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系列十一
经文:6:25--40
拆毁巴力祭坛与试探神的基甸
1.敌对百姓——拆毁巴力的坛(6:25-27)
(一)耶和华指示基甸“拆毁巴力的坛”
到这里才第一次知道,基甸的父亲约阿施是一位“敬拜巴力者”,更是“建造巴力祭坛,建立异教信仰者”;放在今天,就像一些寺庙的董事或者理事。因着“蒙召的拯救者-基甸”的作为,使得俄弗拉当下同时存在“耶和华沙龙的坛”和“巴力的坛”。
显然,这还不足以“拯救以色列”,以色列岂可侍奉两个神?基甸获得的“平安”依旧是“个人性”,而非“群体性”的,以色列若要“彻底获得拯救、平安”,必须先“离弃偶像、忠于耶和华、恢复与彼此间的平安关系”。
于是,名为“伐木者”的基甸(?????????),在蒙召当晚被耶和华告知要先从本族本家开始“治本——拆毁巴力的祭坛、砍下祭坛旁的亚舍拉木偶”,之后才进一步呼召基甸“治表-驱逐米甸联军,拯救以色列脱离欺压”(士6:33-35)。
许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个人性的平安——即个人得救就好,至于群体性的——要么不懂,要么关我屁事。实际上这是许多中国教会的传统,神的拯救是要我们成为一个敬拜的团体,而不是孤立只注重自己是否得救的个体,这也是旧约常常强调的以色列与耶和华盟约关系。
(二)耶和华指示基甸“重建耶和华的坛”
除了“拆毁巴力的祭坛”之外,神同时也指示基甸“重建耶和华的坛”。
首先,基甸被吩咐要预备一头牛,并特别指明是“你父亲的牛,就是那七岁的第二只牛”(士6:25);虽然经文没有指明“第一只(头生的)牛”到哪里去了,但可能是七年前,已被约阿施(或某个巴力祭司)拿去献给巴力为祭。
除了预备祭牲,神还指示基甸“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你的神筑一座坛……”(士6:26a);这里所用的“磐石”(??????)是由动词“避难”衍生出来的名词,其主要的意思是“安全、庇护的地方”,因此《和合本》有批注说明“原文是保障”——换句话说,这个祭坛是被建造在“防御的高台、非常显眼的位置,无法被隐藏”;此外,神要求基甸“整整齐齐”地筑坛,意思是要“慎重的建造”。
最后,神指示基甸“……将第二只牛献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 (士6:26b);此献祭是“象征性”的(并非为了与会幕的祭坛对立),为要“表明这坛的归属者”,以此取代原先“巴力的祭坛”;同时,用“亚舍拉木偶”的碎片作为柴,无疑是对巴力和亚舍拉的“蓄意侮辱”。
(三)怯弱的基甸因“害怕家人与同乡”,而“在夜间行事”
当基甸从神领受新的使命后,“基甸就从他仆人中挑了十个人,照着耶和华吩咐他的行了”(士6:27a);按正常的判断,会认为基甸终于信心大增,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能的勇士”,回应神的呼召。然而,作者随后将基甸的恐惧心态充分描绘出来,根据原文的动词与介词连用,更贴切的翻译——“他因太怕父家与本城的人,以至于不敢在白昼行这事,但在夜间行了”(士6:27b 另译),这段描述让人对基甸的期待感和好感度顿时减少,不过,至少他还是顺服了神的吩咐!
