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系列十二
教会与政府之间的权力斗争
回顾
上次我们提到修道主义兴起的缘由,发展的过程,神学和哲学对修道主义的影响。而修道主义在历史中常对教会有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主后9-12世纪的历史,教会的改革正是由修道院发起的。
在讲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罗马教会发展的四个阶段:
1罗马教会很早就显出,在教会历史中它会占重要的一席。
2因着罗马主教的努力,教皇制渐渐成形。
3十世纪及十一世纪前半期,教皇制被政府控制,非常腐败。
4教会属灵情况低落时,宗教复兴开始,这复兴是由克吕尼修道院带出来的。
引言
君士坦丁大帝信主以前,并没有所谓“教会与政府关系”的问题。 在异教国家,国王和异教祭司间的关系,不成为问题;有时祭司在国王治下,有时国王在祭司治下。新约教会于五旬节诞生后,教会和政府是分开的。君士坦丁大帝信主前,教会是个被逼迫的团体;君士坦丁的信主将局面翻转,从此政府承认教会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时,教会和政府事实上是两个平行的组织,因此便产生了“教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有三种可能性:
1教会与政府地位同等。
2政府高于教会。
3教会高于政府。
东方的教会采用第二种方法,东罗马皇帝全权控制君士坦丁堡主教长及东方希腊教会。在西方,这个问题造成严重的冲突,有许多人主张政府高于教会,也有许多人主张教会高于政府,只有少数人赞成教会与政府地位同等。
这点看出东西方教会的不同,东方教会在这方面没有问题,因此,东方教会的历史平淡乏味;而西方教会为了和政府争夺领导地位,教会历史中充满活力与巨大张力。
在罗马帝国亡国后那些新兴起的国家中,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的。之前我们已经提到,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政教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查理曼是由教皇加冕为王的,而他也把保护教皇视为己任。
我们因为神学的缘故,在固有的观念中,认为中世纪的教会一直是政教合一,教会控制政府。政教合一只有在宗教和政治领袖为同一人时,才有可能,否则政教合一只不过是一种臆想。在历史中,多数情况是教会被政治控制。因此要把握政教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情况,并非易事。
然而我们仍有必要来关注这些发展,基督教会经历了缓慢的西进运动。西方基督教的是由其在西欧的漫长历史过程塑造而成的,若不了解它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就无法理解今天的基督教。
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来关注这些发展,基督教会的历史并非一部完胜史和圣洁史,有很多事情是令人感到尴尬的。正如圣经从不向我们隐藏神子民的一切罪愆和不足一样,叙述教会历史时也不应当掩藏其罪愆和缺点。这些罪愆和不足提醒我们,教会只有藉着神的恩手才能前行,同时它们也警示我们,作我们的前车之鉴。
接下来我们要考察教会与政府之间的斗争,教会是如何在任命教会领袖一事上努力摆脱政府控制的。关注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同时也看出,当时的教会领袖解决这个问题时所怀的动机是毁誉参半的。
一、教会领袖忘记了教会的本性和使命
中世纪的教会,曾在罗马教皇领导下试图重新夺回教会领袖任命权的。这一权力曾经落入国王及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之手,这些统治者有时甚至会把教会的各样圣职卖给出价高的竞价者。教会领袖的任命权之所以为各方所看重,是因为任职之人不仅可以管辖教会,而且也可以管辖教会所在的地区并征税。
之所出现这种令人难以接受的光景,是因为长期以来,教会的领袖忘记了教会的本质和使命是什么。从本质上说,教会是属灵的团体,这就表示,它是以共同的信仰把人们联合在一起的;其活动是以讲道和教导等属灵方式展开的,这与国家的本质不同。国家通常靠共同的领土和种族背景联合在一起,靠强制手段实施其法律。基督徒也是国家的一分子,耶稣教导信徒要纳税、要尊重在位掌权者(可 12:13-17);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3章1-7节中也是这样教导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既然教会是存在于国家这一实体内的属灵团体,那么她也当竭力持守“属灵团体”这一身份,只关注教会本身的事务,而不干涉国家事务。也就是说,教会应当专注于传讲基督的福音和牧养信徒。
