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查经式讲道 2010主日40
第45课:基督被钉十字架和安葬
读经:约19:17-19:30
约 19:17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已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约 19:18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
约 19:19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约 19:20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样文字写的。
约 19:21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已说:我是犹太人的王。’”
约 19:22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
约 19:23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
约 19:24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作了这事。
约 19:25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
约 19:26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
约 19:27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已家里去了。
约 19: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
约 19:29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约 19:30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
第45课:基督被钉十字架19:17-30
一、基督被钉十字架
1.背十字架到各各他(19:17)。
约 19:17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已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17)
( 路 23:24-25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把他们所求的,那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释放了;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 太 27:31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他们”是祭司长(19:16)和彼拉多的兵(太27:27)。他们把耶稣带出去。
“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
“出来”的原文 ekselthen,是 eks(from,out of)+erxomai(to come,go )的过去式,意思是他出去(he went out),表示耶稣从耶路撒冷城出去,往各各他走。在此看来13:12,13,就知道祂要在城门外受苦。主耶稣被带去钉十字架时,开头是自己背的;还未到各各他山,因为耶稣已力不能胜了,后来才由古利奈人西门替祂背负 (太27:32,可15:21,路23:26)。
可 15:21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路 23:26带耶稣去的时候,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搁在他身上,叫他背着跟随耶稣。
主耶稣所背的十字架,明明是替我们背的(可以说这十字架是强盗巴拉巴的),但是圣经却说是祂自己的──“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这是说出主那无限的爱,使祂甘心背负我们的十字架,替我们付了罪的代价,却没有一点感觉是冤屈替我们背的。哦,这样的大爱,我们怎能不永远感激!
我们的主从耶路撒冷往各各他去,一路上还要背负自己的十字架。毋庸置疑,这一切情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这是我们主作为我们的替罪者深深降卑的一部分。当时,对重刑犯的一项惩罚就是,叫他们在去受刑的路上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这样的待遇也落到了主耶稣身上。我们的主完全被列在罪犯中间,因我们的缘故而成为咒诅。第二,这乃是摩西律法赎罪祭中最伟大的预表的成就。圣经记着说:“作赎罪祭的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既带入圣所赎罪,这牛羊就要搬到营外。”(利16:27)这些瞎眼的犹太人绝不会想到,他们疯狂地纠缠罗马人,把主耶稣钉死在城门外,却在不知不觉中,成全了那人所见到的最伟大的赎罪祭。圣经上记着说:“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来13:2)
