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宣教旅程分队出发】 (15:36-16:10)

2024-05-21 10:39:42 温州陈达长老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分队出发


【第二次宣教旅程分队出发】
(15:36-16:10)
 
 

读经:
徒 15:36-16:10
 
引言:
神差遣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前,在耶路撒冷召开总会,外邦信徒要不要割礼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本章的后面记载,保罗开始第二次的宣教旅程。谁知因要不要带上马可,保罗和巴拿巴二人起了争论。
保罗不赞成带上马可,因为马可上次半途而废,他觉得他会重蹈覆辙。巴拿巴却愿意再次带上马可。这件事以至两位同工决意分手,把先前去过的地方平分,巴拿巴带上马可海路去塞浦路斯岛。保罗就与西拉陆路出发,先期在亚洲,后期将去欧洲。
 
一、保罗和巴拿巴分开(15:36-41)
 
1.因马可分开(15:36-39a)
 
徒 15:36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
“过了些日子”,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逗留的日子,可能是冬天;到了春天,海陆旅途都再度开放。保罗提议回去探望先前传道的地方。
“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指第一次宣教旅程旅程所经过的城市。“看望”(原文字义)眷顾,临到,探访。这次出发的主要目的是要看望各城弟兄们。
 
徒 15:37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巴拿巴有宽容的性格(9:27,11:25) ,他是个伯乐善于发现人才。从前巴拿巴将保罗介绍使徒们认识。后去大数找到保罗一起同工。
现在,巴拿巴要带上马可不是因为他跟马可是表兄弟的关系(西4:10)。而是巴拿巴知道马可是真心爱主的。虽然马可像彼得那样,在环境中有跌倒,但是马可和彼得对主的爱都是真实的。
 
徒 15:38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
保罗不愿意带马可的原因是,“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13:13)。保罗已经看过了马可对宣教的使命感不足。“就以为不可带他去”,这是保罗的以为,不是神的以为。
 
徒 15:39a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就是为了要不要带着马可一起去宣教。两位意见不和乃是为宣教的缘故,而不是个人感情问题。当时保罗和巴拿巴之间却掀起一场尖锐的争执;路加没有尝试遮掩它,但也没有把全部理由告诉读者。
可能和两位性格也有关,巴拿巴有柔和、宽容的性格,保罗则有严格的性格。他虽然有爱心,但是该处罚的,他就不客气。因此,他对马可,就有教训的作法,因为他在传道的工作上,没有尽他的责任而中途走了。可是巴拿巴的意见与保罗相反,所以二人就争论了。
巴拿巴想带马可回去,显然是想再给这青年人一次机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巴拿巴富同情心的个性(9:27)。保罗则一心以使命为重,不愿再带一个不可靠的同工。
到底应先考虑个人的好处,还是整体的事工,这个自古以来的难题,此处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并没有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
关于他们二人之间的争论,因为双方都有理,所以才会争论。解经家见仁见智,看法也不同。
认为保罗较有理的看法:(1)同工出外传道,必须有受苦的心志;(2)任何人作错事,必须给予管教;(3)本卷此后不再提到巴拿巴;(4)后来马可再度回到保罗的同工团中(门24),但巴拿巴却没有;(5)保罗和他的同工得到教会的印证(参40节);(6)保罗的事工蒙主祝福,成为建造外邦人教会的最大功劳者。
认为巴拿巴较有理的看法:(1)我们应当尽力挽回失败跌倒的人,不能因对方一次的软弱失败,就不给他改正的机会;(2)若非巴拿巴的爱心提携,就没有日后被主大用的马可(提后4:11);(3)马可虽被保罗暂时弃绝,却被彼得收留(彼前5:13);(4)本卷的作者路加是在第十六章中途才加进保罗的传道行列(徒16:10开始,语气突然从“他们”改为“我们”),虽然此后只记载保罗的事工,这并不表示巴拿巴从此被主弃置不用,有人认为《希伯来书》很可能是巴拿巴所写的。
我个人认为,就单单带不带上马可这件事上,巴拿巴是对的,巴拿巴带出了马可,后来成为神重用的仆人。保罗自己后来也称赞马可(提后4:11)。因此就单单这件事,巴拿巴比保罗有更能发现人才。
关于此后本卷没有记载巴拿巴的事情,是因为本卷是记录神国扩张史,就只是重点记载了彼得三次开门和保罗四次宣教旅程。再说其他的使徒,圣经也没有记载。这并不表示其他使徒工作不重要。
“甚至彼此分开”。在当时的情况下,结局算是圆满,保罗亲自挑选同工,而巴拿巴则带了马可。分开路线进行神国的事工。
他们的分道扬镳,主要是由于性格和处事方法的不同,与他们对真理的看法和教导无关。两位的意见各有自己的理由,所以不得不要分手了。保罗虽不同意巴拿巴带上马可的意见,但没有成为敌人,从此就老死不相往来、不相闻问的。巴拿巴和保罗分手后,他们在外邦宣教上又再度碰头,一同合作(参林前9:6)。
所以,同工在一起服事主,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是“同工”不可变成“同攻”,彼此攻击,把讲台变成炮台。
在信仰上,若意见不合而不能合作,以善良的方法来分开他们,使他们彼此理解,又彼此相爱。这比彼此分争好多些。同工若是真的无法在一起服事主,“彼此分开”可能是一项不是办法的办法。彼此分开可能是预防主教会的分裂。
 