而中世纪的情形却是教会事务与国家事务纠缠在一起。国王发现,宗教的统一对国家有利;教会也发现,国王的保护对自己有益无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因支持国王而得到奖赏,有时甚至会收到钱财、土地等贿赂品。到11世纪时,教会已然成了其领袖所管辖之大片区域内的政治大玩家。当时的教会领袖不仅负责大众的属灵光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同时也是政治领袖。
这样一来,国王在任命新的教会领袖时并不会考虑其属灵状况,而是关心他是否会忠诚于自己。一些教会领袖管理着大片土地,有大笔的收益,甚至能供养军队;也确实有教会领袖招兵买马,甚至彼此兵戎相见。他们是教会领袖,但所作所为却更像是政治领袖。那些在教会中谋求职位的人不是希望服侍神的子民,而是想中饱私囊。
在这里我们想到了在雅各和约翰要求得到耶稣国度中地位最高的位置时,耶稣是怎样回答并警告他们的。耶稣说,外邦的统治者是以权威来治理、管束百姓的,但在神的国度中,想为首的,就要作仆人(可 10:35-45)。但当时的教会领袖却与世上的统治者采取同样的管理手段,没有作仆人,反倒凌驾于众人之上。
二、艰难的斗争过程
因此,教会内部一些人希望能够解决教会领袖政治化的问题,这一改革以那些支持克吕尼修道院所发起的修道院改革的人为先锋。这些人试图用灌输隐修主义理想来使教会的领袖体系恢复健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努力遏止圣职买卖活动,也试图终止皇帝和其他属世统治者对教会领袖的任免。因此教皇和 “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彼此不断的产生争斗。“神圣罗马帝国”指今天的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地区,这一称谓表明,这一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但如今基督教是其国教,因而帝国名称之前加上了“神圣”一词,表明该帝国是属于神的。然而,不论是皇帝还是教皇的行为,都与荣耀神毫不沾边。
1.克吕尼运动的后续影响
“克吕尼运动“的目的在于革新圣职人员、修道士及教皇制。这次改革运动影响到西欧各国许多修道院,不但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修道士、神甫与主教,也影响了无数平信徒,为他们带来心灵、思想全面的革新。事实上,这个运动就是由一个平信徒(亚奎丹公爵)创设修道院而开始的。
之前提过,曾经有三位教皇(本尼狄克九世、西维斯特三世、贵格利六世)同时在位、互相攻击的事?其中以本尼狄克九世最坏、最无耻,他将教皇职位出售。为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并维护健全的教皇制,克吕尼运动的改革家们决定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的亨利三世求援。
亨利三世是一位虔诚的信徒,非常赞赏克吕尼运动。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宗教会议,把西维斯特三世革职,同时逼贵格利六世辞职,并将他放逐到德国。他又召开另一次会议,将本尼狄克九世革职。教皇座位本来就不能容三人同坐。为了避免再卷入罗马的腐败,亨利三世另选一位德国主教就任教皇职,就是教皇革利免二世。然而这个教皇与继任的教皇都很短命,在位不久就去世。亨利便指派自己的表兄弟、土尔主教为教皇,称为利奥九世。
2.教皇利奥九世
他在位五年(公元1049-1054年),是克吕尼运动的强力支持者,正因为他有改革的热诚,才被皇帝指派为教皇。
他一登位就非常忙碌,首先是改组红衣主教会议(College of Cardinals)。原来在罗马早已存在所谓红衣主教,这些红衣主教是教皇个人的助理及顾问。从形态上看,红衣主教会议和教皇的关系正如内阁和总统之间的关系一样。
利奥九世即位之初,就发现这个红衣主教会议全部成员都是罗马人,他们来自罗马的贵族,长期控制教皇,腐化了教皇制,而且不理会克吕尼革新运动。教皇利奥九世重新任命接受克吕尼运动的人为红衣主教,并从不同地区挑选新的红衣主教。这样,围绕着他的一群顾问,不但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而且是来自欧洲不同地区的人。