路 23:27-31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骷髅”的原文(kranion,skull)意为头盖骨,“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据说这一个山丘的形状极像死人的头颅,故名“髑髅地”;是按那山的样子而起名的。这山的希伯来话叫“各各他”(Golgotha)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可 15:22),拉丁文是Calvaria,英文名为“加略”(Calvary,路23:33钦订本),它是从拉丁文转来的,其字义和各各他相同。
2. 被列在罪犯之中。
约 19:18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18)。“他们”指罗马兵(19:23)。他们是彼拉多的部下,更是犹太人雇用的杀人团。
诗 22:12有许多公牛围绕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
钉十字架的酷刑,在罗马帝国历史上,仅采用于主耶稣在世前后一段不很长的时期,似乎是神专为应验旧约的豫言和豫表而安排的(参民廿一8~9;申廿一23;徒十三29;加三13)。
他们把基督钉上了十字架。这种行刑方式臭名昭著,人人皆知。通常把人钉在十字架的方式是先把罪犯的衣服剥光,让他躺在十字架上;再把他的两只手用绳子捆绑在十字架横梁的两边,;然后把他的脚用绳子捆绑在竖立部分。再用长钉钉手钉脚;然后,把十字架竖起来,放进一个预先挖好的坑里;最后,就让受刑人慢慢地痛苦死去。这种行刑方式乃是让犯人受苦最大、断气最慢的一种处死方式。把钉子砸进手脚这种神经和血管密集的地方,肯定会让人疼痛难忍。而且,犯人的手脚受伤不会是致命伤,不会伤到任何主要血管。所以,被钉十字架的人,如果身体强健,就是处于东方的气候,曝露在太阳底下,也会活两至三天,其间所忍受的痛苦极大,让人求活不得,求死不能。
当我们读到“钉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必须记住的我们尊贵的主耶稣所经历的苦难。对敏感、柔弱的人来说,很难会想象出比这更令人伤心的极刑了。
诗 22:12-17有许多公牛围绕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他们向我张口,好象抓撕吼叫的狮子。我如水被倒出来,我的骨头都脱了节,我心在我里面如蜡熔化。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
这样的刑罚,就是主耶稣为我们这些罪人甘心乐意地承受的。我们的主就这样被挂在天地之间,完全成就了摩西在旷野所举起的铜蛇的预表(约3:14)。
可 15:25-28钉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上午9点)的时候。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有古卷在此有这就应了经上的话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
“还有两个人和祂一同钉着,”这两个与主同钉的人乃是强盗。这句话说出:
1.正应验了“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的预言。
2.祂是以罪犯的身分被挂在木头上,因此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参彼前二24)。
“耶稣在中间”表示“祂不但是和两边的强盗同类,且是比他们(两个强盗)更可恶的”(Calvin)。
耶稣的十字架证明:
人是完全堕落的,世人比禽兽更凶恶。
耶稣背负了我们的罪,祂在人和神面前成了罪人。
神恨罪,耶稣虽然是神的儿子,但让祂受痛苦。
耶稣的十字架显示神的爱和咒诅(赛53:4)。
十字架上的耶稣表示祂三方面的工作。
挂在空中的耶稣是在人和神中间唯一的中保(提前2:5)。耶稣又是救主。当一个强盗向耶稣求救时,祂立刻拯救了他。耶稣又是审判主,因为祂离弃了那仍然批评耶稣的另一个强盗。
祂在十字架上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使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就是强盗),能得着释放(参来二14~15)。
3.罪状 “犹太人的王,”
约 19:19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19)。“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指一块写着犯人名字和罪状的牌子,往往钉在十字架上。如此才能避免一些人的误会和批评。耶稣也不例外。“名号”的原文(titlos,title)意为标题,或名牌。耶稣的名牌是非常的奇妙:有名称,有职位,但罪状却是“犹太人的王”。这样的耶稣还要被钉吗?是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罪。在此比较四福音书所说的耶稣的名号。
马太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太27:37)。
马可说,“犹太人的王” (可15:26)。
路加说,“这是犹太人的王” (路23:38)。
约翰说,“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19:19)。
虽有不同的表现,但共同点是“犹太人的王”。
“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这句的原文按顺序排列的英文是:
JESUS THE NAZARENE THE KING OF JEWS
耶稣 那 拿撒勒人 那 王 犹太人的
