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系列十七:宗教改革所针对的教义问题

2018-06-24 08:00:46 张叶平 弟兄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宗教改革所针对的教义问题

回顾
上次我们讲到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于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张贴95条论纲,从此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而这一次的变革是前面几百年各种因素积累而产生的,这也绝不是偶然。不管是教会内部对教皇的不满,对教导的不满,社会制度的变化,政治的变化,文艺复兴等等,使得当时的人们对现状极度不满,而路德恰好在这个时间做了导火索的事。上次也提到赎罪券还记得吗?我们新教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清楚赎罪券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且也讨论了路德的95条的部分内容。

 教会历史系列十七

 

宗教改革所针对的教义问题

 

回顾

上次我们讲到路德在15171031日于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张贴95条论纲,从此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而这一次的变革是前面几百年各种因素积累而产生的,这也绝不是偶然。不管是教会内部对教皇的不满,对教导的不满,社会制度的变化,政治的变化,文艺复兴等等,使得当时的人们对现状极度不满,而路德恰好在这个时间做了导火索的事。上次也提到赎罪券还记得吗?我们新教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清楚赎罪券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且也讨论了路德的95条的部分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下面的历史部分,当路德捅了“马蜂窝”之后的续集!

 

引言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与之前的改革不同,因为这次是教义方面的改革。路德曾经这样说:“他们批评的是教会的做法,我批评的是教会的教导。”

所以我们要明白新教和罗马天主教会在教义方面的分歧,要从当时的一些文献着手。这次我们会简单的过一遍路德遭遇,然后来看三个文献:教皇利奥十世的绝罚令、路德的《小要理问答》以及《奥斯堡信条》。

接触这些早期的信经信条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后来的信条是在这些信条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充出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改教运动后产生的三大宗派在教导上是基本一致的。

 

一、路德的经历

1.路德被传到罗马

当路德在15171031日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张贴《95条信纲》后,事情开始慢慢发酵。到公元1518年七月,教皇发出传票,路德到罗马他本人面前。路德如果真的去罗马,必定是死路一条;因为在当传讲异端是极其严重的罪,何况路德是其中的罪魁,火刑是难免的。
路德有一位忠实而有大权的朋友——选侯腓勒德力。多年来,德国人对教廷早已不满,选侯腓勒德力非常不愿自己国家的钱流进教皇的财库。腓勒德力又喜欢喜欢路德,因此腓勒德力尽他最大的影响力,要罗马取消对路德的传票。
这时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良已经又老又病,需要选一位新皇即任。当时有三位人选:一位是西班牙王查理,一位是法王法兰西斯,第三位就是撒克逊选侯腓勒德力。教皇盼望腓勒德力能成为皇帝,因为他认为腓勒德力比其它两位容易操纵。因此教皇听了腓勒德力的话,取消了对路德的传票。

2.厄克向路德提出挑战
路德在威登堡大学的一位同事迦勒斯大教授(Car1stadt),写了一套反对厄克(Eck)的论文;因为厄克写过一本反驳路德九十五条的小册。而厄克又写了一些驳回迦勒斯大的论文;在论文中,他进一步对教皇的至高权柄提出极端的看法。于是路德写了十二篇论文回复;在第十二篇论文中,路德宣告说:罗马教会超越其它教会的要求,只是根据近四百年来教皇的颁令,在这以前的一千一百年间,教会中根本没有这种至高无上权威的存在。
这种对教皇的攻击,过去从未听说过,因此厄克无法容忍,他向路德提出挑战,要和他辩论教皇的至高权柄”,于是与厄克约定1519年七月在莱比锡辩论

 

3.比锡之辨

公元1519年七月,厄克与路德彼此面对;这次辩论八半八两。但厄克用巧计对付路德,使路德不得不在最后宣称:君士坦斯会议对胡司的某些教导作了不公正的定罪。这样厄克用计使路德公开承认,自己与一位被教会正式指责为异端的人站在一边。当路德宣称胡司并没有什么错时,听众激动了起来,撒克逊公爵乔治大声喊着说:上帝啊,帮助我们,这真是可怕的瘟疫!”严格的说,这次路德是输了,但是场内输了却赢了场外。
路德的论点都是根据历史:他提醒大家,东方希腊教会本是基督教会的一部份,但他们从未承认罗马主教有至高权威。此外,基督教历史中,许多早期大公会议也根本不知道所谓教皇至尊的事。然而,由于路德已经和被定罪的异端者胡司站在一边,便得不着任何支持。

