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系列十二 7:1-22

2021-04-17 22:57:51 张叶平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仗

士师记系列十二
 
经文:7:1-22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仗
 
神指示基甸裁剪过剩的兵力(7:1-8)
(一)“以色列军”与“米甸联军”对垒(7:1)
1.耶路·巴力就是基甸——至终会成为“忠于耶和华的基甸”?亦或“屈服于巴力的耶路·巴力”?
自基甸得到“耶路·巴力”的别名后(士6:32),这是作者首度再次提及此名,之后直到“士师循环标准结局”——“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士8:28b),再没有使用,只在“士师循环标准结局”之后的“后续”(士8:29-32)才再次提及这名字:
基甸“与米甸争战”至“国中太平”(7:1-8:28) 基甸“解甲归田”至“安葬”(8:29-32)
开篇:“耶路巴力就是基甸,他和一切跟随的人早晨起来,在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营在他们北边的平原,靠近摩利冈。”(士7:1) 开篇:“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士8:29)
作者如此安排,显然有用意——基甸与耶路·巴力两个名字,分别呈现、指向“基甸前后两种人生阶段”;因此在基甸“拆毁巴力祭坛”,获得“耶路巴力”的别名之后,究竟他的人生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忠于耶和华?被巴力胜过?
 
2.“战兢泉”与“教师岗”
经文开篇提供了以色列与米甸双方军队的位置——以色列军队“在哈律泉旁安营”,而米甸联军则位于“在他们(以色列军队安营的哈律泉)北边的平原(耶斯列平原),靠近摩利冈”。
值得注意的是,“哈律”(??????)这个名字,是从希伯来文动词?????(战兢、颤抖、胆怯)衍生出来的,换句话说,“哈律泉”即“战兢泉”——这个名字“生动地反映出聚集此地的大部分以色列士兵‘惧怕胆怯’的内心写照”(士7:3)。
相对地,米甸联军靠近“他泊山”(巴拉军队的集结处)南侧的“摩利冈”,距离东南方向“哈律泉”12千米左右;这段距离,对于32000人的以色列军队(3节)和135000人的米甸军营(士8:10)而言不算是太远。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摩利冈”,其希伯来文????????? ??????????的意思是“教师山丘/山岗”;有解经家认为这很可能也是一个伏笔,预示将来基甸来到此处,会“透过一个‘米甸士兵的梦’,‘学习/知道’米甸人会败于‘基甸的刀’”。

 
(二)神首次指示基甸“裁剪兵力”(7:2-3)
就在两军对垒的紧要关头,却又出现了突发状况,但这次“不是基甸犹豫、拖延,担忧战争的胜败”,而是“耶和华因事情的发展感到不满,担忧带来得胜功臣的归属”——对耶和华而言,获得战役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反而在于以色列人如何解释这场胜利。
于是,耶和华却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士7:2),以色列军队目前与米甸联军的比例大致是1:4——若是在此劣势下得胜,人还是容易判断是出于自己的勇猛和能力;因此,耶和华要基甸采取一连串的裁军行动。
神指示基甸向这群以色列士兵宣告:“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士7:3);这也符合神在申命记中所颁布的要求:“你出去与仇敌争战的时候,看见马匹、车辆,并有比你多的人民,不要怕他们,因为领你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你神与你同在。你们将要上阵的时候,祭司要到百姓面前宣告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你们今日将要与仇敌争战,不要胆怯,不要惧怕战兢,也不要因他们惊恐,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与你们同去,要为你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你们。’……官长又要对百姓宣告说:‘谁惧怕胆怯,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弟兄的心消化,和他一样。’官长对百姓宣告完了,就当派军长率领他们。”(申20:1-9)
此段经文有一个“地理”层面的小问题,就是“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士7:3);旧约中已知的“基列山”,只有在约旦河的东面,距离“耶斯列平原”非常遥远——最可信的解释是,这里所提到的“基列山”是抄本错误,原本应是“基利波山”,哈律泉就在此山旁边。
无论如何,在裁军之下,竟然32000人中只有10000人留下,军队即刻只剩下原来的1/3;而以色列军与米甸联军的比例也从原本1:4变成更悬殊的1:13。
 
(三)神再次指示基甸“裁剪兵力”(7:4-7)
2/3的军队离开了,这已经足以击垮基甸的信心,但在这样的“困境”下,耶和华竟然还是告知基甸“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士7:4)
之后,神吩咐基甸观察、区分在哈律泉饮水之人的“饮水形式”:
饮水形式 人数 神的选择
“凡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士7:5a) “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士7:6a) “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士7:7a)
“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士7:5b) “……其余的(9700人)都跪下喝水”(士7:6b) “……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士7:7b)
 
