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论系列七 新约正典的由来之二

2017-06-04 14:10:37 张叶平 弟兄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圣经论系列七

新约正典的由来之二

上次我们谈到新约正典的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谈形成的原因与结果,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一小部分没有谈完,这次我们继续。谈完这部分,接下来谈从神学的角度。

正文
在教会确定新约正典之前,有三份经目是在这300多年正典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些经目反映教会对正典确认的过程,将圣经卷数列出的教会以及大公会议,从公元100-400年之间,有不少的记载,但是这三份经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圣经论系列七

 

新约正典的由来之二

 

上次我们谈到新约正典的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谈形成的原因与结果,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一小部分没有谈完,这次我们继续。谈完这部分,接下来谈从神学的角度。

 

正文

在教会确定新约正典之前,有三份经目是在这300多年正典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些经目反映教会对正典确认的过程,将圣经卷数列出的教会以及大公会议,从公元100-400年之间,有不少的记载,但是这三份经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1.穆拉多利经目

这很可能是在所有被发现的新约圣经经目中最早的一份,大约写于公元170年。这份经目是由意大利籍历史学家、神学家和考古学家穆拉多利在18世纪,于米兰安波罗修图书馆内发现的。由于这份文献残缺不全,所以又叫穆拉多利残卷。

有关正典经目的记载,穆拉多利经目将有关新约圣经的文献分为四类:

1被接纳的

2受争议的

3不被接纳但是有帮助的

4被拒绝的异端书籍

从这份文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约许多的经卷很早就被当时的教会广泛接纳。奇怪的是,但这份文献也把《所罗门智训》这卷旧约次经放进可被接受的新约经目中。

 

2.优西比乌经目

优西比乌(公元265-340年)是该撒利亚的主教,被誉为最伟大的教会历史学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教会史》,当中他花了一整章的篇幅讨论有关新约正典的问题。在这份经目中,他有穆拉多利经目类似的分类,将有关新约的文献分为三类:

1公认的书卷

2争论的书卷,包括存在争议性的和不被接纳的书卷

3非正典的书卷

从优西比乌的经目中,有一点很奇怪,就是优西比乌将启示录分别放在13里面,这可能是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的教会对启示录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3.亚他那修的经目

亚他那修是亚历山大的主教,是教会历史中一位举足轻重的神学家。他于公元367年在给教区的文献中,列出了新约圣经的经目,是历史上第一份与我们今天27卷新约圣经相同的文献。

我们从这份文献中,可以看到对亚他那修来说,新约正典已经完成了,因此没有人可以从中添加或删减任何内容,而且他是第一位清楚地用正典这个字来形容27卷新约圣经的人。

 

我这有张图,把三份经目的排列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约正典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成熟。

经目1.jpg经目2.jpg

 

一、从神学的角度看新约正典的形成

我们究竟要怎么看待之前讲过的历史资料呢?曾经有一位研究教会历史的学者曾经这样为历史下过定义,他说:历史就是活人如何摆布死人。对研究历史的人来说,这样的话好像大不敬,但这句话正好说明要想得到客观的历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们究竟要怎么看待新约正典的形成呢?之前我们已经讲过,新约正典的形成是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但对于这段历史我们要如何理解呢?学者间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新约正典的形成是一个“意外”,但有人看这为圣灵默示的证据,不单书卷是圣灵所默示的,就连圣经的组合过程都是圣灵的护理。

这样分歧的看法,是因为有关正典形成的问题,我们不能单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也要从神学的角度去分析。

任何时期教会的发展,都是反映那个时期的神学思想。教会早期三百对正典接纳的过程,也就反映了他们对正典的神学立场。因此我们除了从历史看正典的发展外,我们也从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二、 从默示的角度看新约正典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开始的,主耶稣所成就的福音就是这个信仰群体的核心信念,主耶稣的福音就是千百年来犹太人和旧约圣经所期盼的答案。在主耶稣之后,教会和信徒是透过使徒才认识主耶稣的福音,并透过使徒所教所写的知道如何将这福音实践在他们的生活中。同样,使徒们不拘是口传还是信上写的,都成了他们信仰的依据。教会视这权威为一种神圣的权威,即他们所讲的就是神自己的话,他们所写的就是神自己的启示。

 

1.默示的证据

罗马的革利免主教曾见证使徒保罗所写的是真正的默示,教父俄利根在他写约翰福音注释时,他说: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使徒所写的就是福音。教父们见证新约圣经就是神的默示,就是权威,在教父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学者杰弗利.邦米理就有这样的记录:

有关新约正典,从一开始教父们就清楚认识到它们是有权威的书卷:爱任纽形容它们是信心的根基和柱石,特土良说这些书卷是真实的,我们也应遵守,亚历山大的革利免叫使徒所写的经卷为教导的第一原理,从中我们可以听到主自己的声音,比任何的见证更可靠,俄利根放下他所有的疑惑,以圣经就是教义的规范,甚至对付异端邪说也是从圣经开始的。

这些例子都说明教会早期的领袖都以新约圣经,就是福音书和使徒所写的书信为权威,是神启示教会的信仰规范。使徒保罗曾用默示来形容旧约,现在教父们的著作中也用默示这个词来形容新约的经卷。

