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系列十四
12-13世纪——教皇权势的变化以及教义的发展
回顾
上次我们谈到十字军东征,东征的背景是在东方教会求助下,教皇乌尔班二世透过他优秀的演讲激起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去参加东征。虽然他的动机毁誉参半,但也有上帝的护理在其中。
今天我们继续下面的历史
引言
之前几次已经讲述了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修道团体的发展,了解这些发展对我们眼界大有帮助,因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教会忘记“神的国不属于这世界”(约 18:36)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后果。耶稣曾经对彼拉多说过“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这次我们会关注教会12-13世纪发生的一些事,另外会重点关注13世纪召开的会议,即1215年召开的第四次拉特兰会议所制定的教规以及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所写的《独一神圣教会》教谕。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教会虽然持守着基督教的基要真理,但也在不断接纳错误思想。错误思想可以在教会中寄居许久,甚至几百年。了解这类思想是极其重要的,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是哪些问题导致了教会在16世纪的分裂。
一、教皇权势的上升
之前提过贵格利七世想使教皇超越皇帝的一切,但是并没有成功,甚至叫德皇亨利四世在雪地跪了3天也没有成功。但是,那些继任教皇的脑海中,仍不能忘怀那一次的情景,总想再超越。
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教皇的权势高涨,与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发生强烈的摩擦,逼得皇帝向教皇投降。
历史似乎在重演,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德皇亨利四世在卡诺撒降卑在教皇贵格利七世之前,这次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也两次在意大利降卑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面前,一次在威尼斯,一次在阿南宜。
1.教皇依诺森三世(InnocentⅢ)
依诺森三世担任教皇时(公元1198—1216年),是教会权势的顶峰时期。他出生于显赫的罗马世家,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巴黎修语言学,又在波隆那(Bologna)修法律,是个口才卓越的演说家,又是优秀的音乐家及歌唱能手,二十九岁便当红衣主教,三十七岁被选为教皇。
依诺森对教皇制的理想是由五个因素塑成:贵格利七世的榜样;伪文件“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十字军东征;“藉着罪名(ratione peccati)”的原则;及当时欧洲有利的环境。
五点分别为:
贵格利一生为建立教皇至高无上权势而的努力,虽然失败,但留下了榜样,成为继任教皇的原动力。
“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是一份假文件,但是被当时的人当做真品。这份文件,为依诺森提供了合法而有力的基础。
十字军东征象征全欧洲基督徒反抗回教徒的大联合,每次东征都是由教皇发起,他吩咐国王、皇帝率军出战,他们都服从了,使教皇渐渐以“基督教世界之首”的姿态出现。
拉丁文 ratione peccati 是“由于罪”的意思。教皇宣称:国王每个政治行为都包含道德成分,如果属世国王在政治行为上犯了“不道德的罪”时,教皇不但有权,而且有责任干涉这些国王,并加以斥责。于是这项“藉着罪名”的原则,就在政治的范畴内,给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使他们成为制裁国王的人。
当时欧洲的形势对依诺森非常有利,意大利北部各城逐渐富裕,他们愿意与教皇联合,对抗皇帝。德皇巴巴若沙在十字军东征途中死亡,继任的儿子只在位几年,接下来的是三岁的腓得利二世;法国和其它国家则渐渐开始有民族合一的感觉,当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属世政权制衡依诺森。
2.教皇权势达到顶峰
依诺森一即教皇之位,就恢复了“圣彼得教产”(the patrimony of St. Peter)。这块领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过去由于教皇以土地交换神圣罗马皇帝的保护,变得越来越小。自从依诺森上任后,六百年内,这块教皇领土的疆界一直能保持原状。