基甸拆毁他父亲的坛,除了“可能冒有生命危险”(被父亲和同乡判死刑)之外,最低限度也有“冒着被驱逐、剥夺产业继承权的风险”;而之后的士师耶弗他,则没有产业继承权(士11:1-2)。
2.基甸家人的良性参与(6:28-32)
(一)“基甸的父亲约阿施”为基甸作辩护
基甸拆毁偶像、为耶和华筑坛的行动,次日就引起震动,他的同乡宣判要治死他;面对众人的愤怒,“巴力祭坛的建造者-基甸的父亲约阿施”便出面回应,说“你们是为巴力争论么?你们要救他么?谁为他争论,趁早将谁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毁他的坛,让他为自己争论吧!”(士6:31)
这里有关俄弗拉亚比以谢族人的反应,是相当的讽刺与可悲。因为按照摩西的律法,申命记13章的记载,在以色列人中不论是先知、作梦的,或弟兄儿女妻子朋友甚至是匪徒,引诱你们去事奉别神,所有人当治死这些人,不可手软。结果这些人没有觉悟,反倒要杀顺服耶和华的基甸。
约阿施在此使用的“争论”这个词????,除了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争论”之外,也用于“法庭上的控告”,例如:“耶和华起来辩论(????),站着审判众民”(赛3:13),而约阿施在此更可能是后者的用法。
约阿施在此为基甸作出的辩护:“若巴力真是神,他不单有能力保护人,也理当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祭坛;但巴力自己都没有去保护自己的祭坛,更没有惩罚拆毁祭坛的人,你们为何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作巴力的‘委托律师’呢?”在此,约阿施很巧妙地回避了“巴力是不是真神”的议题,避免进一步刺激到拜巴力的群众(当他说“巴力若果是神”时,并没有要否定这个“神”)。
(二)“耶路·巴力”的由来——基甸至终会成为“忠于耶和华的基甸”?亦或“屈服于巴力的耶路·巴力”?
“耶路巴力”(??????????)本身的字意,与约阿施与群众所说的“让巴力与他争论”稍稍存在张力——这个复合字并非是命令语气的“让巴力与他争论”,是以陈述语气的“巴力将会争论”的意思。
另外,关于耶路巴力的名字,解经家Daniel I.Block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耶路巴力可能是基甸父亲约阿施最早起的名字,但是在与“巴力宗教”信仰对立的旧约圣经中,才比较多用基甸这个表明他后来行动的名字,来称呼这位大能的勇士。这也是为什么在士师记第8章,当圣经开始提到这位英雄的灵性软弱和他留下的后患时,士师记作者又恢复使用耶路巴力这个具有异教色彩的名字。
“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士8:29)
3.神的灵临到基甸,四个支派联军跟随(6:33-35)
33节记载“米甸联军过约旦河”是一个倒叙,与“基甸蒙召,拆毁偶像”的事件是几乎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在“拆毁偶像”的叙事后,作者将镜头再次转移到“米甸联军过约旦河”,在“巴拉大败西西拉联军的战场——耶斯列平原”安营;这似乎已为战役的胜败埋下了伏笔。
战争一触即发,基甸临危受命,“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作者在此用了特别的描述,“(穿戴)耶和华的灵”——在士师记中,“耶和华的灵”临到一个人,是作为一种“对后续行动的背书”,表明“神此刻与士师同在,将藉士师完成神的工作”;因此,基甸此刻“吹角集结军队”,是“出于耶和华的作为”。
圣灵的工作也非常奇妙,首先回应基甸的号角声、跟随他出征的,居然就是前不久“因拆毁巴力的祭坛,而判决基甸死刑”的同乡本族“玛拿西-亚比以谢族”(30节);此外,同时还有住在耶斯列平原周围的“玛拿西半支派人(约旦河西)、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西布伦与拿弗他利,参与了“巴拉与西西拉的战役”)。
