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罗亚和米利都的事工】 (20:7-38)

2024-07-28 04:41:07 温州陈达长老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对以弗所长老们的临别赠言

【在特罗亚和米利都的事工】
(20:7-38)
 
读经:
徒 20:7-38
 
引言:
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回程从欧洲希腊经马其顿回到亚洲的亚细亚特罗亚,保罗特别在特罗亚过个主日。在离别的讲道中,少年人犹推古坠楼而死,然而犹推古却从死里复活,给特罗亚教会带来安慰不小。
保罗等人坐船一路来到“米利都”,保罗约以弗所长老们到“米利都”见面,语重心长的劝诫他们,在神国要忠心,效法保罗的榜样去服事神。
 
、特罗亚教会的犹推古坠楼死而复活20:7-12
 
1.主日在特罗亚聚会擘饼又讲论到半夜7

徒 20:7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
“七日的第一日”,就是现在的主日(启1:10)。这是神命定新约教会公共敬拜神的日子,也是神分别为圣的日子。守主日为圣日的传统是从使徒时代开始所传下来的,因此现代教会不可忽略守主日的信仰生活。守主日又是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识别记号。
“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我们”包括了本书的作者路加和那先前来特罗亚的七位同工等人(参20:4-6)。“擘饼”指的是纪念主之死的圣餐,又称“主的筵席”或“主的晚餐”(林前10:16-17、21,11:20、23-26),有圣餐的聚会为正式敬拜聚会。
教会初期,主日擘饼聚会的时间,很可能在傍晚之后进行。
“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按照罗马人一天的时间算法,是从午夜到午夜(犹太人则是从日落到日落),故“次日”就是指礼拜一。他们是在主日的傍晚聚会擘饼,然后听保罗讲论,直到礼拜一的天亮时刻(参11节)。
本节表明当初教会在主日有两件事:(1)“圣餐”纪念主;(2)听神的仆人讲道。
 
2.少年人犹推古坠楼死而复活8-12
 
徒 20:8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有好些灯烛(8)。
徒 20:9有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罗讲了多时,少年人睡熟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
“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是在三层楼聚会。 
“有一个少年人”,又称为“童子”(12),他的年龄可能十多岁。“犹推古”(原文字义)侥幸的,碰运气,有“幸亏”的意思。他的复生的故事,表示他名字的意思。“好此灯烛”,“坐在窗台上”等,证明那天晚上来参加聚会的人数很多。
“困倦沉睡…睡熟了”,“困倦”和“熟”原文同字,指被睡意征服、胜过、压下,以致沉沉睡着。因为保罗的讲道时间到半夜,所以犹推古睡熟了。
“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睡熟了的犹推古从三楼掉下来而死了。“已经死了”,这是医生路加的描述,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他确实已经死了,而不是昏迷不醒而已。
 
徒 20:10保罗下去,伏在他身上,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
“保罗下去”,保罗停止了讲道,关心孩子,下楼查看情况。
“伏在他身上,抱着他”,旧约的先知以利沙也曾藉伏在死者身上使之复活(王下4:33-35)。保罗把死人抱着祷告表示他恳切的祷告和爱心(参王上17:21,王下4:34)。
“你们不要发慌”,信徒遇见事情,自然会发慌,但在主里有平安。
“他的灵魂还在身上”,不表示他还没有死的意思,乃表示他的复生。主耶稣藉他的仆人行这神迹,都是为坚固在特罗亚的基督徒,因为从此以后他们不能与保罗再见面了。
 
徒 20:11保罗又上去,擘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
“保罗又上去”,继续聚会。“擘饼,吃了”,“擘饼”原文附有冠词,直译是“擘这饼”,表示圣餐。“吃了”是指擘饼以外的进食,亦即爱筵聚餐。教会初期,擘饼记念主与爱筵聚餐往往一起进行,但后来因为有不正常的情况发生(参林前11:21-22、33-34),以致逐渐放弃这种习惯。
“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是因为保罗在次日就要起行(参7节),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向他们说话了(参25,38节)。“直讲到半夜”,“谈论许久,直到天亮”,是在圣经里面也罕见的事。
保罗的行程确实是过劳的情形。“因为要次日起行”。他还讲道一直到天亮。他这样劳苦讲道的动机,完全是为爱主的羊群而作的。
保罗为主的道迫切(徒18:5)。要把主全部的道(徒20:27)传给信徒,使他们靠着神的道而得胜,荣耀神(徒14:22)。
 