着反对教皇的至尊”和“会议的无误,路德和罗马教会的冲突开始升级,进入了生死攸关的严重局面。比锡之辩以后,厄克立刻赴罗马,要求教皇利奥发出革除路德教籍。于是公元1520年六月十五日,教皇利奥签署了革除路德教籍教谕,而路德以焚烧教皇的教谕做为回应。

4.皇帝传唤路德

教皇用尽所有的权柄要使路德屈服,都没有成功;就向属世的最高权位人物——皇帝求助。在莱比锡辩论会期间,查理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位查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查理五(charles V)。他承继了奥地利与西班牙的领土,又统荷兰、大利的大部份,以及小部分美洲的殖民地。他被选为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使他成为继查理曼大帝后,领土最大的一位君王。

查理五是虔诫的天主教徒,因此皇帝立刻下诏传唤路德,出席第二年在沃木斯(Worms)召开的国会。

 

5.沃木斯国会(The Diet of Worms
在皇帝的安全通行保证下,路德于公元1521年四月二日首途前往沃木斯四月十七日,礼拜三下午四点,路德来到国会。

一位官员指着桌上的书,质问路德说:这些书是你写的吗?你要收回这些书,还是继续维护?路德回答时,以肯定的口气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他恳求皇帝开恩给他时间思考,使他的答案不至伤害到神的话,也不使自己的生命处于险境。
国会议员们经过一段时间磋商,然后宣布皇帝批准路德的请求,只是他必须在廿四小时内提出他的答案于是国会暂时休会。

6.政治问题
路德第一次在国会出现,虽然简短,对历史却有重大的意义。

过去二百年中,教皇和皇权相争,教皇制遭到严重败绩。如今教皇利奥十世请沃木斯国会处理路德案件,想玩属灵权柄高于属世权柄的套路。换句话说,教皇利奥十世想玩一石二鸟之计,他利用沃木斯国会对付路德,平息异端的同时,将教皇的权势提升到皇帝的权势之上。
教皇已经革除了路德教籍,他希望皇帝定路德为异端,并把他置于刑罚之下从另一方面说,假如国会审问了路德,就算路德后来被定罪,这是国会自己的判决,并非出于教皇;所以,教皇决不希望皇帝给路德听审的机会。
路德要求皇帝给他时间思考,看起来合情合理,其实并不单纯,因为他的要求,事实上包括了第二天在国会前的听审。因为在路德到达之前,国会已经开了很久,教皇这一边的人,日夜辛劳,防止路德从国会获得听审的机会。当国会决定批准路德的请求时,教皇输了!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关键在于:到底是教皇优越,还是皇帝优越?于是皇帝、德国君王及贵族们都站到路德这一边来反对教皇,因此,这位默默无闻、被革除教籍的贫民路德,在那短短的一刻,成为皇帝与全德国反对教皇权势的门士。
当路德第一次出现在国会的那一天,政治问题就已成定局,宗教问题不过是顺带的小问题

7.路德第二次出席国会
第二天,四月十八日礼拜四,路德第二次出席国会。

当路德演讲完毕,对皇帝说:如果皇帝所要的只是简明的答案,我可以给他。对我而言,决不可能撤销,除非圣经证明我错了,我的良心持守神的话,昧良心的行为既不诚实,也不安全。我站在此,神啊,帮助我,我无其它选择!

接下来几天中,一连开了好几次会议,最后发现,双方永不可能达成协议。之后,在回去的路上,路德被他的朋友选侯腓勒德力所派的骑士劫持到瓦特堡,在那里开始大量的写作和翻译圣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三个重要的文献内容!

