是正式受割礼进入犹太教的外邦人。“多有跟从保罗、巴拿巴的”,此节表示许多人愿意信耶稣。
“二人对他们讲道,劝他们务要恒久在神的恩中”。“讲道”不是正式的讲道(preaching),乃是分享的说(speaking)。对初信者劝勉,坚固他们的信心,务要恒久在神的恩中。
 
2因合城的人都来听道,引起犹太人嫉妒44-45

徒 13:44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几乎都来聚集,要听神的道。
按照约定,“到下安息日”,保罗再次讲道(13:45)。“合城的人”,指许多当地的居民;这表示保罗在上个安息日的讲道,确已相传而轰动全城。“要听神的道”。而不是要看神迹奇事,或要医病等。初信者羡慕神的道。
 
徒 13:45但犹太人看见人这样多,就满心嫉妒,硬驳保罗所说的话,并且毁谤。
“就满心嫉妒”,这是因为这些聚集的人群,不是要来听犹太教的道理,而是要听有关耶稣基督的新道理,所以犹太人的领袖相当不高兴。
“硬驳”,失去理智,不按正意解释神的话。“毁谤”,说对方是异端分子。犹太人就起来拦阻保罗的传道。
 
3保罗宣告转向外邦人传道46-47

徒 13:46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
“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先”字指出按照神计划,本应优先向犹太人传扬福音(罗1:16,3:1-2,9:4-5;可 7:24-28)。人若一再地“弃绝这道”,就证明他“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
“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因为犹太人又弃绝这道,所以保罗和巴拿巴决定去外邦人那里,也是主曾经指示保罗的事。
 
徒 13:47因为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
赛 49:6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以赛亚这话,原是预言主耶稣是神所立的仆人,不但要复兴以色列,还要作外邦人的光,拯救全部的选民。
“因为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主耶稣复活升天后,将这任务给了保罗等人。设立保罗代表基督“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指保罗作外邦使徒(加2:8-9)。主耶稣藉着使徒将他已经完成的救恩施行出来。“直到地极”,按照基督的旨意,保罗要到外邦人去传道。
 
4神的道被外邦人所接受48-49

徒 13:48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赞美神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徒 13:49于是主的道传遍了那一带地方。
“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作者路加在此把外邦人对福音信息的反应,与犹太人作了一个尖锐的对照(参45节)。
“赞美神的道”,因为神的道是救世的道(26);是真道(8),又是正道(10);也是赦罪的道(38)。
“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预定”一词原为军队的专用语,意即“依照次序编排”,为要预备前进。有解经家对此句予如下的评论:“这并不是说所有神在那里所拣选的人都在这时候相信;乃是其中有些人就被吸引入伍(军用术语),准备在福音的呼召下,向救赎的领域前进。”
“主的道”(49a)是主词,“传遍”(49b)是被动词。加尔文用“面酵的比喻”(路13:21)来说明此节。保罗讲道的结果,圣灵和主的道完成了神的旨意。
“传遍了那一带地方”,指加拉太省彼西底地区,以及邻近的亚细亚东部(弗吕家地区,参2:10的讲解)。
 
5)使徒们被逐往以哥念去50-51)    
 
徒 13:50但犹太人挑唆虔敬、尊贵的妇女和城内有名望的人,逼迫保罗、巴拿巴,将他们赶出境外。
徒 13:51二人对着众人跺下脚上的尘土,就往以哥念去了。
“但犹太人挑唆虔敬、尊贵的妇女”,当时罗马帝国的社会男权至上,一般妇女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以致有权有势的男人,可以到处沾花惹草,也不会引起舆论的讨伐。惟犹太教秉持旧约圣经的教训,强调一夫一妻制度,禁戒婚姻外的淫乱行为,其高尚的道德标准大受罗马上流社会妇女的欢迎,有不少虔敬尊贵的妇女皈信犹太教。
“城内有名望的人”,可能大多是“尊贵妇女”的丈夫。
“挑唆”意为煽动。犹太人利用一些尊贵的妇女和城内执政者来逼迫使徒,敌对神的福音。“赶出境外”,把两位使徒赶出彼西底地区(特别是赶出彼西底的安提阿城)。
“二人对着众人跺下脚上的尘土”,当犹太人离开一个外邦地区时,通常作此象征性的动作,表示与外邦人的“不洁”无分无关。两位使徒的作法也是按照耶稣的教导而行的(太10:14),两位使徒已经尽了他们的责任,所以与他们的灭亡无关之意思(可6:11,路9:5)。犹太人要对自己的灭亡负责。
“以哥念”属于加拉太省吕高尼行政区的首府(参14:1的讲解)。
 
6)门徒被喜乐和圣灵充满52
 
徒 13:52门徒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
(原文直译)“门徒就被喜乐和圣灵充满。”
这“门徒”是藉着保罗的讲道而信耶稣的彼西底安提阿的信徒。他们被称为门徒,说明他们已经受洗加入教会。那么“彼西底的安提阿”教会已经建立,由使徒直接管理。
“门徒满心喜乐”,他们在犹太教就是盼望弥赛亚,当明白了耶稣就是弥赛亚,他们是何等的喜乐。就是在逼迫中也大大喜乐。
腓 4:4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又被圣灵充满”,他们就有能力见证基督。
结论:
感谢神的恩典,神国在外邦扩张,旗开得胜。虽然有假先知的搅扰;同工的离开,犹太人的驱逐。但是神国以大能的方式征服人们,方伯也信了,许多犹太人和进犹太教的外邦人也信了。仇敌的逼迫,无法阻挡神国的事工。
愿神的国现今也大大彰显,以福音的大能征服仇敌,使人信服归主。
愿神的名得荣耀。
阿门!

 

2024.511重新修订 二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