学者们对于神在此设定的“标准”,有差异较大的诠释:
神选择“警觉性高的优秀士兵”作战 神选择“更为惧怕胆怯的士兵”作战
有人认为“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就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是“具有较高警觉性、留意周围的人”;而“跪下喝水的”是疏于防范、较易受攻击的人。 相反观点则认为“用手捧着舔水的”恰恰表明这些人“因惧怕胆怯,而对环境过于警觉,始终留意周围”;而“跪下喝水的”则是胆大、不怕死的人。
 
其实,耶和华所设的“标准”很可能并没有复杂深层的用意,因为神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减少人数”;为此,或许我们可以建立一种类比理解——所有人都要“双手十指交叉握拳”,凡“左手拇指在上”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凡“右手拇指在上”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于是,“左手拇指在上”有三百人,其余的都是“右手拇指在上”;我要用这“左手拇指在上”的三百人(因为人数较少),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
之前,以色列第一次裁军时,从32000人剩下10000人(1/3),而第二次裁军则更严厉,从10000人剩下300人(1/33)——有解经家假设,因基甸曾“两次藉羊毛试探神,是否以大能同在,恩赐得胜”,神就“两次藉裁军提醒基甸,真正的能力不是军队”;如果真如此,之前基甸若有“第三次试探神”,神就有“第三次裁军”,按照前两次的比例,将会是从300人剩下1人(1/333)——即便如此,神还是足以实践他对基甸的应许,“我必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士6:16),但若真发生这种情形,难以想象基甸的反应。
在裁军之下,竟然10000人中只留下300人,军队即刻只剩下原来1/33;而以色列军与米甸联军的比例也从第二次的1:13变成极大悬殊的1:450。
 
(四)被留下的三百勇士,获得全军的“陶瓶食物和号角”(7:8)
首先,这些留下的三百勇士,什么装备都没有,只有携带的食物(以陶瓶),和“由32000士兵,其中的少数‘传令兵’所留下的号角”。
其次,“只留下这三百人”的动词?????,和合本译为“留下”,该动词在此的含义是“紧紧抓住、强留”的意思;可想而知,此时的基甸非常紧张、害怕,把这三百勇士当做“救命稻草”般抓在手里。
最后,在只留下三百勇士的“困难情况”下,作者将镜头再次转移到敌军,米甸联军已在平原预备好交战。
 
神引导胆怯的基甸夜探敌营(7:9-11)
(一)吩咐基甸“开始进攻米甸军营”(7:9)
根据和合本对7章9节的翻译,就是“起来,下到米甸营里去”,给人一种“神仅仅是引导基甸,去米甸军营‘偷听’军情”的误解(参11节);然而,原文在???????(军营)之前,有一个介系词???,在这个上下文中具有“对抗”(against)的意思;因此不应当译为“下到米甸营”,而应该译为:
“当夜,耶和华对基甸说:‘起来,下去攻营,因为我已经把他们交在你手里了。’”(新)
“那一夜、永恒主对基甸说:‘起来,下去攻营,因为我已把他们交在你手中。’”(吕)
“当天晚上,上主命令基甸:‘起来!下去攻打米甸人的营地;我把他们交在你手里了。’”(当)
“当天晚上,主吩咐基甸说:‘起来挥军直闯敌营吧!我要使你们大获全胜。’”(现)
“当夜上主对他说:‘起来,下去攻营! 我已将敌营交在你的手中了。’”(思)
因此,神在此其实已经下达了“冲锋指令”,下令展开攻击;甚至,神还使用“完成式”向基甸保证:“因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中”——换句话说,现在基甸只需要下去攻击、并验收神所为他预备的战果。用现在的话讲这叫躺赢,带你飞。
 
(二)倘若你怕下去——可先去听“神提供的印证”(7:10-11)
减少了近三万士兵,带着区区三百人,基甸此刻的内心必然是惧怕、焦虑的;满有怜悯的耶和华知道基甸此刻的状态,为此,还没等基甸求印证,神就先提供基甸一个“使他有胆量发动进攻的印证”——“倘若你怕下去,就带你的仆人普拉下到那营里去。你必听见他们所说的,然后你就有胆量下去攻营。”(士7:10-lla)
 
神提供基甸得胜的印证(7:12-15)
(一)如同“蝗虫、海沙”般繁多的米甸联军(7:12)
可能作者为了对比基甸手中的三百人,在基甸前来获取印证时,强调敌人的数量庞大,用这样的词形容两者的强烈对比,再次凸显——若基甸得胜,必然是出于神的作为,仅仅三百人是无法战胜数量如此悬殊的敌军的。
 