“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在人看,这个罪状名牌对主、并对犹太人,乃是一种的讥诮嘲弄(参21节),但也说出了祂正是为此而被钉十字架。彼拉多原来不知道耶稣是犹太人的王(18:29,33,35)。但神藉着祂的主权,指导彼拉多的笔(guided the pen of Pilate),叫他写成“犹太人的王”,是要高举祂儿子的圣名(Calvin),约翰所写的名号是正确的,详细的;因为当时他和耶稣的母亲站在那十字架的旁边(19:26,27)。其他的人记载有省略(有些只记罪状,没有记人名。可 15:26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约 19:20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样文字写的。(20)。“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是因逾越节,从各地聚集来的人多,“与城相近”表示耶稣被钉的地方不是城内,乃是城外(来13:12,13)。犹太人认为耶稣没有资格死在那圣城内,所以把祂丢在城外,是羞辱祂的另一罪行。惟独本卷说“三样文字”的事,“三样文字”的意义:
希伯来(Hebraisti,in Hebrew)(宗教文字),可代表世界的宗教和其教义。
罗马(Romaisti,in Latin)(拉丁文是罗马的官方文字,是法律的·文字),可代表世界的政治和律法。
希腊(Hellenisti,in Greek)(是哲学文字),可代表世界的文化和哲学。
这表征主耶稣是被世界上的宗教、政治和文化联合起来弃绝的。彼拉多想要公开的羞辱耶稣。神却指导他使他向全世界的人宣告耶稣为神的儿子(Calvin)。上述的三样文字可代表当时的全世界。三样文字暗示犹太人的王耶稣就是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更是统治“各族、各方、各民、各国(启5:9)的万王之王”。
事情是这样立定的,也是这样发生的。我们的主在降世以前,天使长加百列就已经向童贞女马利亚宣告说:“主神要把祂祖大卫的位给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祂的国也没有穷尽。”(路1:32-33)我们的主刚刚降生,就有三位博士从东方来,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太2:2) 就在我们的主被钉十字架的前一周,有许多人簇拥着祂进耶路撒冷,大声呼喊:“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12:13);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 18:37)当时,所有敬虔的犹太人普遍相信:当那位弥赛亚,也就是大卫的子孙降临时,祂必会作为君王降临。我们的主在整个服事过程中,一直传讲的就是天国,也就是神的国度。祂实在是王,正像祂告诉彼拉多的那样,祂乃是一个与这世上列国完全不同的国度的王,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国度中的真正的君王,是一位拥有真正的臣民的统治者。祂生是君王,活是君王,被钉十字架也是君王。祂还要作为君王再次降临,统管全地,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唯愿我们注意,一定把基督作为君王来认识,并在自己的心中确立祂的国度。只有那些今生把基督作为君王来顺服的人,末日之时才会发现祂确是自己的救主。唯愿我们充满喜乐地把信心、爱心和顺服归给祂,这是祂最珍视的。
约 19:21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已说:我是犹太人的王。’”(21)。祭司长如此抗议,因为他们知道“犹太人的王”就指“犹太人的弥赛亚”(出15:11,诗2:6,45:1,2,赛9:7,32:1,耶23:5,何3:5,亚9:9)。“犹太人的王”就是“犹太人的弥赛亚”之别名。
我们的主作为王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把写有“王”这一名号的牌子挂在祂的头上方,使得这事更加清楚确凿。只要能懂希腊、拉丁和希伯来三样文字,都肯定明白那位被挂在各各他山上三个十字架中间一个,祂头上挂有写着君王名号的牌子。那些祭司长看到彼拉多给我们的主所写的牌子之后的感受。他们十分恼怒。因为他们不喜欢彼拉多把这位钉上十字架的罪犯,公开地称作“犹太人的王”。他们已经窥探出来,彼拉多之所以这样做,是受潜藏在他心底的轻蔑和嘲讽的驱使。虽然犹太人声称“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是谎话,但他们并不喜欢如此公开地宣告他们把自己的王钉上了十字架。他们对这名号所反映出来的意思感到很恼怒。除此之外,他们的良心或许也已经感到不安。虽然他们这样刚硬、邪恶,但我们可以确信,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内心深处却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冤枉人的事,这是一件连他们自己以后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无法交待的事。所以,他们就让彼拉多把这个名号换掉,而说我们的主耶稣只是一个假装的王——一位“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的骗子。他们知道把骗子钉十字架,他们没有罪;把“犹太人的王”钉十字架,他们的罪就重大了。
约 19:22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22)。这节的原文是:
ho gegrapha, gegrapha
what I have written, I have written.