可能,“基甸拆毁巴力祭坛”的消息,很快传播到四围的以色列同胞耳中,并建立了对基甸的信誉,如同“以笏刺杀伊矶伦”带给以笏在呼召上的帮助。
4.怀疑的基甸向神求印证(6:36-40)
序、基甸“缺乏信心的多疑症”再次发作
当基甸吹角时,“一大群人回应呼召、前来参战”可视为“神的同在与作工的印证”;但是当敌军已聚集安营、战事紧锣密鼓、战争迫在眉睫、以色列军队也聚集时,基甸的“多疑症”又开始发作——他需要确认“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去吧,靠着你这能力从米甸人的手掌中拯救以色列,我不是已差遣了你吗?”(士6:12、14另译)的承诺仍然存在,可以依靠;于是,在“献祭印证”(士6:17-20)之后,又两次向神求“羊毛与露水的印证”(士6:36-40)。
从四个支派联军跟随(士6:33-35)到率领三百人击败米甸(士7:16-22)两个段落之间,都是许多“延迟战争、提供印证”的记载,反映出基甸的小信与惧怕:
(一)基甸首次藉“羊毛潮湿,周围干燥”求“小印证”(6:36-38)
古近东寻求神谕的方法,是向神明“提出是非性的问题”,然后让神明透过某种“非是即否的机制”提供答案。在以色列,这种求问神的方式是藉由“前往会幕所在地-以法莲的示罗,请祭司透过乌陵与土明求问神”(民27:18-23;书18:1),例如“约书亚就在示罗耶和华面前,为他们拈阄。约书亚在那里按着以色列人的支派,将地分给他们”(书18:10);但此刻,战争已迫在眉睫,基甸显然不可能专程再跑一次示罗,故此,他转而寻求“可供获得神谕、是非答案的自然现象”。羊毛的性质,决定了其容易吸水;当羊毛在室外、禾场上暴露一夜后,会吸收大量的露水;禾场一般是干的石地或泥地,不会积露水;那些生活在没有溪流和泉水的沙漠区域居民,就有透过这种方式获取水源的。
换言之,基甸几乎是“藉正常自然现象求问神谕”;或许在基甸看来,他正“提供耶和华一个‘通知计划有变’的机会”;若一切正常,显明“神的计划没有发生改变,答案是‘是’”;若出现反常现象,就表明“计划有变,答案是‘否’”。
然而,若基甸这次设计的“藉正常自然现象-羊毛潮湿、周围干燥求问神谕”的理论与上述的推理相同,那如此正常的“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神没有注意,忽略了基甸的微信留言,因而沉默”;显然,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很容易诱发基甸的“多疑症”——为此,得到“小印证”的基甸并不满足,要“向神求更有难度、更大的印证——倒转自然现象,使羊毛干燥、周围潮湿”。
虽然如此,基甸于次日“将羊毛挤一挤,从羊毛中拧出满盆的露水来”(士6:38)也是颇不寻常的现象,但是在“收割、打麦子的季节,干燥炎热的6-7月份”,羊毛竟能吸收到这么多的露水——基甸若是信心足够,理当看出这是“神回应的迹象”!
(二)基甸再次藉“羊毛干燥,周围潮湿”求“大印证”(6:39-40)
当基甸说:“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士6:39b)时,这个希伯来文在主词是“人”、受词是“耶和华”时,常指人在“试探神”(如出17:7;民14:22)——这是神明文禁止人去作的(申6:16);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够推测基甸此时的心态,也可了解他为何会在第二次寻求印证时,先对神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39a节)——“恒久忍耐、满有恩慈”的耶和华,为了让基甸完成使命,拯救选民,此刻竟忍耐基甸的试探!
基甸这种做法表明了小信和畏惧,放在今天,例如信徒想求证神的旨意。然后说,主啊,明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就说明你的旨意如何如何。到第二天又说,主啊,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就说明你的旨意如何如何。这是妥妥的试探神!基甸这样的求证不是一个正面的例子,相反,这是一个相当负面的例子。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在教会里就看过类似的这种做法,甚至我自己曾有过这样的做法。
