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系列十五 8:33-9:21

2021-04-17 22:59:51 张叶平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亚比米勒循环——从立王到反目

士师记系列十五
 
经文:8:33-9:21
亚比米勒循环——从立王到反目
 
A.以色列犯罪——预料以色列家将会恶待基甸家(8:33-35)
(一)以色列人与“巴力·比利土”建立盟约关系
“巴力·比利土”(?????? ???????)即“盟约之主”的意思;换言之,以色列人不仅侍奉诸巴力,也与巴力产生“盟约关系”——在亚比米勒循环中,巴力与耶路巴力反复出现,而耶和华与基甸则完全消失。
 
(二)敬拜“盟约之主”的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所施的拯救与恩惠,不信守圣约
讽刺的是,真正与以色列人“立约”的是耶和华,以色列人此时离弃“真正的圣约之主”,这位“圣约之主”曾屡次“守约、施拯救”——为此,在“亚比米勒循环”中,“耶和华”这个名字没有出现,而是用泛指的“神”;耶和华在本章的沉默,似乎是任凭以色列,也为耶和华在下一个“耶弗他循环”开篇的斥责:“你们竟离弃我,事奉别神!所以我不再救你们了。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你们遭遇急难的时候,让他救你们吧!”(士10:13-14)埋下了伏笔!
 
(三)敬拜“盟约之主”的以色列人,不记念基甸所施的拯救与恩惠,不厚待基甸家
以色列连“耶和华和他的圣约”都离弃,对基甸也必然是“忘恩违约”;在此被译为“厚待”的希伯来文?????(hesed),是指“神与人、人与人之间,因约的关系而有的忠诚、信实和慈爱”,即“忠贞守约的爱”——虽然,基甸并未和以色列人有正式的“立约”,但基于基甸的拯救与恩惠,以色列人理当“以信实厚待基甸家”!
因此在亚比米勒循环中,忘恩违约是主题之一(还有耶和华审判违约之人)。
 
忘恩负义似乎是罪人的本性,哪怕是重生的基督徒也常有这种情况。中国古话讲:升米恩,斗米仇。神给我们的恩典太多了,多到一个地步,不觉得神给我们过什么恩典。甚至遇到一些事时,常埋怨神为什么我会遇上这样的事,就像出埃及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一样。
 
B.亚比米勒在磐石上,杀了基甸众子——在示剑称王(9:1-6)
(一)亚比米勒藉“血亲”在示剑建立权威(9:1-3)
1.耶路巴力的儿子——“屈服于巴力”者的生平
这里开始“亚比米勒的生平叙事”,之前在“基甸循环”中所讨论的,“耶路巴力”的意思即“巴力将会争论或巴力与他争论”;根据基甸在晚年所表现出“屈服于巴力”的一面;基于这些背景,当作者以“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的称呼开始“亚比米勒生平叙事”,其中表达的意思:
a亚比米勒的故事,将是一个“重演屈服巴力”的故事。
b耶和华与巴力间的争战,结果会如何?以色列将在“耶路巴力与亚比米勒”的影响下“至终屈服于巴力”?还是“巴力及其崇拜者,最终被耶和华审判”?
 
2.示剑
关于示剑,在圣经历史中,此地曾有过如下事件:
a先祖亚伯拉罕首次来到迦南地时,筑坛献祭(创12:6-7)
b先祖雅各曾向当地人买土地,为神筑坛,但又发生冲突(创33:18-34:31)
c约书亚与以色列人“坚定圣约”,以及“安葬约瑟”(书24章)
d“拈阄为业——位于玛拿西支派领地,利未人的城”(书17:7、21:1)
示剑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就好像花园巷和城西堂教会对于温州基督徒的意义一样。讽刺的是,一座具有悠久属灵意义的利未人之城,目前却是以色列人与迦南人“混居”之地,也是“混合宗教——巴力·比利土”的神殿所在地!
 