什么 我已经写了, 我已经写了。
那位邪恶的罗马总督的刚硬、傲慢、专横的性情,从这几句话里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这几句话也表明他对犹太人的蔑视。他很高兴让他们这个把自己的王钉上十字架的民族,继续受人们嘲笑和轻蔑。很有可能,这位罗马总督在自己的妻子、良心和那些祭司长之间摇摆,既感到为难,又忧心重重;现在就不一样,彼拉多蛮横地决定不再在任何事上满足这些犹太人的要求。他已经让步太多,允许他们谋杀一位无辜的义人。他不想再让步了,一寸也不行。他表明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此事上必要保持强硬,毫不退让。彼拉多凭着他强悍的意志这一次终于把那些恶毒的犹太人的愿望弃置一边。尽管祭司长反对,彼拉多还是把我们的主作为“犹太人的王”,钉在十字架上。
这因为是神在控制彼拉多。表明他所写的,并不是出于他自己,而是在神主宰的手下,所以不容他更改;这正好肯定了一个事实:主耶稣的王权乃是终极而不可改变的。在此彼拉多无意中用代表世界的三样文字,向全世界的人,大大的宣传了耶稣就是弥赛亚。是“犹太人的王”
4.恶人的讥笑,衣服被瓜分。
太 27:39-40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 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可 15:29-30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太 27:41-44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他倚靠 神, 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 神的儿子。’”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的讥诮他。(可 15:31-32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那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是这样的讥诮他。
路 23:34-37当下耶稣说: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他,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 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
路 23:39-43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 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2“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约 19:23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23)。他们很可能把我们主的手和脚钉在十字架上之前,就已经剥光了祂身上的衣服。然后,就把衣服放到一边,先去把我们的主钉上了十字架,把写着祂名号的牌子挂在了祂的头上方,还把十字架竖了起来;现在,兵丁已经完成了他们血腥的工作。
(太 27:35-36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
紧接着,他们就做或许他们以前惯常做的事了——分钉上十字架之罪犯的衣服。按罗马的惯例,被处死之人的随身财物都归给行刑者。我们主的衣服也是这样。他们活干完了,就回到衣服那里,照着他们以前的惯例,开始分衣服。
罗马兵丁一般四人成为一组,还有一个百夫长(可15:39)。他们把耶稣钉死之后,把祂的衣服拿走,是圣经曾经预告的事(诗22:18)“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这也证明主耶稣的死,不是出于人的手,而是出于神的主宰。
“又拿祂的里衣,”“里衣”是一种衬衣,从颈部遮盖到膝盖或踝骨。
“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大祭司的内衣是一片织成的,没有缝儿。约翰在这里提示主耶稣不单是王,还是大祭司。也说明了兵丁不撕开里衣的原因。
约 19:24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作了这事。(24)。
圣经上告诉我们,这些兵丁的行为完全应验了一千年以前的一个预言(诗22:18)。这一预言说,人不仅要分这位弥赛亚的外衣,还要为祂的里衣拈阄。这四位残暴的罗马士兵丝毫没有想到,他们实际上是在为人们提供证明圣经可靠的证据!他们只看到,我们主耶稣的“内衣”是一件好衣服,还可以接着用。若是把它撕开每人一份,实在可惜。所以,他们就拈阄,看谁能得着这衣服。但是,他们这样做,也就加添进像云彩一样多的“见证人”中,来证明圣经的权威性。人们不会想到,他们都是神手中成就祂旨意的器皿。
我们当看到,兵丁对待我们的主就像对待一切普通罪犯一样,剥光祂的衣服,在祂眼前分祂的衣服,把祂视作已经死亡,被人遗弃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件事上,正像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一样,我们的主用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作了我们的赎罪祭。祂被剥光衣服,列在罪犯当中,像罪人一样被苦待,为的是让我们可以披戴祂那纯全完美的义袍,并被算为无罪。