顺服圣灵的引导,常常在我们身上变成一句空话。很多基督徒一味强调这样或那样的“感动”,却沦为主观武断而不自知,他们周围的基督徒也因为他们声称“神的旨意”而不能给予任何建议。因此神的话语、圣经的原则就很重要,事实上我们要透过圣经的话来查验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有时候所谓的感动只是冲动而已),是否合乎神的真理,是否能造就人。基甸在这里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不知道何为神的旨意,而在于他是否全心相信!经文39节基甸说: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我们就该小心,到底在寻求神的旨意时,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只是希望神赐一个我们想听的答案,还是认为这只是一个仅供参考的意见,或者我们真的认定神是我们的主,我们预备听从他的话语?盼望寻求神的印证不至于成为我们的借口,不会变成我们试探神的工具。
纵观整卷士师记,在所有的士师中,唯有基甸是“直接从耶和华的使者、耶和华那里领受信息,甚至有对话”,也是唯一一位“被给予多次印证”的士师;然而,基甸却是最胆怯、多疑的士师。
耶和华知道基甸的无理要求、试探,但却一句责难的话也没有说,只是耐心的把基甸所要求的给了他——透过这些叙事,基甸的缺陷只会放大神的恩典,这是“耶和华恩慈行为的范例”,而非“人求问神旨的教材”。
基甸不像摩西,反而像“在旷野试探神的以色列人”。正如前述,基甸在此“疑惑、小信、反复试探神”的举动,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行为模式如出一辙(出17:2-7;民14:22);以色列民族对神的态度都反映在基甸身上,基甸好像是整个以色列的缩影;同样,神对基甸的多次忍耐与宽容,也是神对以色列的态度的缩影。
许多时候,恩典只有在对比中方显浩大,今天的教会就是新约的以色列,我们许多的做法正如旷野的以色列人一样。试探背逆神,惹他发怒,然后神却一次又一次的施恩怜悯我们,我们当悔改。许多时候我们心里会想神的恩典和慈爱在哪里?似乎没感觉到,确实,生活中没觉得神有什么慈爱,如果对比出埃及在旷野的以色列人,神真的是多多忍耐我们,不然我们早就像可拉一党,被地所吞灭。
思想经文: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基督时,我们就看见这种差异是何等的大。基甸做为拯救者——士师,神依然忍耐使用有这些毛病的人,透过基甸将平安赐下,修复与以色列的关系。基督在地上33年半,没有一件事违背神的诫命,在客西马尼园更是三次祷告:不要照我的意思,乃是要照你的意思!基督也像基甸一样,透过他在十字架上的征战,将平安赐给选民,这平安是赦罪的平安,也是与神和好的平安。愿主的平安常与我们众人同在,阿门!
参考资料:
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 刘光启
另外有弟兄给的资料
经文:6:25--40
拆毁巴力祭坛与试探神的基甸
1.敌对百姓——拆毁巴力的坛(6:25-27)
(一)耶和华指示基甸“拆毁巴力的坛”
到这里才第一次知道,基甸的父亲约阿施是一位“敬拜巴力者”,更是“建造巴力祭坛,建立异教信仰者”;放在今天,就像一些寺庙的董事或者理事。因着“蒙召的拯救者-基甸”的作为,使得俄弗拉当下同时存在“耶和华沙龙的坛”和“巴力的坛”。
显然,这还不足以“拯救以色列”,以色列岂可侍奉两个神?基甸获得的“平安”依旧是“个人性”,而非“群体性”的,以色列若要“彻底获得拯救、平安”,必须先“离弃偶像、忠于耶和华、恢复与彼此间的平安关系”。
于是,名为“伐木者”的基甸(?????????),在蒙召当晚被耶和华告知要先从本族本家开始“治本——拆毁巴力的祭坛、砍下祭坛旁的亚舍拉木偶”,之后才进一步呼召基甸“治表-驱逐米甸联军,拯救以色列脱离欺压”(士6:33-35)。