3.前往示剑“寻求政治支持”——拉拢“示剑血亲”,恳请说服“示剑领袖”
可能亚比米勒的母亲住在示剑(士8:31),但亚比米勒则不住在示剑;他此次来到示剑,是为了“获取政治支持”;基甸曾想作王,他的儿子将其实现。
拥有优秀政治头脑的亚比米勒,试图拉拢自己的“血亲”,就是“他的众母舅……和他外祖全家的人”(士9:1ab)来支持他的统治;接着,他恳请这些亲戚“问示剑的众人”,其原文是示剑的“众巴力”(???-????????);巴力的意思是“主人”,在这里指“示剑城的领袖”;因此,亚比米勒恳请亲属“游说示剑城的领袖,支持亚比米勒执政”,以此“进一步扩大自己在示剑的权势”。
 
4.提议在“耶路巴力的众子”和“有示剑血统的骨肉”间选择领袖
没有任何线索表明,基甸的七十个儿子试图建立王权,这纯粹是出于亚比米勒的“小人之心”;因此这位野心家决定要先发制人,主动询问示剑人——在“与示剑人没有血缘关系的70个领袖”和“与示剑人有血缘关系的1个领袖”之间,作何种选择才是明智的呢?
拥有优秀政治头脑的亚比米勒,判断自己是“妾室所生,在父家是至微小的”不可能“诉诸父亲的关系”名正言顺的夺权(轮不到他),便转而“诉诸示剑人的利益”——对示剑人而言,虽然亚比米勒是基甸的妾所生,但却是示剑人的同胞,在利益和保障上优于基甸的“七十个以色列血统的子孙”。
讽刺的是,亚比米勒在此反复提及的“管理(??????)你们”,与基甸之前的申明:“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士8:23)背道而驰!亚比米勒“缺乏耶和华是王的概念,纯粹视王权为政治”!
 
5.示剑人选择“有益自身利益的血亲”
最终,藉着亲戚的支持与宣传,加上示剑领袖们的影响力,“示剑人的心就归向亚比米勒。他们说:‘他原是我们的弟兄’”(士9:3b)——讽刺的是,他们马上就能目睹“亚比米勒如何对待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兄”,这也为之后“亚比米勒屠杀示剑人”埋下伏笔!
 
(二)示剑人以“经济”支持亚比米勒“夺权”(9:4-5)
1.获得“巴力”提供的赞助与支持
获得示剑人支持的亚比米勒,同时也获得了异教神殿的“政治活动经费”;古代的神殿同时也是“公共银库”,存有奉献款、罚款、战利品等——讽刺的是,亚比米勒的政治生涯,是藉“巴力的赞助、支持”起步的!
 
2.藉“巴力赞助的政治经费”雇佣匪徒
此处和合本译为“匪徒”的原文,其实是2个不同的词,分别是:
??????? 意思是“空虚”,用于形容人时,指“无用、无价值”。
?????????? 意思是“虚浮”,在此是主动分词,用于形容人时,指“放荡、不受约束”。
 
亚比米勒获得的“政治活动经费”,虽是“源于巴力神庙的圣银”,却被拿来“雇佣”一些“没有社会价值、放荡无赖、不受法律约束的匪徒”。
 
3.藉“巴力的七十银子赞助”,雇凶杀害“七十兄弟”为祭
亚比米勒雇了匪徒,回到家乡俄弗拉,指使匪徒杀害“七十个兄弟”,对比亚比米勒雇佣杀手的费用“七十舍客勒银子”,受害者的性命一人只值一舍客勒银子!
此外,亚比米勒将受害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此块磐石不太可能是“一块巨大到同时容纳七十人被杀的磐石”,显然亚比米勒是在一块磐石上“依序斩首”七十个兄弟!之所以要“郑重其事”的杀在“磐石”上,原因可能有两点:
a公开处决,以儆效尤,巩固即将建立的王权!
b介于士师记中多次呈现出“在磐石上向神献祭”(士6:20-21,13:19),亚比米勒在此似乎是将兄弟们作为他登基的“献祭”(撒下15:10-12)。
 