原来富足的神子为我们成了贫穷(林后8:9)。死无立足之地。在祂身上一无所有,就连自己的身体也当作挽回祭(罗3:25)。
5.耶稣的孝顺。
约 19:25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25)。本节和随后两节经文,记下的是一件极其震撼人心的事。这件事在其他三卷福音书中都没有记载。约翰告诉我们,就在主受难这一令人伤心至极的时刻,马利亚,也就是我们主耶稣的母亲,还有其他三位妇女,就站在我们主被钉的那个十字架旁边。四位姐妹(本节)和约翰(下节)站在十字架旁边(5个人)。上两节(23,24),四个兵丁和一个百夫长在十字架下面(也是5个人)。如此表示真爱耶稣的人和铁石心肠的人成了对比。
“有祂母亲,”就是主耶稣的母亲,也是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参太十三55;廿七56)。
“与祂母亲的姊妹,”就是西庇太两个儿子(使徒约翰、雅各)的母亲(参太廿七56),名叫撒罗米(参可16:1,15:40)。
“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四福音书中仅此处提到“革罗罢”的名字,革罗罢”有“名誉的父亲”之意。据说他就是使徒雅各(小雅各)的父亲,又名亚勒腓(参可三18),他的妻子也叫马利亚(参可十六1)。
“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被七鬼受过苦的姐妹(路 8:2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
就在那群辱骂我们主的犹太人和粗暴的罗马士兵中间,这几位敬虔的妇女坚定地站在我们主的旁边,表明她们对祂那毫不止息的爱。“爱情如死之坚强”(歌8:6)。这些妇女代表平常、软弱、被人轻看的信徒,素日默默地跟随并服事主,当其他的门徒弃主而逃(参可十四50)时,她们仍一直跟随主到十字架下,也就是跟随主直到死地。当我们想到我们的主耶稣当时乃是一位被处死刑的罪犯,受到犹太祭司长特别的恨恶,并被罗马士兵处死这些事情时,这群敬虔妇女所表现出来的对主的忠心以及她们的勇气,真是令我们钦佩。只要这个世界还在,她们就会向世人强有力地见证,神的恩典怎样在那些软弱之人身上做工,对主耶稣的爱给人带来何等大的力量。当所有门徒(其中一个除外)都离弃我们主的时候,竟然还有几位妇女大胆地承认祂。可以这样说,最后离开十字架的是这些妇女,最先来到坟墓的也是这些妇女。
马利亚,我们主的母亲就站在那里。当她看到自己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肯定明白了老西面所说预言中的真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5),对此你还会怀疑吗?
为什么我们主的那些凶狠的犹太仇敌和残暴的罗马士兵,允许这些敬虔妇女站在主的十字架旁边,没有赶走他们呢?这是我们无法做出判定的问题。或许,那位监督行刑的百夫长对这一小群正在哭泣的软弱的妇女动了怜悯之心。
用3“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既简洁又感人的话,把她交托给了自己最爱的,也是最有爱心的那位门徒。约 19:26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26)。圣经告诉我们,就是在我们的主忍受巨大的身心创痛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母亲。祂深深地想到母亲的丧子之痛,以及她亲眼看到这种惨景给她带来的撕心裂肺的影响。主耶稣知道,尽管她很敬虔,但仍是一位女人,作为女人,她必定会对儿子之的死深深伤痛。所以,祂就
“祂所爱的那门徒,”就是使徒约翰(参十三23;廿一20);
约翰的母亲就是主母马利亚的姊妹撒罗米(参25节;太廿七56;可十六1),所以耶稣的母亲和约翰两人原来就是姨母和外甥的关系。
所以耶稣叫祂年轻的使徒约翰照顾祂的母亲。
约 19:27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已家里去了。(27)。当时耶稣还有四位肉体上的弟弟(太13:55),但耶稣没有提及他们,反而把祂的母亲托付给祂亲爱的使徒约翰。耶稣不考虑到祂弟弟们的面子,只考虑神的荣耀,孝顺绝不是荣耀人的,乃是荣耀神的(弗6:1)。
那时约瑟已过世,她其他的儿子还不信耶稣是弥赛亚。那门徒是主所爱的,又在十字架的旁边。耶稣就把马利亚托付给他。主藉着十字架的死,促成了祂母亲和祂所爱门徒的崭新关系,这表明祂的死分赐神圣生命给在十字架下仰望的人们,使他们(即信祂的人)在生命里联结为一。
“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意即从此负起照顾她生活起居的责任;约翰的家境比主耶稣的家境要富裕得多(参可一20;约十八15注解)。
单凭常识,大家也知道,需要别人照顾和保护的马利亚,永远都不可能帮助世上的男男女女进入天国,更不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神和人之间的中保。因此,可以说,在罗马天主教的各样发明中,再也没有哪条教义比“崇拜圣母马利亚”更缺乏圣经上和理性上的依据了。虽然这种说法使人不快,但一点都不过分。