徒 20:12有人把那童子活活的领来,得的安慰不小。
“有人把那童子活活的领来”,“活活的”表明他的身体情况完好如初,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刚刚跌死的样子。
“得的安慰”表示藉着他的复生,叫人受感动之意。虽然保罗走了,但主藉着他仆人的工作继续感动或安慰当地的基督徒,就是主耶稣借他的仆人行神迹的目的。
保罗与特罗亚的信徒通宵聚会。众人不能忘怀这个晚上,聚会后他便向各人道别了。
 
四、米利都劝勉以弗所的长老们(20:13-38)
 
1.从特罗亚分开亚朔,会合后坐船到米利都20:13-16

徒 20:13我们先上船开往亚朔去,意思要在那里接保罗;因为他是这样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
徒 20:14他既在亚朔与我们相会,我们就接他上船,来到米推利尼。
“我们先上船开往亚朔去,意思要在那里接保罗”,“我们”是不包括保罗,只是路加和同工们。“亚朔”在特罗亚地岬的南面,从特罗亚坐船需绕过地岬才能到达亚朔。
“亚朔”(Assos)是亚细亚每西亚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该城高踞于圆锥形巨石之上,地势险峻,为战略要地之一。就是位于现代土耳其阿索斯(Behram)附近的废墟,不过古代的港口(Assos)仍在使用(参下面地图);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这里活动。
“因为他是这样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从特罗亚到亚朔约有34公里的路程。这时是周一,路加的一行要坐船,但保罗(讲道到天亮)为何要步行,其理由不明。保罗作此安排,也许是想要有一段时间单独与神交通。
“他既在亚朔与我们相会,我们就接他上船”,大家特罗亚坐船到亚朔,保罗步行到亚朔,再次会合。所有人都坐船了。
“来到米推利尼”,现称为“米蒂利尼”是莱斯沃斯(lesbos)岛的首城(在岛的东部),现在属于希腊。位在亚朔南方50公里的地方。保罗他们或许在岛上过夜(参下一节)。
 
 
(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的返程)
 
徒 20:15从那里开船,次日到了基阿的对面;又次日,在撒摩靠岸;又次日,来到米利都。
“从那里开船”指从米推利尼开船。“次日…又次日…又次日”,即指周二、周三和周四。
“次日到了基阿的对面”,“基阿”现称为“希俄斯岛(Chios)”;是希腊第5大岛屿;距土耳其西岸仅8公里。在米推利尼南方约85公里,岛上的土质贫瘠多石,盛产白石及陶土,民以渔农为生,生产的酒甚为出名。是希腊最着名的歷史诗人“荷马”的故乡。次日(周二)晚上保罗他们显然是停泊在基阿岛离岸的海上过夜。
“撒摩”(Samos)现称为萨摩斯岛。属于希腊第8大岛屿。是爱琴海中距土耳其大陆最近的希腊岛屿。只隔很狭窄的海峡。该岛大部分覆盖着葡萄园,盛产葡萄酒。是哲学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82-497 B.C.)和寓言作家伊索(Aesop,620-560 B.C.)的出生地。位撒摩岛在基阿岛南方80公里地方,又次日(周三)保罗他们的船“在撒摩靠岸”,应当在此过夜。
“又次日,来到米利都”。周四到达米利都。“米利都”(Miletus,Milet米尔勒特)是亚西亚省西南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和商业城市。是哲学者台利斯(Tha1es,640?-546 B.C.)的故乡。
这样他们的船都沿着陆地岸边航行,大概是很顺风的样子,从特罗亚到米利都共花了4天。沿途这些站都不是重要的地方,也没有特别事情发生。但显得“我们”的作者路加对航行相当有见识,他能够以航海人的手笔,以日记的方法简明地记下这段行程。
 