4.耶路巴力的另一位“小儿子”
然而,在这场政治屠杀事件中,有一位漏网之鱼,就是基甸的小儿子约坦;现在,基甸只剩下了亚比米勒与约坦两位后裔,而这两位后裔都是“基甸家中地位较低的儿子”(前者地位最低,后者可能年龄最小),结合基甸曾表示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士6:15),因此,余下的两位儿子都在这点上“与父亲相似”,那么——谁才是“基甸的正统继承人”呢?
从9章整体的情节看,作者呈现出亚比米勒是“屈服于巴力的,最坏的基甸”,最终遭受耶和华的审判,而约坦则是“曾经忠于耶和华的好基甸”。
 
(四)示剑人以“宗教”支持亚比米勒“登基”(9:6)
亚比米勒已铲除政治道路上的“阻碍”,示剑人和米罗人就立他为王!米罗人——原文是??????? ?????-?????,意为“米罗之家/殿的所有人”;而???????(米罗)是指“以土填充、堆砌的平台、地基”(然后在其上建筑),很可能就是指“巴力·比利土的庙宇、卫所”;因此,“米罗之家/殿的所有人”应该就是指——“巴力·比利土神庙的祭司、卫所的护卫等”。
示剑人和米罗人——原文是?????? ????-????????(示剑的众巴力)和??????? ?????-?????(米罗之家的所有人),是示剑城的政治、宗教领袖。
示剑橡树旁的柱子—— “柱子”是古近东圣所常见的“柱像”,是没有雕刻过大石柱,关于其含义没有太多资料,学者多认为可能是“神祗的象征”(出23:24,34:13;申7:5,12:3);而“橡树”(或各样的树)也是古近东圣所、祭坛、柱像附近常见的植物(创13:18;书24:16;王上14:23;王下17:10;结6:13),可能与“求问神谕”有关(透过解读树叶在风中的摆动)。
为“稳固自身政权,屠杀同胞”的亚比米勒与扫罗
亚比米勒 扫罗
“亚比米勒…雇了些匪徒跟随他。他往俄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躲藏了。”(士9:4-5) “王说:‘亚希米勒啊,你和你父的全家都是该死的!’王就吩咐左右的侍卫说:‘你们去杀耶和华的祭司,因为他们帮助大卫,又知道大卫逃跑,竟没有告诉我。’……以东人多益就去杀祭司,那日杀了穿细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又用刀将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驴尽都杀灭……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将扫罗杀耶和华祭司的事告诉大卫。”(撒上22:16-21)
 
亚比米勒在示剑的“巴力神庙、橡树、柱像”下被立为“以色列王”,藉假神“合理化、神圣化”屠杀弟兄的行径,制造“神祗相助,排除异己,授予王权”的假象!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迦南的神祗巴力,在士师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解读士师记上,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尤其“亚比米勒是在巴力·比利土神庙登基为王,显明他是由巴力所设立的王”,这里的诠释就更要留意这个背景;根据古近东《巴力的史诗》——“至高神伊勒”(EL)和“女神亚舍拉”(Asherah)生了许多儿女,有七十个儿子,其中主要角色是“海神雅姆”(Yam)、“死神摩特”(Mot)、“风雷神巴力”(Baal)和“生殖、爱情、战争女神亚拿”(Anath);雅姆有自己的神殿与王权,巴力则没有,雅姆想除掉不臣服于他的巴力;后来,巴力反抗雅姆,将其击杀,并建造了自己的圣殿,登基为王!
暴力好战、建立王权,是巴力的主要特质,“被巴力立为君王的亚比米勒”符合这些特质,是实至名归的“巴力所拣选的王”;之前在“基甸循环-建立皇族型家族”(士8:30-31)提及“至高神伊勒”生了七十个儿子,基甸符合这个特质,是实至名归的“迦南型君王”——结合二者的形像,会有以下发现:
  迦南至高神伊勒 基甸
后裔的数目 七十个儿子 七十个儿子
后裔间的谋杀夺权 巴力击杀兄弟雅姆,夺权登基为王 亚比米勒击杀兄弟七十人,在巴力神庙登基为王
 