(二)基甸“不料听见”、米甸士兵“不料梦见”(7:13)
当基甸到了米甸军营附近,寻找耶和华给予的“印证”时,听见了“米甸士兵的梦”;值得一提的是,和合本在翻译13节经文的三个子句时,漏译了三句字句中,三次重复的词??????(看哪),原句当译为:
基甸来到,看哪(??????),有一人将梦告诉他的同伴
他说:看哪(??????),我做了一个梦
看哪(??????),有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
 
因为“基甸所遭遇、听见的事”,以及“米甸士兵所梦见的事”,均是出乎人意料的,基甸与米甸士兵均对自己的遭遇、所作的梦感到惊讶;解经家Bluedorn评论说——这段对话似乎纯粹是为了要给基甸与普拉听到而上演!
基甸和普拉借助夜色的掩护,悄悄潜入敌军的营帐,听见一位米甸士兵在述说自己的梦境——一个很常见的大麦饼,显然是很贴切的成为“打麦子的农夫-基甸”的象征,且大麦价格低廉,大麦饼体积也小,好像自称“贫穷微小”的基甸;然后,大麦饼不知从何处滚来(从山上?)进入米甸的军营帐幕,军营就被撞倒、翻转、全然倾覆!显然,对米甸联军而言,这是一个不详的兆头,意味着灾难降临!
 
(三)基甸听闻“梦的奇怪诠释”(7:14)
米甸士兵“怪异、不详的梦”,也得到一个“怪异的诠释”;从这段话来看,米甸人很可能也早已派出过“探子”,搜集以色列军队的情报,并获知“以色列军队的领袖,是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然而,为何基甸会有刀?这是我们,甚至可能是基甸和原读者都“莫名其妙”的内容;无论如何,出于某些“基甸和以色列人未知的原因——耶和华的超然作为”,米甸联军都对“基甸和他的刀(哪有刀)”产生了惧怕——这已是神将米甸联军交在基甸手中的“清楚印证”。
 
(四)基甸在“外邦敌军的口中”获得了“最终的确信”(7:15)
当基甸获得了“清楚的印证”后,他产生了确信;作者很可能在此依旧讽刺基甸——对于“神亲自给予的应许和应证”多次怀疑,没有完全信服;却信服“一个外邦敌人的梦话,和毫无逻辑的诠释”。
 
忠于神的基甸,率领三百人击败米甸(7:16-22)
(一)“兵分三路、三方夹击”的战术(7:16)
基甸在获得“得胜印证”,并向三百勇士告捷之后,开始正式为战争作规划;首先,他将三百勇士分为三队——这是在旧约圣经、以及古近东其他民族常出现的战术——兵分三路,三方夹击:
“次日,民出到田间,有人告诉亚比米勒。他就把他的人分作三队,埋伏在田间,看见示剑人从城里出来,就起来击杀他们。”(士9:42-43)
“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撒上11:11a)
“有掠兵从非利士营中出来,分为三队:一队往俄弗拉向书亚地去,一队往伯和仑去,一队往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撒上13:17-18)
“大卫打发军兵出战,分为三队:一队在约押手下,一队在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兄弟亚比筛手下;一队在迦特人以太手下……”(撒下18:2a)
 
(二)“制造假象,迷惑敌军”的战术(7:17-18a)
“兵分三路”后,基甸根据他唯一获得的“军事情报——米甸军营中弥漫着对耶和华和基甸的恐惧”,制定了“作战计划——吹号”,为要最大程度利用敌军的紧张情绪。
基甸所设计的“作战计划”原理是什么呢?在军队中,吹号(传令)与举火把(照明)人数,仅仅是整支军队的极少数而已;当三百勇士集体“吹响号角-发动攻击的指令”时,被惊醒的米甸人会立刻根据“角声和火把数量”推测“敌军人数”;因此,基甸的作战计划是为要制造“烟雾弹——使米甸联军误判以色列军队有好几十万”。
同时,由于米甸军营已经被以色列军队“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包围,加上从睡梦中惊醒,尚出于懵懂状态,非常可能造成“全军慌乱,不知从何御敌,向何处逃跑”!
 
(三)耶和华和基甸的刀——战争的胜利是“属于耶和华”?还是“属于基甸”?(7:18b)
最后,基甸也要求全军在敌营四围呐喊,和合本译为“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但原文此处并无“刀”,仅仅是“耶和华和基甸”,但因该片语在“耶和华”和“基甸”之前都有介系词??
·可理解为“为了”(耶和华和基甸;和合本外的中英译本基本都如此翻译),也就是表达“士兵对神和基甸的效忠”。
·但在上下文中,更可能是“属于”(耶和华、基甸)的意思,即宣告“胜利归于耶和华和基甸”。
从第二种理解来看,很可能作者已在此为第八章的发展(基甸属灵生命的失败)埋下伏笔;解经家Trent·Butler与Lillian·Klein也指出,从这个段落后,基甸就越来越高举、强调自己在这场战役中的角色,而耶和华似乎渐渐地由故事的舞台淡出了!
 