这样新教皇不遗余力地推动革新,他走遍德国、法国,在各地召开宗教会议,也在各地加强教皇的权势。他强调三件事:1神甫绝对禁止结婚。2不得实行圣职买卖。3非经圣职人员和会众选举,没有人可担任教会职务。
3.克吕尼改革家面临难关
教皇利奥九世去世后,德皇亨利三世又指派一位德国人为教皇,号称维克多二世(Victor II );但他只在位两年(公元1055-1057年),而德皇亨利三世也在公元1056年突然去世。教皇维克多二世对克吕尼改革家及德皇亨利三世都很忠诚。当亨利三世去世时,王子只有六岁,维克多使他在母后爱格妮(Agnes)的辅佐下,即位为亨利四世。
这时克吕尼改革家们面临难关:教皇制虽然已脱离罗马贵族的控制,然而还是藉德皇而维持的,事实上,教皇制不过是换个主人而已。到目前为止,有两个原因使克吕尼改革家们容忍皇室对教皇的控制:1这似乎是教皇制摆脱罗马贵族的唯一之路。2虽然德皇亨利三世也像罗马贵族一样垄断教皇制,但他对革新运动非常赞同,罗马贵族则完全反对。因此,克吕尼改革家们宁可站在皇室这一边。
如今这位神圣罗马帝国能干的皇帝去世了,即位的亨利四世只是一个六岁孩童,当权的是他软弱的母后爱格妮。因此,克吕尼改革家们深信,这是教会摆脱皇室控制的最佳时机。
4.教皇司提反十世
既然克吕尼改革家能够控制罗马,在他们的领导之下,经由罗马圣职人员选出了一位新教皇司提反十世。这件事完全没有经过皇室的决定或影响,甚至根本没有咨询太后爱格妮的意见。教皇司提反十世是个能干的改革家,他宣称所有的圣职都需经“教会”按立,平信徒毫无权柄,他极力反对“平信徒授职礼”。
德皇的权势在于他可以指派自己喜欢的人当主教,如果将这权势从德皇手中夺走,皇帝就变得很弱。德皇当然是不会答应这样做的,因此若教皇要执行他的谕令,必然会造成皇帝和教皇之间强烈的摩擦。
司提反深怕这种摩擦的发生,因此没有推行他的主张,反而要求太后爱格妮支持他就任教皇职;然而,在爱格妮给他支持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5.希尔得布兰
教皇司提反十世去世后,克吕尼改革家们面对的局面十分困难。罗马贵族一直想夺回控制教皇的权势,司提反十世死后才一星期,罗马贵族就选了一个自己人为教皇,是为本尼狄克十世。
于是那些在改革运动中新选出的红衣主教必须离开罗马逃命,然而却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中得到帮助。原来在教皇贵格利六世被放逐到德国时,有一位名叫希尔得布兰的年轻人伴他同往。亨利三世指派利奥九世为教皇,他赴罗马就职时,从德国带希尔得布兰同往。抵罗马后,利奥九世给他副执事的职位,专管教皇的经济事务。这一位在利奥九世时代完全不被人注意的希尔得布兰,在当前艰困的时期中挺身而出,成为黑暗时代的救星。
他注意观察,找到一位赞同克吕尼运动的好教皇;于是佛罗伦斯主教成为他的人选;接着,他联合塔斯卡尼公爵及一部份罗马人支持这位人选;然后,他得到太后爱格妮的认可;最后,他召回那批逃命的红衣主教,他们便选举了希尔得布兰所提出的候选人为继任教皇,这位新教皇的称号是尼古拉二世。
由于塔斯卡尼公爵的兵力保障,尼古拉二世成为罗马的主宰——教皇。从此以后,希尔得布兰成为教皇背后真正掌握大权的人,他成为教会历史中杰出的人物之一。
6.希尔得布兰的明智外交
希尔得布兰成功地打败罗马贵族,将一位以改革为志的教皇选上宝座。然而难处还在,教皇制虽脱离了罗马贵族的控制,但仍在德皇束缚之中。希尔得布兰希望教会也能自德皇的枷锁下挣脱,但教皇制又是不能没有政府支持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支持教皇而不控制教皇的政府。
希尔得布兰环顾四周,发现只有塔斯卡尼公爵(Duke of Tuscany)是可靠的,又用高明的外交手腕使诺曼人成为尼古拉二世的封侯,不但如此,希尔得布兰又为教皇赢得意大利北方的支持。
在这些强大政权有力的支持下,教皇权位非常稳固,希尔得布兰感到这是面对当时最重要问题的时机。公元1059年,在罗马召开的宗教会议中,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废止了“平信徒授职礼”。
7.选教皇的新方法
教皇尼古拉二世时代,最重大的事是建立选举教皇的新方法。这新方法于1059年的会议中宣布,除了一些修正外,这项方法沿用至今。新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把选教皇的大权自意大利贵族及皇帝手中释放出来。
这项新的选举方法如下:前任教皇去世时,先由红衣主教们提出继任教皇的名字;待红衣主教作出抉择后,他们再征求罗马的神甫及百姓的同意。