 
C.约坦咒诅示剑与亚比米勒——忘恩违约者间起争斗,有火发出(9:7-21)
(一)约坦作为“指控”的“众树选王寓言”(9:7-15)
1.在“宣告守约祝福之山”发表“不守约者必受咒诅”的控诉
当亚比米勒被立为“示剑王”后,得知这一消息的“幸存者约坦”,前往示剑城以南的“基利心山”,发表了以“不诚实守约者必受咒诅”的控诉!
论到基利心山,摩西曾吩咐以色列人:“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申11:29),在宣读律法的同时,还要求神的子民以“阿门”回应所宣告的“遵守律法所得的祝福”与“违背律法所受的咒诅”(申27:12-26);后来,以色列人也如此行(书8:33-35)。
在此讽刺的是:
a“以恶报恩,不以诚实待基甸家”的示剑人,所拜的神却是称为“巴力·比利土——盟约之主”的神!
b对基甸家“以恶报恩”、立亚比米勒为王的示剑人,无法获得“基利心山上曾宣告的祝福,反而将承受于以巴路山所宣告的咒诅”。
c亚比米勒无法获得“于基利心山上曾宣告的祝福”。
申命记吩咐“以巴路山宣告的背约咒诅” 亚比米勒的背约
敬拜偶像的必受咒诅(申27:15) 与巴力·比利土结盟(士9:6)
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申27:16) 杀害同父的兄弟,如同羞辱父亲(士9:5)
暗中杀人的必受咒诅(申27:24) 埋伏谋杀示剑人(士9:43)
受贿赂害死无辜之人的必受咒诅(申27:25) 接受巴力神庙的“馈赠”,用以雇佣匪徒行凶(士9:4)
 
2.首先被选上的三棵树——有贵重价值,带来贡献,却安分守己
立王之事迫在眉睫,众树首先向“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提出申请,这三种树都是“巴勒斯坦地经济效益最好、有贵重价值,对神或人带来贡献的树”;然而,三种树均以“相似的理由回绝——相比无用的君王身份,为神和人作贡献更有价值”。
可能这些树象征“约坦被杀的兄弟”,对神和人有价值和贡献,却安分守己。
 
3.接着被选上的荆棘——没有价值和贡献,只能带来火的毁灭,却口出狂言
被再三拒绝后,众树找到了荆棘,讽刺的是——荆棘没有任何价值和贡献,一无是处,却野心十足、态度猖狂傲慢:
首先,它要求众树若尊它为王,必须投在它的“荫”下;为臣民提供庇护,确实是君王应当履行的职责;然而荆棘显然没有“绿荫”可供遮盖,相反,将自身置于荆棘的覆盖却是痛苦的。
其次,它威胁众树,若不遵守约定、诚实对待新王,它就要“发出火来”;荆棘在高温时节容易被点燃,经由风吹动火焰,殃及四围的树木;讽刺的是,它“唯一的能耐”就是作为柴来烧火(诗58:9),此处更接近于“带来威胁与毁灭”!
最后,香柏树是“巴勒斯坦地最珍贵和高大的树木”,以黎巴嫩的最为著名;为此,香柏树在诗歌与象征中,也有用于指“领袖或君王”。荆棘虽口出狂言,却根本无法提供任何的庇护和保障,没有履行君王职责的能力,却只能带来威胁与毁灭!
 
4.燃烧的荆棘——指明“亚比米勒的罪恶本质”是“取代荆棘中的火-耶和华,成为以色列的王”
约坦寓言中的“燃烧的荆棘”的意象画面,一定会让人联想起“摩西所遇到的燃烧的荆棘——耶和华神”;因此,约坦用“燃烧的荆棘”作为亚比米勒的象征,是指明了亚比米勒欲取代“以色列真正的王-耶和华”的罪恶本质;以色列的王应当是“耶和华的代理治理者”,而非“取代者”!
 