 

二、教皇利奥十世的绝罚令(1520

历史记载表明,教皇反对路德,归根结底是为了权和钱。路德反对所谓人藉着圣礼得神的恩典,从而挑战了教会过人的权力;他又反对售卖赎罪券,又危及到了教会的收入。从利奥十世的绝罚令内容来看,双方的争议焦点在基本教义上。

绝罚令一开头说明教皇拥有来自神的尊荣,引言从大段诗篇和雅歌经文组成的祷文开始,呼求神兴起,敌挡要来破坏葡萄园的狐狸,护卫他的教会。引言的内容提到罗马教会是所有教会的头,在引言的结尾部分指出,教皇已经容忍这些错谬很长时间了,时候已到,现在他要履行自己的教牧职责,给这些错谬定罪。

《绝罚令》列出了路德的 41 条错谬,从《绝罚令》列出路德的第一条“错谬”可以看出,教皇对路德的主要指控是,路德否定人藉着圣礼得恩典的教导,因为路德教导说圣礼只对真心悔改并信神的人有益处。

路德被定罪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否定教皇是彼得的继承人,认为教皇不是代表基督在世上管理所有教会的人。路德被定罪的原因还包括他否定有炼狱,就是信徒进入天堂之前受罚、洗罪的地方。

列出了路德的种种“错谬”之后,《绝罚令》接着指出了路德教导的“错谬”,他所有的书籍和论著都被视为是反教廷的,都得化为灰烬。

《绝罚令》语气非常强硬,但教皇仍希望自己听起来是一位好牧者。在《绝罚令》中有这样的话:“良善的神啊,在马丁身上,还有什么是我们忽略了的?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做的?我们为呼召他从这些错谬中悔改而付出的慈父之心是否还不够?”稍后又说:“我们本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所恶意攻击的那些罗马主教——我们的先辈,在教义和教规方面从来没有出过错。”除此之外,路德还被指控因胆敢上诉教会会议去评判教皇而罪上加罪。

《绝罚令》在结尾处呼吁路德及其追随者悔改,如果悔改,他们会“在我们身上找到慈父般的爱,源泉般无尽的父亲的仁慈,怜悯和宽容”。

最后,路德只对其中的六条作出了回应。因此只对最主要的争议——即圣礼在传递神的恩典这条作出了回应。后来,这成为宗教改革所针对的根本问题:罗马天主教教导说,人藉着圣礼得救;路德教导说,神的赦罪之恩是藉着信耶稣基督而得到的。用教义学的话说,双方在人是藉着圣礼得救还是因信称义的问题上针锋相对。

 

二、路德的《小教理问答》(1529

宗教改革否定的是教皇及其教导的权威性,而不是教会生活。所以,基督徒并没有停止教会生活,他们依然去教堂礼拜,很多以前的神父和修士继续承担圣职。不同的是,路德所强调的因信得救,而非因圣礼得救的观点纠正了教会之前错误的教导。从此教会开始强调讲道和教导的重要性,这是过去几百年中被忽视的。正因为忽视了讲道和教导,所以人们对福音知之甚少,而且变得非常迷信。教会开始重视教导,路德也为此写了一本教理问答,《教理问答》是一本教导手册,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在序言部分,路德说到这种教导的必要性,也说到了应教导的内容。在结尾处,路德指出教会就应该教这些内容。

首先,路德在序言提到,他在走访自己教区内的教会时发现,人们对福音知之甚少,为此他感到十分悲哀。他哀叹道,尽管他们是基督徒,也参加圣礼,但他们“连主祷文、《使徒信经》和十诫都不知道,像猪和野兽一样活着”。

路德在要理问答反复提到了主祷文、《使徒信经》和十诫,并且还说到了圣礼教导的必要性。这样做法表明宗教改革是归回早期教会围绕《使徒信经》、圣礼、十诫和主祷文进行教导的做法。路德的《教理问答》就是围绕着这几点来写的,事实证明这是将圣经内容教导给信徒的好方法。

路德也呼吁系统教导圣礼的教义,力劝信徒参加圣礼。当时很多人摆脱了教皇的辖制后开始轻视圣礼。路德是相当重视圣礼的,因此强调信徒必须凭信心参加圣礼,并提到用讲道和教导来教导圣礼的信息,鼓励信徒参加圣礼。

在《教理问答》中,路德对十诫、《使徒信经》、主祷文和圣礼作了简短的解释,也对个人灵修生活提出了一些指导。

 

三、《奥斯堡信条》(1530

路德在查理五世面前为自己辩护,原因在于宗教改革时期,地上的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参与教会事务。他们认为宗教方面的不同意见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视维护教会的稳定为己任。从人的角度来看,路德之所以能够幸存并获得成功,原因在于当时德国境内很多地区的统治者都对路德的教导有好感,因而伸手保护了路德。