教皇依诺森同时也向全世界宣布,他绝不纵容反对他的属世权势。在公元1208年吊打了英王约翰,因为他违抗教皇,最后英王还是屈服了,此后国王和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承认教皇是他们属灵的领袖。除了法王之外,所有的君王都承认教皇也是属世的主宰,他们宣称自己是教皇的臣属,也承认他们的国土是罗马教会的领土。
依诺森三世在位期间(公元1198—1216年),整个基督教世界中,大部份国王部成为罗马教会的封侯,教会权势自此达到了顶峰。
二、教皇权势的衰弱
1.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VM)
在十三世纪,从依诺森三世到波尼法修八世,教皇都能保持教会的属世权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时代,教皇的权势开始快速地衰微。这位教皇很博学又很自大,在位时间公元1294至1303年。
波尼法修为了圣职人员缴税的事和法王发生冲突。因为腓力在法国向圣职人员征收重税;教皇下令不准圣职人员缴纳;法王禁止金、银、宝石出口作为报复;这样便切断了教皇从法国的岁入。于是波尼法修学教皇贵格列七世一样,想吊打法王,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贵格利的这一招虽曾有效,到波尼法修用的时候却不灵了。
原因何在?贵格利在位时,盛行封建制度,有许多强大的贵族,时常反叛皇帝;亨利被革除教籍,给贵族们机会脱离皇帝的辖制,在这种局势下,皇帝很悲剧,不得已要向教皇低头,以保持自己的权位。但到波尼法修在位时,时代不同了,由于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封建制度崩溃,贵族失去权势,民族意识在兴起,尤其是在法国。当教皇革除法王教籍时,法国百姓反而团结起来支持法王,使得法王有底气对教皇开喷。
公元1303年,法王腓力派遣两位代表,带着一队军人,前往阿南宜捉拿教皇。当时波尼法修已是87岁的老人,兵丁竟对他拳打脚踢。这次和法王腓力之争的惨败,以及肉体所受的创伤,对波尼法修是巨大的打击,回罗马几天后便去世。
2.教皇波尼法修八世颁布的教谕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份谕讼,在法王腓力拒绝服从教皇的指令,作为回应,教皇波尼法修八世于1302年11月13日发布了一道教谕,但教谕并没有受到法王重视。
该教谕一开始就从广义上讲了只有一个教会的事实,简要地重复了尼西亚信经中有关“独一、神圣、大公、使徒教会”的内容,声明当时的教会是早期教会的延续。但这份教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教皇的权威。它提到独一教会只有一个头,这头就是基督。接着说:“这头就是基督及基督的代表,彼得及其继任者。”教谕引用约翰福音21章17节中主耶稣吩咐彼得牧养他的羊为经文依据,强调彼得的继任者的地位和权柄。若有人不顺服彼得的继任者——教皇,他们就不是基督的羊。但这个论证是有问题的:虽然主耶稣吩咐彼得牧养他的羊,但圣经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教会中有一个类似教皇这样的永存职分。
谈完教会及教皇是基督接班人后,接着解释为什么教会的权柄高于政府,只有在受命于教会时,政府才能使用宗教事务之宝剑,教皇所引用的经文依据是:“看哪,今日我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耶 1:10),还有哥林多前书第2章第15节:“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教谕宣称,世上的任何人要想得到救恩,都必须无一例外地顺服罗马教皇。但我们知道,教皇如此大声疾呼,只是为重获影响力而作出的尝试。
3.“巴比伦被掳”时期(公元1309一1376年)
公元1309年,教皇宝座从罗马被迁到靠近法国的亚威农(Avignon),直到1376年,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教皇巴比伦被掳时期”。“被掳”是因为教皇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伦”是因为前后持续约七十年之久,正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一样。
教皇制被法王打击后,“巴比伦被掳”更进一步削弱了教皇的特权。因为在亚威农的教皇们,完全听命于法国国王,其它各国人民不再尊重教皇。这时期的教皇制正如第十世纪,教皇受意大利贵族控制之时的情形。
此外民族意识也在其它国家兴起,德国一些王族选举出国王,宣称德王的权柄是来自上帝而非来自教皇。公元136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位时,国会宣布终止英国与罗马教会间臣属的关系,并拒绝缴纳贡金。
在巴比伦被掳时期的教皇,要花费庞大的经费,过奢靡腐败的生活。为了获取更多钱财,教皇们以无耻卑鄙的手段,出卖主教职位及赎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税,以致当时许多人称教皇为“敌基督”。
但还有更糟的事发生!