2.分开的路线(15:39b-41)
 
1)巴拿巴的路线(39b)
 
徒 15:39b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
巴拿巴带着马可经过海路,到巴拿巴的故乡塞浦路斯去(4:36),必定是拜访了塞浦路斯岛东边的“撒拉米”(13:5),走遍全岛到西边的“帕弗”(13:6)。
今天的塞浦路斯,还保留成为基督教的国家,这不能不归功于巴拿巴。
 
2)保罗的路线(40-41)
 
徒 15:40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
“保罗拣选了西拉”,一般解经家均认为此“西拉”,就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之一西拉(参22节),他是罗马公民(16:21);同时,西拉也与耶路撒冷教会有关连,这两个身份对他宣教士的新角色都大有用场。现在西拉成为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的同工。
“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弟兄们”指安提阿教会的圣徒们;教会祷告仰望神,将保罗和西拉交托在神大能的手中。
应当与上次的情景一样,教会的众长老按手,然后这两人蒙弟兄们差派,带着教会的认同与祝福出发。
 
徒 15:41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
巴拿巴用海路;保罗则用陆路。保罗带了西拉,他所行的路线是“叙利亚与基利家”。安提阿在叙利亚省的西北角,整个叙利亚省在安提阿的南方,基利家省在安提阿的西北方,是保罗故乡的所在地。“他就走遍”叙利亚和基利家两个省分。那么,保罗可能从安提阿先向南走遍叙利亚,再从叙利亚南边转向北边到基利家省,基利家省的大数必定是保罗必经之路。这乃是保罗第二次出外传道开头的旅程。
 
 
(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图)
 
“坚固众教会”,表示看望以前已经建立的教会,是以牧会为主的宣教旅程。保罗经过这两个地方有另外的目的,就是可以把耶路撒冷总会的信传达给他们(参15:23)
 
二、在加拉太省的特庇和路司得等城坚固众教会(16:1-5)
 
1.保罗拣选提摩太作同工(1-3)
 
徒 16:1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
特庇、路司得这两个城市原来都是属于加拉太省“吕高尼地区(参14:6的讲解)。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保罗第一次的宣教旅程乃是先到路司得,后才转往特庇(徒14:6、20);这次的行程刚好相反。“路司得”是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中最受苦的地方,他差点被石头打死(14:19)。然而,这地方却给保罗预备一个最优秀的青年。
“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 提摩太被称为“门徒”,当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时,很可能提摩太受洗归主作门徒(徒14:6-7;林前4:15-17)。保罗第一次在路司得传福音大约十几年之后,保罗仍称提摩太为年轻人(提前4:12),故此时他的年纪不大,可能只有十几岁。保罗称他为儿子(提前1:2,提后1:2),因为他是保罗最忠心的同工。
“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路加特别提到提摩太的背景,因为他是保罗所爱的门徒。他的母亲各叫“友尼基”,他的外祖母为“罗以”(提后1:5)。
他的母亲对犹太教好像不热心(没有给提摩太受割礼),但是对圣经很热心(提后3:14-15),提摩太之所以在主里有杰出的表现(参2节),必定是因受他敬虔爱主的母亲的调教(提后1:5)。
儿女是主所托付给我们的一份真实产业。我们要把儿女们都带到主里面,鼓励他们过敬虔的生活。
“他父亲却是希腊人”,可能就是路司得当地人。保罗在他的书信里从未提到提摩太父亲的信仰,或许他是个既未皈依犹太教,也不信奉基督的外邦人;也有可能当时他已经去世。
犹太人与异族通婚所生的儿子,究竟算不算是犹太人,圣经学者尚无定论。有的说,严谨的犹太人不会承认异族通婚,也不接纳这类的婚生子(尼10:30;13:23-25)。但也有的说,按犹太人拉比所定的规条,若母亲是犹太人,孩子就算是犹太人。
然而,在新约教会中父母有一方是信主的,孩子们也被认为是主内的,可以给予婴孩洗礼。
林前 7:14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原文作“弟兄”)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现在三位(提摩太和他的母亲并外祖母)对圣经很热心(提后3:14-15),而且三位都是路司得教会的基督徒。
 