地区统治者对路德有好感并提供保护会导致局势紧张,这一点不难理解,毕竟他们受查理五世的统治,而查理五世仍效忠罗马。宗教改革的第一个信条——《奥斯堡信条》,是因为这个信条是在奥斯堡呈交给皇帝的。《信条》的副标题写道:“这是1530 年,各王公及城市代表在奥斯堡呈现给帝国陛下查理五世的信仰告白”。

《信条》在引言指出,皇帝不想卷入宗教分歧中,希望教皇能召集教会会议解决这些问题,但教皇没有这么做。因此皇帝不得不叫所有领袖都呈上一份描述自己信仰的声明,以此来恢复教会的合一。查理五世需要确知教会是合一的,而且当时西欧正在抵挡奥斯曼土耳其的攻打。

《奥斯堡信条》在开头就用了几条来论述三位一体教义,然后就进入了核心部分,开始论述称义的问题:

 “我们教会又教导说: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功德、行为或赎罪使自己罪得赦免、在神面前称义,而是靠着恩典,因基督的缘故 ,并藉着信。当我们相信基督为我们死,因着他的缘故,我们得了赦罪之恩、称义和永生的时候,我们的罪就得赦了,我们就在神面前称义了。”(第 4 条)

当时有些人认为《信条》第4条强调的得救是藉着信,而不是藉着圣礼有些激进,但第5条重申了宗教改革的原则:“为了使我们得着这信心,神设立圣职来教导福音,并施行圣礼。藉着福音和圣礼这两种途径,神赐下圣灵。圣灵随己意在那些听到福音之人的心里做生发信心的工作”路德没有否定教会,也没有否认其教导职责和权威性,这点在第14条可以看到:“我们得到教导,若没有正式蒙召,任何人都不得在教会中公开讲道、教导或施行圣礼。”

在洗礼(包括婴儿洗礼)、参加圣餐等问题上,《奥斯堡信条》的立场与罗马教会的做法是一致的。论到洗礼时说:“神藉着洗礼施恩。”但区别在于:改教家认为圣礼是辅助性的,用于坚固信心,而天主教则认为圣礼是神最主要的施恩途径,参加圣礼的人不管是否相信,都能得赦罪之恩。

《信条》第二部分包括“有争议之事项”,其中的各条反对虚假指控的做法作辩护,其中有两条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第24条和第28条。

24条论到废除弥撒礼一事,接着说到了教会长期对弥撒礼的滥用和错误解释,特别提到教会为募集资金而举行弥撒。还提到有人错误地教导说,基督的死只赎了人的原罪,其他的各项罪都必须藉着弥撒才得赦免;它又补充了一句:“但同时,教会却没有教导信徒去信基督、真心服侍神。”

接着说到教会需要教导信徒,基督的献祭是充分的;“我们藉着信而非藉着善行得蒙神的恩惠。”这就是为什么人要凭信心参加圣餐,若没有信心,领圣餐也是枉然。

28条论到了主教(牧师)的权威,并对属灵方面和属世方面的权威作了清楚的划分。教会牧师只拥有属灵方面的权威,即天国的钥匙(约 20:21-23,太 16:18-20),“天国的钥匙只能通过宣讲神的话语和施行圣礼发挥作用”。稍后又说:“主教的职责是宣讲福音,赦免罪孽,判断教义是否纯正,定那些违背福音的教义为有罪,并将有外在恶行的人逐出教会。”

 

 

总结

改革不是革命,16世纪发生的是宗教改革,而不是改革,因为它是在原有基础上作改进。改教运动之后,教会仍是教会,她也仍然在发挥着自己的职能。正如路德在他《教理问答》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现在,教会的职能与当初受教皇管辖时不同了。教会重新担任起传扬真道的责任,同时继续施行圣礼。宗教改革归根结底是教义方面的改革,它提出了因信称义的教义。神使用路德,重新强调教会的教导职能,呼召人悔改归信,又告诉人们凭信心参加圣礼才于参加者有益。宗教改革指出,福音宣讲是主要的蒙恩之道,藉此恢复了“信心”在神救赎之工中应有的位置。

 

 

 

 

资料来源:

改革宗圣经学院课程二——教会历史 第2

历史的轨迹——祁伯尔 第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