唯愿我们从这种争辩转向更实际更重要的问题。唯愿我们思想以下这句话的时候就得着安慰:在这位无比温柔的主耶稣里,我们得到了祂对凡相信祂之人的无比怜悯和无比眷顾。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句话:“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可3:35)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仍然眷顾马利亚!主的心,永不改变。耶稣绝不会忘记那些爱祂的人,就是他们陷在极其悲惨的境况中,祂也必会记念他们的需要。难怪彼得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5:7)
﹝问题改正﹞有人批评主耶稣轻慢祂的肉身母亲,在言词上对她似乎不敬(参二4;太十二46~50;可三31~35;路二48~49),因此认为祂事亲不孝。但这是不认识圣经之人的看法。事实上,祂从小就顺从双亲(参路二50~51);及至长大,据说因祂的父亲早逝,祂既身为长子,便接续父亲的职业,躬亲作木匠(参可六3),照顾母亲和弟妹们的生活所需,直到祂年满三十岁才出来传道(参路三23)。当然,在祂周游四方、公开传道的三年半期间,无法兼顾服事母亲的责任,可能托请弟弟们(雅各、约西等)承担。而祂在临终时,为祂身后母亲的生活作了妥善的安排,祂的孝心在此表露无遗。
主耶稣在十字架苦刑之中,却没有忘记祂的母亲,而将她托付给祂最爱的那门徒,就是约翰。这给我们看见,主是何等完全。祂一面向父全然尽忠,一面向肉身的母亲尽孝,祂真是神人两全其美的一位救主!
太 27:45从午正到申初(原文是第九时,犹太时间要加6时等于下午三时),遍地都黑暗了。
路 23:44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
可 15:34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4“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参太27:45,46)
太 27:47站在那里的人,有的听见就说:“这个人呼叫以利亚呢!”
二;耶稣的受死
1.渴了
约 19: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28)。我们必须永远牢记,在我们主受死的所有细节中,没有一件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这一伟大赎罪祭的每个部分,都是三一神在其永恒的计划中预定和安排好的,甚至我们主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也都包含在祂的计划之中。甚至祂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一个字──“我渴了”(在原文只有一个字),乃是为了成就神的话语。
5“我渴了,”引自《诗篇》。(诗 69:21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我渴了”这句人们经常说的话,我相信,就是要向众人公开见证,见证祂身体遭受的痛苦是剧烈的、真实的;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人们因我们主所表现的异常平静和忍耐就猜想说,祂是奇迹般地没有承受任何苦难。恰恰相反,祂愿意让那些站在祂旁边的人知道,祂感受到了重伤之人,因为祂出血过多,所以感受到渴死的痛苦。特别是那些被钉十字架的人所经历的——那种火烧火燎一般的干渴。
表明祂身受死亡的煎熬,因为渴乃是死的滋味(参路十六24;启廿一8)。这话也表明祂虽然是神,却也十足是一个人,具有人性,与一般人一样,有生理的感受(参来四15;五2,7)。
诗 22:15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
亨利说:“地狱里的煎熬表现为一种极其强烈的干渴,这在那位富人恳求一滴水来凉凉自己舌头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路16:24)。假如基督没有在十字架上受难,并说‘我渴了’,那么,我们都会遭受那永不止息的干渴!”
祂原来是我们的生命水,是生命水的泉源。祂口渴了的结果,是要叫我们永远不渴(4:14,6:35)。
约 19:29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29)。
可 15:36有一个人跑去,把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不来把他取下。”
“牛膝草”是苇子(太 27:48内中有一个人赶紧跑去,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是长高约四尺的草。也可能是“牛膝草和海绒”一起绑在苇子上。牛膝草也使我们想起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前夜,用牛膝草蘸了血,涂在门楣和门框上。
蘸醋给耶稣喝,含有戏弄的意味(参路23:36),岂知他们此举,竟也是为着应验旧约的豫言(参诗六十九21)。
诗 69:21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就在主耶稣断气之前的最后一刻,仍要如此受到人的戏弄和讥诮。可见人的一言一行,都在神的豫知和豫定之内。
2.成了!