(二)约坦对寓言的解说,指出“当守约恩待基甸家”(9:16-21)
指出“示剑居民当以诚实正直待基甸家”的条约 “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若按诚实正直善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全家,这就是酬他的劳。”(16)
“你们如今若按诚实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就可因亚比米勒得欢乐,他也可因你们得欢乐。”(19)
解释条约存在的原因,为“示剑居民曾受过基甸恩惠,拯救他们脱离米甸的欺压” “从前我父冒死为你们争战,救了你们脱离米甸人的手。你们如今起来攻击我的父家,将他众子七十人杀在一块磐石上,又立他婢女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为示剑人的王;他原是你们的弟兄。”(17-18)
违背条约所受的咒诅 “不然,愿火从亚比米勒发出,烧灭示剑人和米罗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米罗人中出来,烧灭亚比米勒。”(20)
约坦此番话的核心,就是指出示剑居民既受惠于基甸,虽然没有“正式条约”,但“以诚实正直回应基甸的恩惠”,如同“以忠贞守约回应宗主-附庸盟约”是合理的!换言之,约坦在此的演讲,正是作者在8章35节指出的主旨——“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士8:35)
同时,约坦指出示剑居民会如此“忘恩违约、恶待基甸家,立亚比米勒为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基于血缘与利益——他原是你们的弟兄”;而约坦在此指出,示剑居民当“基于圣约与律法”。
最后,约坦宣布“你们如今若按诚实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就可因亚比米勒得欢乐,他也可因你们得欢乐:不然,愿火从亚比米勒发出,烧灭示剑人和米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米罗人中出来,烧灭亚比米勒”(士9:19-20)——看似是“守约蒙福、背约受诅”的“双向选择”,但讽刺的是——示剑居民已经恶待了基甸和他的家,因此“审判与咒诅的事项-亚比米勒与示剑居民自相残杀、同归于尽”是不可避免了!
在宣告完以上信息后,约坦就逃往“比珥”,希伯来文的意思是“一口井”;根据民数记21章,以色列人曾在“摩押平原”绕行40年时,也经过此地,喝井里的水;显然,约坦是逃离到“旷野沙漠地带”,远离亚比米勒的威胁!
 
 
在亚比米勒的游说与示剑人的积极回应中,我们看见以色列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王登场。只是这个王所带来的混乱远多于管理,压制过于领导。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关于领导的问题:这世代需要领袖,但问题是我们需要哪种领袖?耶稣在马可福音10章42-45节说到: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我们不管在教会在机构还是在职场,甚至在政府里面,都有可能担任领袖。但我们是怎样的领袖?主耶稣不仅仅是口头教导,更是身体力行,亲自服事人,并且做多人的赎价。他之所以让我们从心里颂赞他,甘心称他为主,是因为他先为我们虚己、卑微、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他以爱的行动成为榜样,赢得我们的尊崇,那么我们的属灵权柄就不只是建立在我们的头衔、职分和专业上,更应该是建立在我们服事的榜样上。
亚比米勒与示剑人看重关系而枉顾公义,也是普遍出现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只有要关系(不论是人情还是血缘),事情就好说。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关系常把很多简单的事搞复杂,甚至搞出许多不好收拾的事来。
而我们的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这不代表神是非不分。相反,神是信实的,他不只以他的爱搭救我们,也按着他的公义审判世人。神从来没有缺席,只是他怜悯我们,没有直接报应我们,希望我们悔改。后面的经文我们会看见亚比米勒和示剑人度过蜜月期后,进入了互相伤害的模式,而这正是神审判的结果,神的公义会迟来,但不会缺席。
 
 
资料来源:
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 刘光启
另外有弟兄给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