此次会议的宣言中,仅含糊地提到年轻德皇亨利四世之名,以示礼貌,但却丝毫未提皇帝与选举有任何关系。
宣言中也定下一个规条:即教皇可以选自不同地区,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罗马以外举行选举,不管选上者当时是在哪里,他可以立时拥有教皇职位的全部权势。
8.教皇亚历山大二世
选教皇的新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个作法使教会与教皇制脱离了所有政治权势。宣言公布后不久,教皇尼古拉二世就去世,新方法立刻面对考验。
德国以及意大利贵族们都不喜欢这个新方法,他们与太后爱格妮联合,指派帕尔马主教(Bishop of Parma)继任教皇职位,称为何挪留二世(Honorius II )。
在这种局面下,德国发生内乱:公元1062年,科伦(Cologne)大主教亚诺(Anno)绑架了德皇亨利四世,并取代太后爱格妮的监护地位。亚诺是个极有野心的人,他看出改革团体对自己有利,便公开承认亚历山大二世为正式教皇,而使何挪留二世悄然引退,这件事使希尔得布兰再度获胜。
新教皇在各方面相当成功,因为有希尔得布兰强大的辅佐。
亚历山大二世使德国两个最强的大主教为买卖圣职行补赎;他又不许亨利四世与皇后离婚。此外,亚历山大二世批准诺曼第威廉公爵进攻英格兰;又许可意大利南部诺曼人的活动。结果,威廉公爵征服了英格兰,诺曼人在意大利也征服了西西里。这样,亚历山大坚定了他的地位。
9.希尔得布兰成为教皇
希尔得布兰在24年中,先后担任了六位教皇的总参谋。公元1073年,希尔得布兰正在拉特兰宫主持教皇亚历山大的丧礼,群众们突然高呼他为教皇,他们狂热地将他抬到圣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为教皇。就这样,希尔得布兰未经提名选举,没有按1059年宣言的规定而成为教皇。过不久红衣主教们举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认此事合法。
此后冲突一直在持续,为了能夺回教会的权柄,那些以改革教会为己任的教皇们也毫不犹豫地革除了当时德国国王的教籍,或是寻求与那些支持他们的国王及其他统治者结盟。经过无数的流血冲突之后,双方终于于1122年在德国的沃尔姆斯城达成了协议,斗争暂时休止。根据这一协议,教会有权任命教职。也就是说之前教皇和各大主教都是被各国控制,由国王指定的,到了这个时候,神职人员可以由教会自己任命的。而国王则会为正式当选的神职之人赐封地,国王对此举当然有兴趣,因为他也希望被选之人效忠自己。
但是这种做法背后的动机毁誉参半,同样,其结果也有好有坏。当德国国王亨利五世愿意不再插手教会领袖的任何任命事宜了,提出要求,前提是教会领袖也愿意放弃其拥有的一切政治性权力和财物。但教会的领导层无意这样做,而是宣称这些财物归教会所有,用于照顾穷人。然而实际上,这些财物一直都用来为个人谋私利了。
我们可能会奇怪,这段斗争的历史中,为什么皇帝会这么拼命反对教会自己任命神职?
这是有原因的:只要皇帝有能力指派并授权给主教,这些被指派的主教必然会效忠皇帝,而不是效忠教会。从皇帝的角度而言,必须反对教会自己任命领袖,因为这样会削弱皇帝势力。之前我们说过,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单单德国就分成好几部份,分别为公爵、侯爵及贵族们所辖管。他们之间经常冲突,但他们若联合起来,势力往往大于皇帝。而主教们及修道院院长也是封侯之一,藉着这批人的帮助,皇帝就有力量对付贵族的势力。如果皇帝失去任命主教的权力,就失去对主教及修道院院长的控制权;如果得不到他们的帮助,他便很可能被贵族们夺去皇位。
总结:经验教训
教会与政府之间就教会领袖任命权所进行的斗争,起初看似高尚,后来却变了味。这场斗争确实改善了教会领袖任命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教会的领袖仍然过分陷入世俗事务之中,而没有专心地看顾信徒的属灵需要。教会领袖需要当心,不可过多参与属世事务。一旦参与了属世事务,那么发现自己被卷入政治争斗、成为政治斗争的棋子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教会领袖必须忠实于“教会是属灵团体”这一本质,专注于传扬天国福音,而不是统治地上的国家。
教会领袖当谨记,他们蒙召是要服侍人的。主耶稣自己做出了榜样,让人知道何谓服侍,即甘心为百姓献上生命(参见腓 2:1-11)。
资料来源:(有编辑)
改革宗圣经学院课程——教会历史 第12章
历史的轨迹——祁伯尔 第14-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