许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个人性的平安——即个人得救就好,至于群体性的——要么不懂,要么关我屁事。实际上这是许多中国教会的传统,神的拯救是要我们成为一个敬拜的团体,而不是孤立只注重自己是否得救的个体,这也是旧约常常强调的以色列与耶和华盟约关系。
(二)耶和华指示基甸“重建耶和华的坛”
除了“拆毁巴力的祭坛”之外,神同时也指示基甸“重建耶和华的坛”。
首先,基甸被吩咐要预备一头牛,并特别指明是“你父亲的牛,就是那七岁的第二只牛”(士6:25);虽然经文没有指明“第一只(头生的)牛”到哪里去了,但可能是七年前,已被约阿施(或某个巴力祭司)拿去献给巴力为祭。
除了预备祭牲,神还指示基甸“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你的神筑一座坛……”(士6:26a);这里所用的“磐石”(??????)是由动词“避难”衍生出来的名词,其主要的意思是“安全、庇护的地方”,因此《和合本》有批注说明“原文是保障”——换句话说,这个祭坛是被建造在“防御的高台、非常显眼的位置,无法被隐藏”;此外,神要求基甸“整整齐齐”地筑坛,意思是要“慎重的建造”。
最后,神指示基甸“……将第二只牛献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 (士6:26b);此献祭是“象征性”的(并非为了与会幕的祭坛对立),为要“表明这坛的归属者”,以此取代原先“巴力的祭坛”;同时,用“亚舍拉木偶”的碎片作为柴,无疑是对巴力和亚舍拉的“蓄意侮辱”。
(三)怯弱的基甸因“害怕家人与同乡”,而“在夜间行事”
当基甸从神领受新的使命后,“基甸就从他仆人中挑了十个人,照着耶和华吩咐他的行了”(士6:27a);按正常的判断,会认为基甸终于信心大增,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能的勇士”,回应神的呼召。然而,作者随后将基甸的恐惧心态充分描绘出来,根据原文的动词与介词连用,更贴切的翻译——“他因太怕父家与本城的人,以至于不敢在白昼行这事,但在夜间行了”(士6:27b 另译),这段描述让人对基甸的期待感和好感度顿时减少,不过,至少他还是顺服了神的吩咐!
基甸拆毁他父亲的坛,除了“可能冒有生命危险”(被父亲和同乡判死刑)之外,最低限度也有“冒着被驱逐、剥夺产业继承权的风险”;而之后的士师耶弗他,则没有产业继承权(士11:1-2)。
2.基甸家人的良性参与(6:28-32)
(一)“基甸的父亲约阿施”为基甸作辩护
基甸拆毁偶像、为耶和华筑坛的行动,次日就引起震动,他的同乡宣判要治死他;面对众人的愤怒,“巴力祭坛的建造者-基甸的父亲约阿施”便出面回应,说“你们是为巴力争论么?你们要救他么?谁为他争论,趁早将谁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毁他的坛,让他为自己争论吧!”(士6:31)
这里有关俄弗拉亚比以谢族人的反应,是相当的讽刺与可悲。因为按照摩西的律法,申命记13章的记载,在以色列人中不论是先知、作梦的,或弟兄儿女妻子朋友甚至是匪徒,引诱你们去事奉别神,所有人当治死这些人,不可手软。结果这些人没有觉悟,反倒要杀顺服耶和华的基甸。
约阿施在此使用的“争论”这个词????,除了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争论”之外,也用于“法庭上的控告”,例如:“耶和华起来辩论(????),站着审判众民”(赛3:13),而约阿施在此更可能是后者的用法。
约阿施在此为基甸作出的辩护:“若巴力真是神,他不单有能力保护人,也理当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祭坛;但巴力自己都没有去保护自己的祭坛,更没有惩罚拆毁祭坛的人,你们为何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作巴力的‘委托律师’呢?”在此,约阿施很巧妙地回避了“巴力是不是真神”的议题,避免进一步刺激到拜巴力的群众(当他说“巴力若果是神”时,并没有要否定这个“神”)。
(二)“耶路·巴力”的由来——基甸至终会成为“忠于耶和华的基甸”?亦或“屈服于巴力的耶路·巴力”?