徒 20:16乃因保罗早已定意越过以弗所,免得在亚西亚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赶五旬节能到耶路撒冷。
“保罗早已定意越过以弗所,免得在亚西亚耽延”,保罗在以弗所服事约三年之久,若保罗访问那里,停留几天是难免的,这样会赶不上他在耶路撒冷过五旬节了。从逾越节到五旬节,共有七个礼拜,此时已经过了两个礼拜(参20:6、15)。所以 “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赶五旬节能到耶路撒冷”。在五旬节期间,会有许多人从各国到耶路撒冷来过节(徒2:1、5);保罗或许打算趁此机会与更多的人会面分享。
 
2.在米利都对以弗所众长老的告别劝勉(17-38)
 
1)保罗的为人(17-27)
 
徒 20:17保罗从米利都打发人往以弗所去,请教会的长老来。
“米利都”拥有四个海港,是一个希腊文化大占优势的城市;以弗所就在米利都北面约45公里处(参上面地图)。
“请教会的长老来”,“长老”(presbuteros,presbut,elder)是复数,指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当时长老、监督(20:28)、牧师(弗4:11)是同义语(参11:30)。保罗因赶时间,只能请以弗所长老们来米利都。
 
徒 20:18他们来了,保罗就说:“你们知道,自从我到亚西亚的日子以来,在你们中间始终为人如何。
徒 20:19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
“他们来了”,按当时的速率推算,以弗所长老到达的时间大概是保罗停留在米利都的第三天。
“保罗就说”,以下是本卷中唯一记载专向教会领袖传讲的信息。
“你们知道,自从我到亚西亚的日子以来,在你们中间始终为人如何”,保罗对从以弗所的长老们说这句话,表示他三年来的对以弗所牧会何等专心,何等爱顾。
“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服事”为现在分词(dou1euwn,serving),表示不断的服事主。 事奉主要存着谦卑的态度;不是操权管束主的群羊,乃是作众人的仆人;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5-28)。
“凡事”指一切的事,包括大事或小事、公开或私下,都存着谦卑的心态。“眼中流泪”,应是因着教会和信徒的属灵情况而心里难过痛苦(参31节;林后2:4;腓3:18)。属灵人绝不是冷血动物;越是属灵,就越显得感情丰富,但这不是常人之情,乃是像主那样的心情(参来四15;五7)。
此节所说的“犹太人的谋害”,参考13:45,14:2、19,17:5,13,18:6等。
 
徒 20:20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
“凡与你们有益的”,保罗活出爱的真谛: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圣徒的益处。
“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保罗虽然凡事谦卑(19节),但并不是畏缩的,对所该传讲的道,毫无顾虑与隐瞒保留,勇敢率直地公然讲述。表示他尽了他职事的责任。
“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前者指在公共场合,例如在会堂和推喇努学房(徒19:8-9);后者的接触对象多半是各人的家人(徒16:32)和亲属密友(徒10:24)。这也是牧会者两方面的工作。前者为主日正式讲道,后者为私下的分享。
 
徒 20:21又对犹太人和希腊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
“对犹太人和希腊人”,主的工人应当没有种族或宗教背景的歧视。
“证明”(原文字义)热心作见证,郑重嘱咐。“向”(原文字义)归向,归入。“当向神悔改”这话说出:叫人接受救恩的悔改,不是向“别的”悔改,乃是向“神”悔改;乃是以神自己作目标。
“信靠”(原文字义)信入。“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就是接受他作救主,进到他里面去(约1:12)。
“悔改”和“相信”是福音里的两个基本元素,如同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没有悔改的信心,不是真相信;没有信心的悔改,也没有什么价值。人若真心悔改归向神,就必信入耶稣基督;人若真心相信主,就必悔改归向神。
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相信,若仅止于头脑知识上的“认知”,或情感上的“认同”,而没有真正的“信入”他,就我们还没有真正的相信他。真实的相信,必然叫我们今后不敢再靠自己生活为人,而把自己完全交托给主,靠他而活。
 