约 19:30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30)。此时此刻,我们的主赐给我们一个显明的证据,表明祂在身体上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也表明祂像任何其他遭受痛苦的人一样,渴望使干渴减轻一点,士兵把醋送给祂。接下来,我们的主耶稣就说出了祂最后也是最庄严的话:“成了。”在希腊语中,这句著名的话是用完成态表达的,意思是:“已经成就了。”这句话既简单又庄严,圣约翰在这里没有对它进行注释或解释什么;因此,我们就需要自己揣摩它的丰富含义。
1900多年以来,无数的信徒竭力解明这节经文,已经挖掘出其中的一部分含义。无论如何,在这样一种场合,由主这样一个人,在这样一个时刻,也就是在祂临死之前,它绝不可能仅仅就是说出来的两个字而已。它所包含的深意,无人能够完全测透。我们可以确信,某一种单个的对这句话的解释根本涵盖不了它的深意。这句话充满了丰富、完全、深邃的真理。
我们主的意思是,祂已经完成了遵行神圣洁律法的工作。作为我们的元首和代表,祂已经最大限度地遵行了神的律法,撒但在祂身上一无所获。祂已经完全地遵行了神的律法中一切要求,使神的律法为大为尊。伯克特(Burkitt)说道:“若是基督留下哪怕一个罪债未给我们偿付,我们就是有祸的。我们必要在地狱里永远灭亡”。
我们主的意思是,祂所受的各样患难都已经结束。就像祂的使徒所说的,祂已经“行完了自己的路程”。祂遭受罪人苦待和顶撞的漫长人生,最重要的是,祂因背负我们的罪,在客西马尼园,在各各他山上所忍受的巨大苦难,终于结束了。风暴止住了,最恶劣的时刻过去了。那苦杯,也已经喝尽了。
马丁·路德说:“我从‘成了’这句话中,得到极大的安慰。我不得不承认说,‘我为遵行神旨意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完全的,都不过是破碎的工作。可是,律法却要求我成全它的一点一画。’基督就是律法的总结。律法所要求的,基督都已经为我们成全了”。
但以理曾这样预言祂说:“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但9:24)自从我们的主诞生在伯利恒,三十三年以来,祂已经做了一切的事,付上了一切赎价,完成了祂一切的工,忍受了一切为拯救罪人所必须承受的苦难,满足了神的公义。那仗,祂已经打过,并且取得了胜利。三天以后,借着从死里复活,祂证明了自己的得胜。
我们主的意思是,神关乎祂要受死的定旨先见现在已经应验和成就。神在永世中命定祂必要经历的苦难,现在祂已经经历到了。
“成了,”凡是关乎我们蒙救赎的事,基督在十字架上藉着受死,都替我们作成了。祂没有留下任何的难处,要我们自己去解决。
“成了!”这是主自己最大的凯歌,这也是普世罪人最大的喜信!因着主耶稣十字架的功劳,毁坏了撒但的权势,赎清了人类的罪恶,完成了父神的旨意;哦,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成了”!