 

2.默示的困扰

教父们用默示这个词来形容使徒们的经卷,从某个角度来看,是有力地见证了这些经卷是神的话语,也是教会的正典。从另一角度来看,教父们使用默示对新约正典的形成构成很大的困扰,因为很多教父用默示这个词来形容其他非正典的经卷,甚至说这些是神的话。按这样的逻辑来看,如果我们认为27卷新约圣经为正典,是建立在它们是神所默示的根据上,那么我们也要接纳另外数十卷次经为正典,因为很多教父们也曾称这些书卷为神所默示的。可以说这点是非常非常的麻烦。

一位现代福音派的学者指出,虽然认同27卷新约圣经为教会的正典,但是在古教父的眼中,圣经不是唯一神所默示的经卷,其他很多次经也被古教父认为是神所默示的。比如:

1在《巴拿巴的书信》内,作者称《以诺一书》为圣经

2罗马的革利免引用《所罗门智训》为圣经

3亚他那修同时引用箴言195节和《所罗门智训》111节,并视它们为圣经

4亚历山大的革利免引用《便西拉智训》、《多比传》、《所罗门智训》和《巴录书》等为圣经,特别在引用《便西拉智训》3219节时,他说这是神所默示的圣经所说的。

5拿撒勒的贵格利引用一句话“这民族原是加尔底亚的后裔”并称这是圣经的话,但这句话出自次经《友弟德书》

6俄利根引用《所罗门智训》为上帝的话

7甚至,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称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是得到神默示的哲学家。

 

3.默示与正典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来分析,我们知道教父们把默示的定义,用在了旧新约圣经也用在了一些非正典的书籍上。由此可见,默示这个词在当的意义,就像今天有些神学术语一样,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比如预定这个词,广义上是指神所指定的一切事物,狭义指神指定得永生的人。当我们综合教父的著作时,我们可以看到默示这个词可以理解为神所使用的著作——这是广义的意思,而现代神学上对默示的理解却是狭义的意思。类似这样的情况今天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崇拜的时候,领会的长老说:今天很高兴,某某牧者在我们当中传讲神的话语。然后领会的长老又会读旧约和新约的一段话,很明显,前面所提神的话语是广义的意思——即神所使用的话语,而后面神的话语是狭义的意思——指圣经正典本身。

换句话说,对教父来说,正典必须是神所默示的,但默示的书不一定是正典。我们可以用教父亚他那修为例子说明这个观念,在历史中他是第一个列出新约27卷正典的教父,不仅如此,他在书信中还列出39卷旧约正典。虽然亚他那修将次经中的一卷认为是神的默示,并认为对信徒的灵命有帮助,但他却把这些次经放在39卷旧约正典以外。很明显的,他的默示观不完全等于正典观。

这说明默示是构成正典的一个必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因为早期教父视默示这个词为神所使用的书,却不一定成为历世历代教会的信仰规范。也就是说,成为教会正典是需要考虑其他更多因素。

 

三、从使徒正统看新约正典

初期教会是否接纳一卷书为正典,与这卷书是否为使徒所写有密切的关系,从《穆拉多利经目》中论到《黑马牧人书》时,这个原则便具体的应用出来:

至于黑马,于不久前——我们的时代在罗马写下牧人书,而他的弟兄正任职罗马教会主教,所以此书有阅读价值,但不能在教会里公开宣读,也不能列在先知书中,更不能列在使徒著作里,因为这书显然是写在使徒之后的。

不单在使徒以后的书不会被考虑,那些假托使徒之名写的,更是被拒绝,《穆拉多利经目》中还有另外一段话:

现通行的,还有一封给老底嘉人的书信,另一封给亚历山大人的书信,两封信都是托保罗名义写成的。另外,还有几封宣传马吉安异端的书信,这些书信都不能纳入大公教会的经典里,因为胆汁混着蜜糖,是不合宜的。

以上两段《穆拉多利经目》的引述中,我们可以看见教会在早期已经意识到,他们所领受的福音,是从旧约的先知和新约的使徒而来。如果那些书信被认为是使徒所写,大公教会就自然的把它看成权威的经卷,相反,如果那些书只是假托使徒之名而写的赝品,纵使是再好的属灵书籍,但由于不是使徒所写,就不会考虑列入正典之中。

 

1.使徒的权威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使徒们对教会有特别的权威呢?这个问题要从三个角度来看:

 

A从耶稣的角度来看

当主耶稣在世时,他见证旧约圣经是神的话,一点一画都不能废去的,但他同时说旧约是为他作见证的。主耶稣不是先知里的一位,他乃是最大以及最完美的启示,他不单带来了真理,他自己就是真理,可以说他就是所有跟随之人的正典。