徒 20:22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原文作“心被捆绑”),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什么事。
徒 20:23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
徒 20:24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
“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这是保罗的旅行计划。“心甚迫切(原文作‘心被捆绑’)”,此句有不同解释:“被圣灵迫使”(compelled by the Holy Ghost;Beza,Calvin加尔文),“靠着圣灵”(depending on the Holy Ghost;Meyer),“被圣灵感动”(by the impulse of the Holy Ghost;Oecumenius)等。其原因是,因为“心”字的原文(twpneumati,by the spirit)与“圣灵”的原文相同。“迫切”(原文字义)捆绑,被栓。(原文直译)“看哪!在我灵里是被捆着去耶路撒冷…”
无论如何,保罗的去(13:4),或不去(16:6),都要听从圣灵的带领。
“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什么事”(22b),“在那里”(原文字义)在其中。此话表示保罗灵里预感此去耶路撒冷,将会有事情发生在他身上。
“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23a),这句话含有两层的意思:圣灵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参21:10-14)向保罗指证。(1)圣灵直接向保罗不断地作见证;(2)圣灵间接的藉各地的信徒先后向保罗作见证。
圣灵在此所作的,乃是一种的“预告”性质,而非命令式的“阻止”(参徒16:6-7);预先告知不好的遭遇,并不一定含有禁止的意味,因此我们不能据此来断定保罗去耶路撒冷是违背圣灵的意旨。
保罗明知在耶路撒冷将会“有捆锁与患难等待”着他,但仍面向耶城而去,正如主耶稣明知他将会在耶城受死,却仍定意向耶城而去(路9:51)。
“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24a),保罗预感自己最终将要殉道。主不是叫我们每个人都作殉道者,但我们需要有殉道者的态度,就是不爱自己的性命。“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按原文含有“可欢乐地”行完路程的意思。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一个路程,每一个信徒从得救那一天开始,便有一条路程摆在他的面前,要向着标杆直跑。
“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24b),基督差派保罗为外邦使徒,保罗深知自己的使命,将自己生命摆上忠心地侍奉神。
侍奉神的人最要紧的有两件:忠心和有见识(太24:45)。
 
徒 20:25“我素常在你们中间来往,传讲神国的道;如今我晓得,你们以后都不得再见我的面了。
徒 20:26所以我今日向你们证明,你们中间无论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原文作“我于众人的血是洁净的”)。
徒 20:27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
“我素常在你们中间来往,传讲神国的道”(25a),这里按原文不但没有“神”字,并且也没有“的道”二字,原文只说“那王国”(the kingdom),是“神国”之简称。保罗在以弗所三年之久。在那里拓展神国事工。
“如今我晓得,你们以后都不得再见我的面了”(25b),这话指保罗已有预感,他今后将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自由往来传道,甚至最终将要为主殉道。事实证明,他到耶路撒冷被捕坐监后,转送罗马,虽获短暂释放,但未能抵达以弗所就再次被捕,在狱中直至为主殉道。
“所以我今日向你们证明”(26a),“今日”原文直译“就在今天的日子”,是一种强调的语气。保罗向长老们郑重说明。
“罪不在我身上”(原文作“我于众人的血是洁净的”),这是犹太人的说法(参结3:18)。神的仆人们是被神立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要替神警戒众人;若不警戒,就要被神讨罪;若已警戒,无论后果如何,便救自己脱离了罪(结3:16-21)。保罗说“罪不在我身上”,是因为他没有疏忽他作为“传道者”所该尽的职责,凡他所该传讲教导的,他都作到了,没有一样是避讳不说、不传的。故听众若有灭亡的,问题不在保罗,而在于听众。
神将我们摆在特定的人群中间(包括亲友、同事、同学、邻居等),要我们对他们负起传扬福音的责任;我们若不传,便要受追究(林前9:16-17)。
我们的责任是传扬,对方若不肯接受,罪不在我们。当然,我们也应学习传福音的技巧,好使对方听得明白,才能接受。
“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神的旨意”的原文还有“全”字,表示“神完全的旨意”,作为基督徒,不能只接受圣经中的某些真理,而不接受其中的另一些真理。
 
2)保罗的劝勉(20:28-31)
 