徒 16:2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
“路司得和以哥念”是两个城市、两个教会,但弟兄们都称赞同一个人;这表示当初的教会之间必有很密切的交通来往。各地教会(堂会)虽然在行政上独立,但在属灵交通上不可孤立。
“称赞他”原文是“为他作见证”。两个城市的弟兄们都称赞提摩太证明他的信仰和行为都很优秀。年轻的提摩太被人称赞,结果被保罗拣选,而成为他属灵的儿子(林前4:17)。
这提摩太不但受弟兄们的称赞,也深受保罗赏识,日后且成了保罗最亲密的同工(徒17:14,18:5,19:22,20:4;罗16:21;林前4:17;林后1:19;帖前3:2、6以及提摩太前后书)。
 
徒 16:3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保罗要带他同去”,目的是要训练他,栽培他。保罗平生最成功的事之一,就是发现并培植提摩太,造就成为他的接棒人。
“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提摩太的信仰人格,人人都称赞,不过他还没有受割礼,因为他的父亲是外邦人。而且周围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家庭的背景。这样的提摩太,若对犹太人要传道,就会惹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就给他行了割礼”,所以保罗叫他受割礼,是为了神国福音更好的传讲,不是为了得救。这也是保罗为什么坚决反对“给外邦人行割礼”(徒15:1-2),此刻却给提摩太行割礼,为着方便带他在犹太人中间出入传福音。凡是对真理无害、而对主工有益的事(如保罗为提摩太行割礼),不妨善加运用。
 
2.经过各城坚固众教会(4-5)
 
徒 16:4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
“他们经过各城”,“他们”指保罗、西拉(15:40)和提摩太(3)。“各城”指前面已经经过的吕高尼地区的“特庇”和“路司得”(1),以及吕高尼地区的“以哥念”,彼西底地区的“安提阿”(13-14章)。不知道有没有路过旁非利亚省的“别加”。在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回程中,保罗在那里讲过道(14:24-25),不知有没有人信主,前文没有交代。
“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条规”的原文意为教义(dogma,参15:22)。保罗实在看重耶路撒冷总会所决定的教义。本节否定了一些解经家的推论,认为保罗并不赞同耶路撒冷教会信函中的四项禁戒(徒15:29)。保罗不但赞同,而且将这些“条规”交给众教会。吩咐他们遵守。如此犹太人基督徒和外邦人基督徒才能合而为一。
 
徒 16:5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保罗将耶路撒冷总会的信传给各地教会,结果不但有助于犹太人和外邦人信徒之间相处融洽,并且有助于得着更多的犹太人加入教会。人数也天天加增了。
 
三、马其顿的呼声(16:6-10)
 
1.圣灵禁止在亚西亚和庇推尼(亚洲)讲道(6-8)
 
徒 16:6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亚西亚”乃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在加拉太省的西面,包括每西亚,吕底亚,弗吕家(一部分)等地区,境内著名的城市有以弗所、歌罗西;后来使徒约翰在《启示录》里曾奉主命写信给七个教会,也都在亚西亚境内(启1:4、11)。保罗能够完成伟大的宣教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圣灵与他同行。
圣灵“为何”禁止呢?应当不是“那些地方”不需要福音,也非不要“用保罗”在那里传福音,因为后来保罗至少曾亲自到过以弗所,在那里传讲了两年以上(徒19:1、10)。比较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说圣灵不要保罗在“这个时候”、在“这些地方”讲道。因为此时此刻圣灵另有安排。是因为圣灵随自己的意旨行事,是与神国的宣教策略有关。
圣灵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在当时实在令人难于理解。但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根据教会的历史而明白圣灵的美意:(1)圣灵有意尽早把传福音的根据地从亚洲转移到欧洲;(2)这是因为亚洲的政治和宗教环境即将变迁,犹太人将会被分散到世界各地,回教将会兴起,基督教将会在亚洲没落;(3)欧洲将会有一段时期独霸世界,殖民到各大洲,且欧洲人的性格比亚洲人更适宜承担传福音的大任。
“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弗吕家”(另译“弗里吉亚”)的地名原意是“晒焦之地”或“不毛之地”。弗吕家原是一个较大的地区,后被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亚西亚省,一部分属加拉太省(参上面地图)。“加拉太”是一个很大的省分,通常分成南加拉太和北加拉太;现今土耳其的首都安哥拉就在北加拉太(参14:1的讲解)。
“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可能是一个复合专用词,那么就可译作:“他们就经过加拉太省弗吕家地区”。意指加拉太省内的弗吕家部分。境内著名的城市有彼西底的“安提阿”和“以哥念”;后来还有老底嘉、希拉波立、歌罗西等教会。