当主耶稣快要离开世界之前,他给使徒特别的权柄,就是他要赐下保惠师圣灵在他们中间,圣灵要将一切事指示他们。这包括叫使徒们想起主对他们所说的一切话,也包括把将来的事告诉他们(约1426)。也就是说,圣灵来了要引导他们明白过去主耶稣所说的话,以及将来他们要知道的一切真理(约1613)。因此主耶稣不单自己传讲真理,他也留下权柄给使徒们继续明白一切神要他们宣讲的真理。所以我们可以说主耶稣是使徒的权威来源,而使徒是主耶稣权柄的延续,他们所写的新约圣经就使这个延续永久的留在教会中。

 

B从使徒的角度看

使徒们同样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从神那里得着启示,成为耶稣基督福音的见证人,到处去建立教会。保罗虽看自己是使徒中最小的一个,甚至说自己是比众圣徒最小的还小,但论到他所传的福音,他多次强调自己是直接得到神的启示,明白各样奥秘。他面对加拉太教会听从别的福音时,保罗这样说到: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111-12这启示是从主耶稣得的,他也把领受的福音传到各处,他口传和信上写的都带着神的权柄,成为教会的规范。所以他说到:神借我们所传的福音,召你们到这地步,好得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荣光。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训,不拘是我们口传的,是信上写的,都要坚守(帖后214-15

 

C从使徒彼此见证的角度看

使徒不单见证自己所写的就是主的吩咐,使徒与使徒之间,也彼此见证他们所写的带着神的权威。例如使徒彼得曾见证使徒保罗所写的书信,有这样的话:

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彼后315-16

彼得这段话,有几点要注意:

1彼得见证保罗和他一样,都是传播主耶稣使人得救的福音,

2彼得说保罗的书信中有难解的地方,

3彼得将保罗书信与别的经书放在同等的地位,而这里提到的经书这个词,在新约共出现51次,希腊文的意思指旧约圣经。也就是说彼得将保罗在那时所写的书信,与旧约圣经同等。

4保罗所写的就是神的启示,彼得说不要强解保罗的书信或旧约圣经,否则就自取沉沦。世界上没有哪本书解错是要下地狱的,除非这本是神的书,它所讲的就是永生神的话。那么彼得在这里说的意思,指保罗所写的书信和旧约圣经同样重要,就是神的话。

除了彼得见证保罗的书信是神的话外,使徒保罗也有引用其他新约作者作为权威的做法。保罗教导提摩太要敬奉教会中作长老的,他以圣经作为教导的权威,他这样说: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因为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旧约申254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新约路107

保罗这里引用的经文有两处,前半句是引自申命记254节,这是摩西五经的话,是有神的权威的。但后半句引自路加福音107节,这等于说保罗路加所写的福音书等同于旧约圣经的权威。

 

四、新约正典形成的准则

一般的学者将这三百多年正典形成的过程作总结时,他们都会归纳出新约正典的六个标准,就是说到底是什么原则决定了哪些经书是教会的信仰最高准则:

A使徒性

指由使徒所写或是使徒监督下所写的,或是使徒还在的时候所见证的书卷。

B历史性

由于耶稣的福音,是建立在使徒们的见证上,因此新约正典必须写于使徒还在的时候。其他对信徒灵命有帮助的经卷,也不会被考虑列入正典。正是这个原因,为耶稣基督作见证的新约正典,是一本封闭的正典,在耶稣和使徒之后,就不可能再有其他正典了。

C正统性

被列入新约正典的经书,必须是符合使徒所教导的正统,如果有书卷所写关于耶稣的生平,与使徒所教导的不同,就是别的福音,不能放在正典之中。

D大公性

新约正典必须得到大部分地区的教会,确认为神所默示的经卷。这些经卷最初只是在受书人地区流传,但要成为大公教会的正典,就必须得到大部分教会的确认。这就是加尔文有名的学说“圣灵光照”的教义,指圣灵在信徒内心见证的结果。

E传统性

指经卷必须一直被大公教会所认识和使用,不然忽然出现一卷书在教会中便能成为正典,教会也会在时间过程中淘汰非正典的书卷。我们相信神的启示是完备的,圣经是按他的计划赐给教会。因此教会所需的一切真理,神早已知道,因此我们很难想像神把一些本应属正典的经卷隐藏起来,不给教会。

F默示性

所有正典必须是默示性的,意思是所写的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不是出于人意,乃是神所说的话。

 

总结

要完全通过这六个准则才能成为新约正典,这个标准是相当的高,也正因为如此,主耶稣的福音和使徒们在圣灵默示下的教导才得以保存。

新约正典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早期没有任何一位教父或某一间地方教会,列出与我们今天相同的27卷新约经目。有些少了一些有争议性的经卷,有些可能多一些日后看为次经的经卷,这正说明新约正典不是基于某一位权威教父,或是某间地方教会的标准,或是某次大公会议的决定。27卷新约圣经最终被众教会一致接纳,这就说明27卷新约圣经,是众教会被圣灵引导最终确认的结果。

27卷正典不是由人而生,乃是圣灵感动写作的使徒,后圣灵又感动大公教会的信徒去确认那就是神的话。圣经是神的生命之道,新约正典在教会早期的300多年,在外有逼迫内有异端的环境下,最终被教会确认,这个过程也见证了这生命之道是奇妙的道。

 

 

 

资料来源

圣经论——郭文池