4.大分裂时期(公元1378一1417年)
意大利人对教廷迁往亚威农非常不悦,想使罗马再度变成为教皇宝座所在地。结果于公元1378年,意大利与法国公开断绝关系,双方各选出一位教皇;于是出现了两位教皇,一位在罗马,一位在亚威农;这段时期(公元1378至1417年)被称为“大分裂”时期。
两位教皇彼此咒诅,彼此开除对方教籍;对当时的真基督徒而言,是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严受到重大打击,从此再也无法完全恢复。
公元1409年,在比萨(Pisa)举行了一次会议以解决这个大分裂。会议决定废除双方教皇,另选亚历山大五世为教皇,但没有一位教皇愿意让位,结果造成三位教皇同时存在的局面。
在这样混乱的情势下,这三位教皇,没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公元1417年,君士坦斯会议(Counci1 of Constance)中,又选了一位意大利红衣主教为教皇,称为马丁五世(Martin V);其它三位教皇怕引起更大的困难,一致支持马丁五世。才使西欧教会再度恢复只有一个“头”的情况,也终止了这次“大分裂”。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创伤,以及教会由于“巴比伦被掳”及“大分裂”所受的苦难和打击,又继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三、教会的改革
1.改革的需要
依诺森召集拉特兰会议的目的之一是要改革教会,而教会也确实需要革新。在当时,基督徒心目中所谓的教会革新,是指圣职人员和修道士的改善,因为那段时期,圣职人员大部份的属灵情况令人叹息。教会拥有大批财富,担任教会圣职是谋生最容易、最舒适的途径;主教的薪水很高,于是有许多非常世俗的人当了主教。巴黎有一位书记说:“我可以相信任何事,但却无法相信一位德国的主教可以得救。”教皇依诺森三世写着说:“法国南部的主教们是平信徒的笑柄。”
在这段黑暗时代中,也不是没有真诚的基督徒,从中世纪许多诗歌中,可以看到深度灵命的流露;其中很熟悉的一首是克勒窝的伯尔纳(Bernard of Clairvaux)所写的“至圣之首今受创伤”。伯尔纳写信给教皇说:“谁能让我在离世之前,看到教会恢复旧日的秩序?当日使徒撒网,是为得人,不为得金银!”有些伯尔纳的著作,后来帮助马丁路德寻得心灵的平安。
越来越多虔诚的信徒感到教会需要革新,这种感觉兴起许多新的修道院及团体。这些新团体强烈地定罪那股渐渐渗入教会的腐化潮流。这些新团体包括:迦马道里会(the Camadoli)、卡都新会(the Carthusians)、西笃会(the Cistercians),最重要的是方济会(the Franciscans)和道明会(the Dominicans)。
在巴勒斯坦则有圣殿武士团(The Templars)、慈善武士团(Hospitalers)及条顿武士团(Teutonic Knights)三个修道组织。他们的目的是保护到圣地的朝圣者,并照顾病患;前二团至今仍在罗马天主教中。条顿武士团在公元1291年前,一直以亚克(Acre)为总部;他们早于1226年迁徙到匈牙利及普鲁士,曾与斯拉夫人与鞑靼人交战,并且努力在波罗的海区域传扬福音。到改教时期,他们的领袖成为复原派信徒,而解散了这个武士团。
2.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兰会议
会议名称源于其召开地点,即罗马城的拉特兰大教堂,会议是由教皇依诺森三世(Innocent III,又译英诺森三世)召集的。他被看作是史上最具权势的教皇,因为当时各国的领袖都承认,他在民事事务上也拥有比国王更高的权力。
依诺森三世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重新夺回圣地并改革整个教会”做铺垫,我们应当特别注意他渴望改革教会这一点。教皇依诺森三世认识到,在教导和基督徒的生活这两个方面,都有问题需要解决。这份历史文件由 70 条教规(决议)组成。其中很多项教规都可看作是为改革教会的道德状况,并为信徒提供属灵关怀而做出的真诚努力。这些教规说明,当时的教会领袖仍然有需帮助信徒在信心方面成长的责任意识。也有很多项教规表明,当时的教会领袖存在贪婪和奸淫的问题。
这份文献的第一部分特别值得一提,它包含了与早期教会教导相一致的全面的教义概括。这部分文献首先论及了父神、子神与圣灵神。在此我们看到,在教会的教导中,马利亚的地位日益攀升,她被称为“永远的童贞女”,这与修士不娶妻的誓言一样反映出了“不嫁不娶比结婚更为虔诚“的观念。
该部分最突出的一点当属对圣餐的观点。耶稣的身体和血被认为是真的包含在饼和杯之中,通过来自神的大能,饼变成了身体,酒变成了血,而不再只是代表基督的身体和血而已。与此相关的一点也很重要,即神甫被当作是有能力带来这种改变的人。(正式的官方变质说)