徒 20:28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已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的”)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件事:其一,监督就是长老(参17节),长老就是监督,这两个称呼是指同一个职责;“教会的长老”(20:17),和“全群的监督”,虽然是同义语,但是其用法有所不同。“长老”指教会的职份,“监督”指工作和义务。其二,长老乃是使徒所选立的(徒14:23;多1:5),是圣灵借着使徒设立长老。保罗指出设立长老们作羊群监督的,不是保罗,而是圣灵。如此激励他们,不叫他们依靠人(保罗等),乃叫他们依靠圣灵来得到力量。保罗是要走的,圣灵却与他们同在直到永远。长老的职分从使徒时代开始就代代传承下来。
“监督”(episkopoi,overseers)一词在新约圣经出现五次,四次(本节;腓1:1;提前3:2;多1:7)指长老的工作,一次指基督(彼前2:25)。
“监督”按原文的意思,并不是要辖制对方,乃是要给对方照顾。“长老”要按神的旨意牧养神的群羊,而不是要辖制所托付的(彼前5:2-3)。
 保罗劝勉这些监督,也就是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要注意以下几项:
“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作别人的模范(彼前5:3)。教会的领袖们必须先要谨慎自己的属灵光景;除非自己天天活在神的面光中,否则就不能妥善地照顾到圣徒的属灵需要。
“也为全群谨慎”,一个负责任的教会长老,必须以群羊的福祉为前提,处处、事事为他们的益处着想。
“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已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的’)”,教会中的众圣徒,是主耶稣用他自己的血买的,是属于他自己的(林前6:19-20),任何人都不可有将羊群据为己有的观念。作长老的是牧养神托付的群羊。在神的教会中忠心牧养,按时分粮。
“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解经家们对本句有很大的争论,主要在于“他”字应作何解;如果说是主耶稣,则与此句前面的“神”字似乎连不起来;如果说是“神”自己流血;那么“神是灵”,不可能流血。其实,保罗在本章整篇的讲话中,神、耶稣基督和圣灵常常交换使用(21、23、24、27、28、32、35),“三一神”的真理隐然包含在其中。这里的“他”字可解作三一神中具有肉身的主耶稣。再者,有些解经家认为按原文,本句也可译作“就是用属他自己的那位的血”或“就是用他所心爱的那位的血”。耶稣基督是神人二性,在十字架上,虽然是他的人性中流血,但是基督是一个位格,因此可以说基督在流血。基督本是真神,所以圣子“基督的血”甚至可以称为“神的血”;这当然不是指圣父流血,也不是指圣灵流血,乃是指圣子(基督)流血。
 
徒 20:29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
徒 20:30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
“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凶暴的豺狼”指假先知(太7:15)和假师傅(彼后2:1),他们是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加2:4)。是外来的敌人“进入你们中间”。他们的特色是“凶暴”(grievous,极恶的),指利用、伤害、杀害羊群。保罗对教会的爱心,是担心异端教师引人走差,尤其是当保罗不在他们当中的时候。
“羊群”是指教会的信徒。“不爱惜羊群”,乃是假师傅的特征;因羊不是他们的(约10:12)。他们只为自己的肚腹,爱金钱不爱惜圣徒。
“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30a),表示从教会内部起来的假先知。他们的特色是“说悖谬的话,引诱门徒跟从他们”(30b),“悖谬的话”是指与真理相背的话。表示他们不讲真理,而分裂教会(罗16:17,力.4:17,西2:8等)。后来,在以弗所教会果然发生了异端的问题(启2:6)。现代教会的这些人往往是“名牧”,将人吸引在自己这里,而不是吸引到基督这里。
 
徒 20:31所以你们应当警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劝戒你们各人。
保罗又劝勉以弗所的长老们说,“你们应当儆醒”(31a)。“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劝戒你们各人”(30b),这是一句概括性的讲法(参19节),不可按字句解作廿四小时不停地流泪。
 
3)保罗的交托(32-35)
 