“耶路巴力”(??????????)本身的字意,与约阿施与群众所说的“让巴力与他争论”稍稍存在张力——这个复合字并非是命令语气的“让巴力与他争论”,是以陈述语气的“巴力将会争论”的意思。
另外,关于耶路巴力的名字,解经家Daniel I.Block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耶路巴力可能是基甸父亲约阿施最早起的名字,但是在与“巴力宗教”信仰对立的旧约圣经中,才比较多用基甸这个表明他后来行动的名字,来称呼这位大能的勇士。这也是为什么在士师记第8章,当圣经开始提到这位英雄的灵性软弱和他留下的后患时,士师记作者又恢复使用耶路巴力这个具有异教色彩的名字。
“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士8:29)
3.神的灵临到基甸,四个支派联军跟随(6:33-35)
33节记载“米甸联军过约旦河”是一个倒叙,与“基甸蒙召,拆毁偶像”的事件是几乎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在“拆毁偶像”的叙事后,作者将镜头再次转移到“米甸联军过约旦河”,在“巴拉大败西西拉联军的战场——耶斯列平原”安营;这似乎已为战役的胜败埋下了伏笔。
战争一触即发,基甸临危受命,“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作者在此用了特别的描述,“(穿戴)耶和华的灵”——在士师记中,“耶和华的灵”临到一个人,是作为一种“对后续行动的背书”,表明“神此刻与士师同在,将藉士师完成神的工作”;因此,基甸此刻“吹角集结军队”,是“出于耶和华的作为”。
圣灵的工作也非常奇妙,首先回应基甸的号角声、跟随他出征的,居然就是前不久“因拆毁巴力的祭坛,而判决基甸死刑”的同乡本族“玛拿西-亚比以谢族”(30节);此外,同时还有住在耶斯列平原周围的“玛拿西半支派人(约旦河西)、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西布伦与拿弗他利,参与了“巴拉与西西拉的战役”)。
可能,“基甸拆毁巴力祭坛”的消息,很快传播到四围的以色列同胞耳中,并建立了对基甸的信誉,如同“以笏刺杀伊矶伦”带给以笏在呼召上的帮助。
4.怀疑的基甸向神求印证(6:36-40)
序、基甸“缺乏信心的多疑症”再次发作
当基甸吹角时,“一大群人回应呼召、前来参战”可视为“神的同在与作工的印证”;但是当敌军已聚集安营、战事紧锣密鼓、战争迫在眉睫、以色列军队也聚集时,基甸的“多疑症”又开始发作——他需要确认“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去吧,靠着你这能力从米甸人的手掌中拯救以色列,我不是已差遣了你吗?”(士6:12、14另译)的承诺仍然存在,可以依靠;于是,在“献祭印证”(士6:17-20)之后,又两次向神求“羊毛与露水的印证”(士6:36-40)。
从四个支派联军跟随(士6:33-35)到率领三百人击败米甸(士7:16-22)两个段落之间,都是许多“延迟战争、提供印证”的记载,反映出基甸的小信与惧怕:
怀疑的基甸向神求印证(6:36-40) |
神指示基甸裁剪过剩的兵力(7:1-8) |
神引导胆怯的基甸夜探敌营(7:9-11) |
神提供基甸得胜的印证(7:12-15) |
(一)基甸首次藉“羊毛潮湿,周围干燥”求“小印证”(6:36-38)
古近东寻求神谕的方法,是向神明“提出是非性的问题”,然后让神明透过某种“非是即否的机制”提供答案。在以色列,这种求问神的方式是藉由“前往会幕所在地-以法莲的示罗,请祭司透过乌陵与土明求问神”(民27:18-23;书18:1),例如“约书亚就在示罗耶和华面前,为他们拈阄。约书亚在那里按着以色列人的支派,将地分给他们”(书18:10);但此刻,战争已迫在眉睫,基甸显然不可能专程再跑一次示罗,故此,他转而寻求“可供获得神谕、是非答案的自然现象”。羊毛的性质,决定了其容易吸水;当羊毛在室外、禾场上暴露一夜后,会吸收大量的露水;禾场一般是干的石地或泥地,不会积露水;那些生活在没有溪流和泉水的沙漠区域居民,就有透过这种方式获取水源的。
换言之,基甸几乎是“藉正常自然现象求问神谕”;或许在基甸看来,他正“提供耶和华一个‘通知计划有变’的机会”;若一切正常,显明“神的计划没有发生改变,答案是‘是’”;若出现反常现象,就表明“计划有变,答案是‘否’”。
然而,若基甸这次设计的“藉正常自然现象-羊毛潮湿、周围干燥求问神谕”的理论与上述的推理相同,那如此正常的“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神没有注意,忽略了基甸的微信留言,因而沉默”;显然,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很容易诱发基甸的“多疑症”——为此,得到“小印证”的基甸并不满足,要“向神求更有难度、更大的印证——倒转自然现象,使羊毛干燥、周围潮湿”。
虽然如此,基甸于次日“将羊毛挤一挤,从羊毛中拧出满盆的露水来”(士6:38)也是颇不寻常的现象,但是在“收割、打麦子的季节,干燥炎热的6-7月份”,羊毛竟能吸收到这么多的露水——基甸若是信心足够,理当看出这是“神回应的迹象”!