关于洗礼,认为救恩是洗礼的结果。“洗礼确保人得救恩”的错误观点还没有明文公开,“受洗以后再次犯罪之人可凭真悔改再次被神接纳”,这种观念开始逐渐成熟。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这里能看到“洗礼确保人得救”之观念的部分发展历程。(洗礼与得救划等号)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这部分文献在论及圣礼时是以这样的话结束的:“不仅坚守童贞和禁欲之人能得到永远的救恩,已婚之人若信仰正确,又能行出神所喜悦的的事,也一样能得到永远的救恩。”很显然,这样的结论是在强调“独身生活更为属灵“的观念,同时也指出了人的行为会帮助自己获得救恩。(救恩开始慢慢向行为主义靠拢)
第21条教规讲到了神甫拥有的权力。这一条清楚规定,每个人每年应至少一次向其神甫忏悔,神甫可以规定忏悔之人做适当的事来对所犯的罪进行补赎。此外,至少在复活节这天,人人都当领受饼和酒(平时的圣餐中,因为怕平信徒会不小心把酒即基督的宝血洒在外边,所以他们只可以分饼,而不可领杯,只有神甫才可以领杯)。
同时,这一教规还规定,神甫当严肃对待自己的职分,谨慎谏言,并要守口如瓶。一旦泄密,神甫之职就当被罢免,并被发配到修道院,行终身的补赎。
在教义的发展方面,文献显示,当时教会仍然持守三位一体的教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给予了马利亚更多的尊荣,称其为“永远的童贞女”;而这一点是与“独身生活更为属灵”的思想交织在一起的。圣礼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们相信救恩是通过圣礼得到的;教会越来越多地宣讲救恩是通过圣礼而不是通过信而得的。最后,认为神甫能将饼和酒转变成基督的身体和宝血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神甫越来越像异教祭司,也拥有了所谓的魔力。
四、其他
1.文艺复兴的开始
十字军东征时代,成千上万的西欧人有机会旅行到远方。藉着十字军东征,使西欧人有机会接触到近东地区,而刺激了西欧许多人的思想生活。
十二世纪后,在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兴起许多大学;这些大学以拥有博学及思想敏锐的老师为傲,如:安瑟伦(Anslem)、亚伯拉德(Abelard)、彼得伦巴(Peter the Lombard)、亚伯特马格纳斯、多马阿奎那。敦司苏格徒(Duns Scotus)等人,均被称为“中世纪教授”;他们所教的称为“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是将神学与哲学混合的一种学问。多马阿奎那的巨著“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就是一本古典文学与基督教思想的综合,它成为今天天主教教育的基本教材。
中世纪也建筑了许多伟大的教堂,其中最著名的分别在米兰(Milan)、莱姆斯(Rheims)及科伦(Cologne)。文艺复兴对教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教会存在世上,世界所发生的大改变,迟早要在教会里感受到。
总结
教权与皇权之争的激烈斗争一直是中世纪的主旋律,有起必有落,这也让我们看见教会一但沾上世俗权力就堕落的反面例子(虽然开始只是为了挣脱皇权对教会的控制),这当成为我们的警戒(这种事情在17-18世纪的改革宗发生过)。同时我们也看见这一时期教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不论好坏都能在今天一一找到类似的对应。
第四次拉特兰会议所制定的教规中有关圣礼、马利亚及神甫的教义表明,当时的教会已不再承认使人得救恩的大能来自福音的宣讲,而是认为来自神甫所施行的圣礼;人是通过礼仪而非因信得救恩的。如今,接受教皇领导权的教会仍然持守这样的观点。教皇拥有至高权力的教义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不断被修正,因此教皇已经不再宣称自己在世俗事务上拥有最高权柄了,但却依然坚称自己拥有至高的属灵权柄。这些教义都被在 16 世纪的新教改革运动中建立的众教会所弃绝。
文艺复兴最开始只是为了挣脱教权对人性的控制,在后来演变为对教权的反抗,甚至反对上帝(启蒙运动)。但文艺复兴直接对宗教改革起了到正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会在后面看到。
资料来源:有排版改动
改革宗圣经学院课程——教会历史 第14章
历史的轨迹——祁伯尔 第18-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