徒 20:32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保罗有离别的问题,但神和他恩惠的道永不离开他的教会,所以保罗要把神的教会(包括长老)交托神,是最安全的方法。保罗在此也把自己承担的责任,移交给长老们(以弗所的区会)。
“这道能建立你们”。神藉着“这道”就是基督,创造天地,维持天地,照样,藉着这道基督“建立”教会,也能照管神的教会。
“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神恩典的话能使信徒成圣(约17:17),“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罗6:22),所以这“基业”不仅是指地上的祝福,更是天上的荣光。神用他的道可以完成他一切的计划。
 
徒 20:33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
徒 20:34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
徒 20:35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保罗把长老们和教会交托神,和他道的时候,心里又有一个担心,就是担心教会的牧者可能有“贪财”的问题。神的牧者若是贪婪,会极大破坏神国的发展。
保罗以自己作为以弗所长老们的榜样,他说自己“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33).
“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34a),保罗以制造帐棚为业(参徒18:3);有圣经学者(Dean Alford)说,当时的帐棚是要染颜色的,所以当保罗说“我这两只手”的时候,想必他的两只手也沾上了五颜六色,与众不同。不但如此,他的两手因为工作的缘故,想必是粗硬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教会中神的牧者都必须亲自打工来维持生活;乃是说当教会的情况不能供养牧者时,牧者必须有“一面不辞劳苦打工,一面事奉主”的心志,千万不可像文士和法利赛人“能说不能行”(太23:3)。约在1949-2000年期间,温州的许多牧者都是这样带职侍奉,就是现在还有不少温州牧者还是如此。
“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34b)。保罗不但没有贪图什么,反而用他的两手,劳苦工作来常供给他的同工。以弗所的长老们也都知道保罗所作所行。
“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35a),“软弱的人”指身体较虚弱、经不起劳苦作工,因此收入不敷支出,需要别人的帮助。
保罗这么说的目的,不是高抬自己,乃是给长老们作榜样。求长老们效法自己无私的奉献,如同保罗效法基督。
林前 11:1你们该效法我,象我效法基督一样。
“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35b)。在四福音书里没有记载“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因此有两种可能:其一,保罗以这句话来总结主耶稣“论福”的教训(太5:1-12;路6:20-23);其二,保罗听别的使徒口传,说主曾经说过这句话。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话也说明,真正“软弱的人”在主里接受别人的施与也是有福的,但施的人更有福。神的祝福是倾倒给那些乐意使自己成为别人的祝福的人。
箴 19:17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4)保罗的离别(36-38)
 
徒 20:36保罗说完了这话,就跪下同众人祷告。
“祷告”是交托给神的行动和表现。这祷告的内容可能是,把长老们和他们的教会交托神。一般情况下,祷告的姿势是站着的,在严肃的场合下,会跪下来祷告。
 
徒 20:37众人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
徒 20:38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他说:“以后不能再见我的面”那句话,于是送他上船去了。
中东一带地方人的习俗,在离别或相逢时,以拥抱和亲嘴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情谊。“生离死别”虽然是人世间最悲痛的事,令人最伤心的。但我们有神不离不弃的爱。虽然伤心,但心中充满爱。
保罗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b)。大家对保罗的爱充分证明保罗所种的是什么。我们教会牧者和牧者之间,牧者和信徒之间有这样的情谊吗?信徒彼此之间,应存着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挚爱;切实的彼此相爱。
 
结论:
保罗为了神国“马不停蹄,谆谆教诲”。他从欧洲一路风尘仆仆到了亚洲,在特罗亚讲道到半夜,又到天亮,呕心沥血的要将神的旨意教导他们。保罗巴不得会众在神国中快快长大。弟兄们,我们也要在基督里快快长老,这是保罗的心肠,更是主耶稣的心肠。
保罗对以弗所的长老们临别赠言,真是牧者的遗言一样。保罗劝诫长老们要为自己谨慎,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要注意外来的豺狼和内部的异端邪说。真理所在之处便必有悖谬的袭击,要保持信仰完整和教会纯洁,要时刻准备争战。
我们四神国的精兵,我们为神的国有努力吗?你为神国跑了多少路,传了多少福音呢?在神国中服事有多少呢?
愿神的道建立我们。愿神的国复兴,愿神的名大大得荣耀。
阿门!

再次修订 2024年7月27日 於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