(四)米甸联军“受到惊吓”(7:19-21)
作战计划部署完毕,基甸与士兵们就按计划执行;当夜深人静、敌军正在熟睡,且“刚换下岗的哨兵正疲惫、换上岗的哨兵则精神不振、尚未警醒”;周围突然响起角声、器具破碎的大声、火光和喊声,必然会受到极大惊吓,感到“未知的恐惧”(无法查看情况,没有照明)。
随后,在“根据火光和角声误判敌军数量”的情况下,米甸联军“全营的人都乱窜、呐喊、逃跑”(士7:21);和合本将此处的“呐喊”译为“三百人呐喊”;从其他译本的翻译可以看出,此处的“呐喊”是米甸人自身发出的:
“全营的人都乱跑,他们一面叫喊,一面逃跑。“(新)
“全营的人都乱窜;又呐喊,又逃跑。”(吕)
“敌军全部仓惶叫喊奔逃。”(现)
“只见敌方全军乱窜,惊叫逃跑。”(当)
“那时敌营惊醒,乱喊乱窜。”(思)
 
然而,基甸的作战计划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全因“耶和华在米甸联军中,事先已降下惊慌恐惧的气氛”(士7:13-14)。
 
(五)耶和华的刀——米甸联军“用刀互相击杀”(7:22)
最后,当以色列军队在米甸军营四围吹角、高呼“耶和华和基甸的刀”时——“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这些刚从睡梦中被惊醒,又没有光源可供辨认友军敌军的士兵,在惧怕和慌乱中,就开始用刀互相击杀——耶和华用来毁灭敌人的“刀”是米甸人自己的。米甸联军意识到自己战败后,就开始向“约旦河东方向”逃跑。
 
值得注意的是,基甸和跟随他的军队在此根本“没有作战”(手无寸铁),他们只是原地站在米甸联军的四围而已,耶和华就在“换更”时,使敌军混乱、溃败,如同他曾在埃及所行的——“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做声。’……到了晨更的时候,耶和华从云火柱中向埃及的军兵观看,使埃及的军兵混乱了……到了天一亮,海水仍旧复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时候,耶和华把他们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出14:13-28)
 
 
现代应用
在这段记录以色列人和米甸联军战争的段落里,我们看见有关神子民争战的原则。这样的争战不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圣战(吉哈德),它乃是强调神的子民对耶和华的信心倚靠——不是倚靠我所无的,而是倚靠神而有的属灵战争。对基甸和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不应该关注自己的缺乏,兵力的不足,武器训练的不足,要关注他们有耶和华的刀,这是信心的操练。人生百态有太多的事是在我们控制以外的,更多的时候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甸来说这段战争的时期出现了太多意外的场景,神裁了两次兵力,面对多如蝗虫般的米甸联军,外邦敌军的奇异解梦,以及出人意料的奇袭战术。这其中令人捏了一把冷汗,有些则让人充满惊喜。这让我们看见神工作的果效,惟有在我们顺服、采取行动之后,才能逐渐知道。因为神的计划我们没有办法纵览,但是事后回味却令人惊叹不已,因为主的智慧无法测度。
在经文中反复出现“手”的主题,也提醒我们:到底如何来看“我们手中”所作的工?在现实中常会面临这样的试探:做成了这些事,到底是我的成就,还是归荣耀于神?归荣耀于神不是一句口头禅,而是潜移默化的行动。更多的时候,这种试探不是在失败贫困中出现,反而是在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之时,比如成为有钱人,或成为名牧,或成为某方面的名人等等。这对我们是一个严肃的提醒,因为我们常会下意识以人的成功与否,来判断一个人到底是蒙神赐福(更多时候会认为这是属灵的标志)。更多的时候,即使我们不倚靠神,也有可能成功,至少在人看来是如此。但可以确定,在这样的高峰中,骄傲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也撒旦犯的原罪。惟愿我们效法基督,学习舍己和谦卑,我们才可能在这种伴随成功而来的试探中全身而退。
 
另外从这段经文里,也看见基督的影子,基甸带三百人置之死地而后生,基督也在十字架上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一仗中神透过这个疑心重重的士师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米甸人的奴役,照样神也是透过基督在十字架上解决罪和死的问题,拯救新约的以色列人(教会)脱离魔鬼的奴役。基甸在执行命令过程中反复怀疑,尽管最终还是顺从,基督在地上三十三年半,从一而终执行天父的命令,这是我们当效法的。我们今天被救赎回来,完全是基督所做成的工,正如当年以色列人从米甸人手中被解救是出于神的恩典与怜悯。愿神帮助我们,阿们!
 
 
参考资料:
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 刘光启
另外有弟兄给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