(二)基甸再次藉“羊毛干燥,周围潮湿”求“大印证”(6:39-40)
当基甸说:“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士6:39b)时,这个希伯来文在主词是“人”、受词是“耶和华”时,常指人在“试探神”(如出17:7;民14:22)——这是神明文禁止人去作的(申6:16);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够推测基甸此时的心态,也可了解他为何会在第二次寻求印证时,先对神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39a节)——“恒久忍耐、满有恩慈”的耶和华,为了让基甸完成使命,拯救选民,此刻竟忍耐基甸的试探!
基甸这种做法表明了小信和畏惧,放在今天,例如信徒想求证神的旨意。然后说,主啊,明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就说明你的旨意如何如何。到第二天又说,主啊,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就说明你的旨意如何如何。这是妥妥的试探神!基甸这样的求证不是一个正面的例子,相反,这是一个相当负面的例子。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在教会里就看过类似的这种做法,甚至我自己曾有过这样的做法。
顺服圣灵的引导,常常在我们身上变成一句空话。很多基督徒一味强调这样或那样的“感动”,却沦为主观武断而不自知,他们周围的基督徒也因为他们声称“神的旨意”而不能给予任何建议。因此神的话语、圣经的原则就很重要,事实上我们要透过圣经的话来查验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有时候所谓的感动只是冲动而已),是否合乎神的真理,是否能造就人。基甸在这里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不知道何为神的旨意,而在于他是否全心相信!经文39节基甸说: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我们就该小心,到底在寻求神的旨意时,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只是希望神赐一个我们想听的答案,还是认为这只是一个仅供参考的意见,或者我们真的认定神是我们的主,我们预备听从他的话语?盼望寻求神的印证不至于成为我们的借口,不会变成我们试探神的工具。
纵观整卷士师记,在所有的士师中,唯有基甸是“直接从耶和华的使者、耶和华那里领受信息,甚至有对话”,也是唯一一位“被给予多次印证”的士师;然而,基甸却是最胆怯、多疑的士师。
耶和华知道基甸的无理要求、试探,但却一句责难的话也没有说,只是耐心的把基甸所要求的给了他——透过这些叙事,基甸的缺陷只会放大神的恩典,这是“耶和华恩慈行为的范例”,而非“人求问神旨的教材”。
基甸不像摩西,反而像“在旷野试探神的以色列人”。正如前述,基甸在此“疑惑、小信、反复试探神”的举动,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行为模式如出一辙(出17:2-7;民14:22);以色列民族对神的态度都反映在基甸身上,基甸好像是整个以色列的缩影;同样,神对基甸的多次忍耐与宽容,也是神对以色列的态度的缩影。
许多时候,恩典只有在对比中方显浩大,今天的教会就是新约的以色列,我们许多的做法正如旷野的以色列人一样。试探背逆神,惹他发怒,然后神却一次又一次的施恩怜悯我们,我们当悔改。许多时候我们心里会想神的恩典和慈爱在哪里?似乎没感觉到,确实,生活中没觉得神有什么慈爱,如果对比出埃及在旷野的以色列人,神真的是多多忍耐我们,不然我们早就像可拉一党,被地所吞灭。
思想经文: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基督时,我们就看见这种差异是何等的大。基甸做为拯救者——士师,神依然忍耐使用有这些毛病的人,透过基甸将平安赐下,修复与以色列的关系。基督在地上33年半,没有一件事违背神的诫命,在客西马尼园更是三次祷告:不要照我的意思,乃是要照你的意思!基督也像基甸一样,透过他在十字架上的征战,将平安赐给选民,这平安是赦罪的平安,也是与神和好的平安。愿主的平安常与我们众人同在,阿门!
参考资料:
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 刘光启
另外有弟兄给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