徒 16:7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每西亚”是亚西亚省的一个地区,位于亚西亚省的西北部。“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庇推尼”是罗马帝国的直辖省分,位于亚西亚省的东北面,加拉太省的西北面(参上面地图)。
“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耶稣的灵”即指圣灵(参6节);圣经里面用下列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圣灵:(1)神的灵(创1:2);(2)耶和华的灵(士3:10);(3)圣神的灵(但4:6);(4)父的灵(太10:20);(5)主的灵(路4:18);(6)耶稣的灵(徒16:7);(7)基督的灵(罗8:9);(8)他儿子的灵(加4:6);(9)神荣耀的灵(彼前4:14);(10)神的七灵(启4:5)。
圣灵禁止在亚西亚省的传道,又禁止在庇推尼省的传道,只是因为欧洲马其顿的人急需要保罗过去传道。
 
徒 16:8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他们是由东边路司得、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一路过来,如今既不可在西边亚西亚讲道(参6节),又不可往东北边庇推尼(参7节),故只有向西直行越过亚西亚省每西亚地区,到每西亚最西边特罗亚港口城市。“特罗亚”全名为亚历山大特罗亚(A1exandrian Troas),是于主前320年许,藉着“独眼,安提柯一世”(Antigonus 382-301B.C.)所建立的。乃是接连亚洲亚西亚和欧洲马其顿、亚该亚的重要海港,可说是望向欧洲的门槛。保罗后来在此传福音,建立特罗亚教会(徒20:6-12;林后2:12),在保罗殉道之前也路经此地(提后4:13)。
现在保罗等人下到特罗亚城看神的带领。
 
2.马其顿的异象(9-10)
 
徒 16:9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异象”是指肉眼可以看见的景象(哥尼流所见,徒 10:3),或指魂游象外时心眼所看见的景象(彼得所见,参10:10-17节)。这异象乃是神指引人的方法之一。
“有一个马其顿人”,“马其顿”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亚该亚省的北面(今希腊的南部)。有人推测本书的作者路加就是这个马其顿人,因为路加是在特罗亚,从这时候开始加入保罗的传道行列(参10节“我们”的讲解)。
 
 
(罗马时期的马其顿及亚该亚)
 
“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这是圣经中著名的“马其顿的呼声”。从地域环境看,特罗亚是属亚洲,马其顿则属欧洲,因此到马其顿传福音,乃是跨越洲际的新里程,使神国向着“地极”(徒1:8)推进。
圣灵不许保罗等人在亚西亚省讲道(参6节),也不许去庇推尼省。原意神要他们转到欧洲。但是他们一时不能明白神的旨意,所以仍在弗吕家、加拉太、每西亚等地(今属土耳其西部)打转,所以神以“异象”来给他们清楚的带领。但是异象并不是神平常带领人的方法,而是圣经还没有启示完毕前的一种“非常”的手段。
今天虽然没有那种“异象”,但到处都有“马其顿的呼声”,看见那么多没有信耶稣的人,就是“马其顿的呼声”。盼望我们去传福音给他们。
 
徒 16:10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想要”(原文字义)寻求,推想。“我们随即想要”表示保罗见了异象,大家还有商量。
“以为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以为”(原文字义)议定,断定。这表示保罗看见了异象之后,并不是立刻就轻率地确定神的心意,而是小心翼翼地加以慎重的酌量,然后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本节之前,一直都用复数第三人称“他们”来称呼保罗和他的同工(参4,6-8节);但从本节起,突然改用复数第一人称“我们”(参12-13,15-17节)。解经家据此推测,本书的作者路加乃是在特罗亚加入保罗的传道行列,故此后对保罗传道行程的记载也分外详尽、生动。
“我们”是对研究本卷,很重要的一句话。所谓本卷的“我们部分”是从本节开始,共有四处。1从特罗亚到腓立比的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16:10-17)。2从腓立比到米利都的第三次宣教旅程(20:5-16)。3从米利都到耶路撒冷的第三次宣教旅程(21:1-18)。4从该撒利亚到罗马的最后宣教旅程(27:1-28:16)。
 
结论:
亲爱的弟兄姊妹,人总是会出错,然而掌管万事万物的神总是不会出错。虽然保罗和巴拿巴因马可而争论分开了。神反而将宣教队伍分成两队,巴拿巴海路出发,保罗陆路出发。神借着他们的手,坚固神自己的教会。
在宣教旅程中,神将提摩太河路加两位神国大将赐给保罗,他们的同工队伍壮大了,可以分工作神国的事。
在神国的扩张上,神有自己的计划。神国的发展,是照着神的计划进行,在本段圣经,我们明显看到神的计划,他要将神国快快的扩张到欧洲去,所以拦住了保罗在亚洲讲道,将马其顿的异象显于他。意思要他们前往欧洲传神国福音。
愿神坚固我们的教会。愿神按照自己的心意带领我们。愿神的名得荣耀。
阿门!

 
2024.5.22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