我在下面简单总结了一些对这句重要话语的解释,也许没有人提出异议。
“成了”的原文(tetelestai,it has been finished)意为结束了。基督背着十字架所完成的是:
1)律法对罪人所说的一切咒诅,祂都接受了(加3:13)。
2)圣父所托付祂的救赎工作,祂都完成了(启1:5)。
3)父神对祂的儿女所应许的救恩,祂都成就了(太1:21)。
我们主的意思是,“成了,”祂伟大的救赎之工在此完全成就了。
3.耶稣的断气
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30)。
耶稣说,“成了”之后,还要说,最后的一句话。
太 27:50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
路 23:46耶稣大声喊着说:7“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我们的主耶稣所说的七句名言,按顺序是这样的:
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2.“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
3.“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约19:26)。
4.“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
5.“我渴了”(约19:28)。
6.“成了”(约19:30)。
7.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路23:46)。
“便低下头,”“低下”原文意思是“靠枕头躺卧床上”,这个动作表示祂成功的满足。是主耶稣有意识的低下头,交出自己的灵魂。也表明耶稣真正断气了。
“将灵魂交付神了,”注意,四部福音书都未说主耶稣“死了”,而说“将灵魂(原文和气同字)交付神了”(本节)或“断气了”(参太廿七50;路廿三46),这表示祂的死不是由于自然的原因或由于耗尽力量,乃是祂自动的把气息(即灵魂)交付给神。主的性命不是被人夺去的,祂乃是自愿为羊舍命。
交付”的原文(paradidwmi,to give over,hand over,deliver up,commit,intrust)意为交给、移交、交出、交付、委托、信托等,表示基督的死绝不是被动的,乃是主动的。如此才能成就10:18的话。
主受死完全是出于祂的自愿。就这一方面来讲,主的死不象一般人的死。而且,当我们想到祂是神与人合于一个位格中时,我们就无需为此感到迷惑了。对主耶稣来说,若不是祂的意旨,祂的身体和灵魂的最后分离,就不能发生。并且,犹太人和罗马人所拥有的力量加在一起,也无法违背祂的意旨。我们死,是因为我们不能阻止死发生;基督死,乃是因为祂甘愿去死。并且,若不是祂看为最好,这时刻就不会到来。祂论到自己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约10:18)。事实上,我们知道,主耶稣是在早上大约9点被钉十字架,当天下午3点左右死去的。单单身体上的痛苦,并不能解释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一个被钉十字架的身强体壮的人,有时会挂在上面垂死挣扎三天之久!因此,我们的主愿意在被钉十字架的当天,就将自己的灵魂交托给神,显然是有其智慧的原因。我们稍微动动脑筋就能知道,祂那样做的原因就是要确保让自己代赎的死公诸于众。天还没黑,祂就在许多观看的人面前死去了,所以,祂实实在在地死了,这是人们永远都无法否定的事实。这种甘心乐意、对自己受死和受死时间的选择,就我判断,乃是藏在我们所读到的这节经文的最深处。
按圣父的旨意,祂主动的把自己献给神(来7:27,9:14)。这节证明神的儿子代替我们忍受了一切的痛苦就是祂的全胜(Calvin)。
“唯愿我们永远称颂神,因祂使主基督在许多见证人面前“气就断了”,实实在在地死在十字架上。这一“气就断了”,换来的乃是我们的救恩。若基督最终没有为我们受死,那祂的生命、祂所行的神迹和祂所传的道就都是枉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而且是赎价,是代赎者为我们献上的死。当我们的主耶稣“气就断了”时,这桩自人类堕落以来,世上所发生的最大交易就做成了。
太 27:52-54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百夫长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 神的儿子了。”
可 15:39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有古卷无“喊叫”二字),就说:“这人真是 神的儿子!”
太 27:51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
路 23:47-48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 神,说:“这真是个义人!”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
应用:
当我们看到基督受死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祂是为我们赎罪,代替我们而死。祂的死就是我们的生。祂死,我们才可以活。虽然我们是罪人,但我们若信靠主基督,就必因此而永远活着,因为基督已经为我们死了,无罪的代替了有罪的。撒但不能把我们拖到地狱的永死里。第二次的死也不能害我们。我们可以坦然地说:“谁能定我的罪,谁又能杀死我的灵魂呢?我清楚地知道,我是当死的,并且因我所犯的罪,也当被处死。但是,我那伟大的元首和代赎者已经替我而死;当祂为我代死以后,我这个可怜、软弱的肢体就在神眼中被看作已经死去。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基督已被钉十字架,为我而死。我的罪债已偿清,你岂能要我付两次吗?”。在父神眼中,祂所应允为世人之罪偿付的赎价终于了结,天国的大门向所有信徒都打开了。
阿门!
参考:《约翰福音注释》 刘焕俊牧师著
《暗夜大光》莱尔 著
摩根解经《约翰福音》坎伯。摩根 著 方克仁译 四版
李苍森编《约翰福音》释义
丁道尔 新约圣经注释《约翰福音》
查经资料大全2005年《约翰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